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新年贺词(新一轮学科评估取得历史性突破,成绩斐然)
岁聿云暮,华章又新。在2023年新年到来之际,我们谨代表学校向全校师生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广大海内外校友和长期关心、支持中山大学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深具历史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党的20报告强调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首次将科技、教育、人才相结合,放在重要位置进行集中表达、统筹部署、总体擘画,为我们清晰地描绘了高等教育事业在新时代的目标和方向。这一年,中山大学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20精神,持续深化中央巡视整改任务,坚定不移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扎实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迈上新台阶。回望2022,我们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在学思践悟中亮明中大底色。召开“中山大学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促进学校发展向高质量内涵式转变。纵深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学校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全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确保“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底色鲜明。回望2022,我们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人才培养质量,在奋发作为中探索中大模式。通过春季、秋季两次工作会议对人才培养工作专题研讨、提升认识。注重加强基础,明确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通专融合,培养引领未来的人。促进学科交叉,从成立经管学部、医学部开始,推进学部制改革,完善集中大类培养。尊重学生选择,为学生跨学科学习、通过实践和研究学习、本研贯通学习、国际化学习创造良好氛围和机会。提倡卓越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推动教与学的改革,加强一流课程和教材建设,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新一轮学科评估取得历史性突破,成绩斐然。11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办专业100%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10个专业入选国家“强基计划”,11个学科专业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坚持引育并举,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2022年共引进“百人计划”人才331人,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68人次。办学空间继续大幅度改善。2022年“三校区五校园”完工新建筑累计超96万平方米。其中,广州校区南校园博物馆、生命科学楼群、北校园医学3、4、5号楼,珠海校区槿园、瀚林3号楼群、博雅苑人才公寓等重点项目顺利完工,深圳校区一期工程建设即将收官。回望2022,我们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深入推动科研创新,在开拓进取中展现中大力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7年位居全国高校前三,重大项目获批牵头2项,再创历史佳绩。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总立项数连续7年位居全国高校前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数取得历年最好成绩。“中大力量”快速增强。P4实验室成功落地我校,与稳步发展的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天琴中心等一批“国之重器”共同形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巨大势能。“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船顺利试航,与“中山大学”号综合科考实习船“双剑合璧”,有力支撑海洋强国建设。“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重组,新获批共建“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全国重点实验室。与科大讯飞、中国联通广东公司等龙头企业共建创新平台9个,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咨政服务成果丰硕,国家高端智库的功能得以进一步拓展。回望2022,我们践行人民至上理念,深情扎根中国大地,在躬行践履中彰显中大担当。面对全国此起彼伏的疫情,我校医务工作者第一时间闻令而动、逆行出征,奔赴上海、香港、海南等地。在感染高峰的当下,无数白衣天使不辞辛劳、以院为家、舍己为人。我们与云南凤庆、广东连州手拉手、心连心,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我们援疆、援藏用心用情用力,充分发挥教育、科技和医疗优势,为边疆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回首过去,已是硕果盈枝;展望前路,自当豪情满怀!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20精神,踔厉奋发、锐意进取,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奇迹!以更优异的成绩献礼中山大学百年华诞!衷心祝愿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新年快乐,万事胜意,阖家安康! 陈春声 高松 2023年1月1日 “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重组。这个应该是生科院的国重吧 2个国重? “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全国重点实验室应该是个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共建的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数取得历年最好成绩,这是至少多少项 新一轮学科评估取得历史性突破,成绩斐然。11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办专业100%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10个专业入选国家“强基计划”,11个学科专业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2022年共引进“百人计划”人才331人,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68人次。
2022年“三校区五校园”完工新建筑累计超96万平方米。其中,广州校区南校园博物馆、生命科学楼群、北校园医学3、4、5号楼,珠海校区槿园、瀚林3号楼群、博雅苑人才公寓等重点项目顺利完工,深圳校区一期工程建设即将收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7年位居全国高校前三,重大项目获批牵头2项,再创历史佳绩。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总立项数连续7年位居全国高校前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数取得历年最好成绩。
“中大力量”快速增强。P4实验室成功落地我校,与稳步发展的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天琴中心等一批“国之重器”共同形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巨大势能。
“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船顺利试航,与“中山大学”号综合科考实习船“双剑合璧”,有力支撑海洋强国建设。
“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重组,新获批共建“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全国重点实验室。
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咨政服务成果丰硕,国家高端智库的功能得以进一步拓展。 还是没说具体 luo123 发表于 2023-1-1 01:30
还是没说具体
学校估计还是不敢说,只能靠下面的学院自己公布了,目前已知公卫从B+到A 好在有林浩然院士坐镇,生科院保住了国重,真是不容易 当下疫情未止,建设全国第二家P4实验室有重要意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历年最好,要是有具体数据就好了 把有害生物重组成水产养殖也真不容易。 tennyson 发表于 2023-1-1 00:54
“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全国重点实验室应该是个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共建的 ...
