|
本帖最后由 wsdcxnh 于 2022-9-2 21:51 编辑 + Y7 k$ P/ N) \, B
9 z+ Q+ m, M* ^3 K _ 近期,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储能行业时高科技战略产业,是达成“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技术保障,同时外部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对国内储能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提出严重挑战。
, b! @ O+ `/ p/ j: K: s ?7 o R1 s
, o/ p; _6 o$ |' r+ x
B; U; `# g9 d& p
) I) E$ {3 ~ O! w因此,将加速培养一批支撑储能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的高层次紧缺人才。那么人才从哪里来呢?全国各大高校都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高层次储能技术人才自然来源于高校。此次发布的通知中挑选了全国十所高校作为高层次储能技术人才的培养载体。其中十所学校包括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十所高校。该专项是瞄准储能领域核心技术,聚焦解决储能领域技术实践难题和高层次技术领军人才短缺难题而组织设立的博士人才培养专项。实施该专项的高校根据企业需求,以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拟录取博士新生和在读博士生为对象,每个高校每年选拔20名左右优秀博士生进入专项,实行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培养,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实行校企双导师(导师组)指导,给我国储能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培养和储备一批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科技人才,推动形成储能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辈出的新格局。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将以这些专业的同学为主要对象,覆盖相关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拟录取博士新生和在读博士生,并在以后每年在每个高校选拔20名左右的优势博士生进入高层次储能技术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中。与此同时,最重要的是此次专项计划中实施校企融合,产教融合,储能技术相关的企业均在其中,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国家电网、华能、华电、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等集团、股份公司,还有华为技术、比亚迪等新能源、新技术的行业头部企业共计18家。这些企业将和各大高校合作融合,作为双指导对博士生进行专项培养。一起探索储能领域产学研融合育人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储能技术的人才。 6 |$ j( c: X3 l: X$ M. B# B( s
j ^, y: N+ v! S& 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