哪个学院? agng 发表于 2023-1-1 08:4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历年最好,要是有具体数据就好了
现在连这个都不写了,估计也没多少 zwkx 发表于 2023-1-1 09:23
把有害生物重组成水产养殖也真不容易。
有害生物的水产分出来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动物养殖中的生猪分出来共建了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剩下的植物和生态学部分可以考虑再组建一个实验室 salvete 发表于 2023-1-1 10:20
有害生物的水产分出来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动物养殖中的生猪分出来共建了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剩下的植 ...
共建一个生物防治国重室得了。还是回到了原来的老路上。 tennyson 发表于 2023-1-1 00:54
“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全国重点实验室应该是个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共建的 ...
怪不得,总部就在鹭江站斜对面,离中大太近了。 厉害,中山有钱。 有句话好像是这么说的:钱的背后是事,事的背后是人。归根到底还是中大ers厉害。。。。把国家大家自家的事都做好,各路财神驾到。。。自然不差钱 中大下五年该爆发了!综合实力不是前6就是失败!否则,对不住这么大的投入! besthread 发表于 2023-1-1 19:36
有句话好像是这么说的:钱的背后是事,事的背后是人。归根到底还是中大ers厉害。。。。把国家大家自家的事 ...
主要是广东省砸钱。记得985的时候,广东省砸钱给中山都是比肩华五。中央不给,广东省补齐。 祝贺中大!11个双一流无敌。 gdzhengzt 发表于 2023-1-2 09:35
中大下五年该爆发了!综合实力不是前6就是失败!否则,对不住这么大的投入! ...
不太容易吧。
广东本来科教相对弱一点。深圳广州如果联手做强中山和华工,还是很有希望的。
但是深圳现在就是仗着有钱瞎搞,撒钱建了一堆中不溜秋的大学和研究院。 我不是中大校友,从旁观者角度看,目前中大存在如下问题:1)招生工作和宣传工作差强人意,一看到中大招生办主任结结巴巴的粤语普通话,着急人!2)热衷于搞什么的国旗班什么之类华而不实的,中大的美誉度在北方实在是差,学校宣传工作做得是差呀。3)高端人才引进能力差,还是缺乏吸引领军人才的土壤,中大该淘汰一批土著了。4)院士和科技大奖持续乏力。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罗俊为中大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大就需要这样的有魄力、干大事、敢变革的校长!都说广东是文化沙漠,真的吗?中大该检讨自己了。 gdzhengzt 发表于 2023-1-2 09:35
中大下五年该爆发了!综合实力不是前6就是失败!否则,对不住这么大的投入! ...
按阁下的意思 那就是清北浙交复后就是中大了。。这个很多学校不答应的 gdzhengzt 发表于 2023-1-2 09:35
中大下五年该爆发了!综合实力不是前6就是失败!否则,对不住这么大的投入! ...
上五年主要搞基建,筑巢引凤,下五年十年教学科研成果应该慢慢显现了,以广东的人口经济财政市场规模和中大在广东的定位,中大确实应该不输华五的 天高皇帝远,天高也任鸟飞。。。。广东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就不要楼上的一些人惦着,更甭操啥心了。。。。。
不过,一些标榜有文化之人,往往却不知道啥是文化。。。。这不是笑话,是真话。 本帖最后由 besthread 于 2023-1-3 16:19 编辑
btw
话说广东这个地,广东省是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市区,这里只有大海与蓝天 中大就没啥宣传。国旗班在学校内都没啥影响力。现在学校宣传最多的就是他那艘大型科考船,可惜对考生的吸引力实在有限。 中山大学基础雄厚,潜力巨大,前途无量。:)
我旁观者的一个小建议是,广州、珠海、深圳三个校区的学科建设最好能错位发展,尽量不要重复建设。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