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jyb 发表于 2024-7-31 12:36:11

嘉庚实验室孵化企业鹭岛氢能荣获2024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冠军:https://bbs.netbig.top/thread-59562-1-1.html

zgjyb 发表于 2024-7-31 12:36:27

厦大即将点亮高PPI MicroLED透明显示屏:引领显示技术革新:https://bbs.netbig.top/thread-59563-1-1.html

zgjyb 发表于 2024-7-31 12:49:49

两个安全风险指数模型在厦门大学首发

中新网厦门7月24日电 (记者 杨伏山)在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福建省应急管理厅、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福建局指导下,由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政策研究院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研发的《福建省安全风险指数研究报告》和《福建省矿山安全风险预警指数研究报告》日前在厦门大学首发。

厦门大学副校长尤延铖说,近年来,厦大以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为牵引,不断提升基础研究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形成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两个指数模型的发布是对福建省安全风险状况的一次全面梳理和科学评估,更是福建全省乃至全国推进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一项重要创新成果。

国家消防救援局原助理总监、中国科学院大学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智慧应急实验室首席专家闫鹏称,此次首发的两个指数模型,是福建省在应急安全领域的重大创新,标志着“安全风险指数和矿山安全风险预警指数”这一重大科技成果走向成熟,对福建省乃至全国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负责研发两个安全风险指数模型的厦门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对指数进行了介绍与解读。厦门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于文轩教授指出,两个安全风险指数模型,通过设计指标体系助力福建科学评价各地市、县区的安全生产风险状态,是国内首次由高等院校联合应急管理部门、矿山安全监察部门共同推动的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创新试点阶段性成果,能够为各级党政部门抓好属地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据介绍,“福建省安全风险指数”模型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归纳为核心的一级指标、分项的二级指标,并分别赋予权重、合计赋分,量化计算出各市、县(区)安全风险指数,较为直观地反映出全省各地市、县(区)的安全生产风险状态。“福建省矿山安全风险预警指数”模型将地质风险、环境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政府监管指数和事故伤害指数归纳为核心的一级指标,结合矿山当地环境条件、企业生产管理以及政府监管等相关历史数据,借助于专家评判法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了三级指标体系。

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王鹏认为,风险指数模型实现了风险状态数字化、风险辨识常态化评估和风险整改精准化等三大贡献,福建应急管理系统和厦门大学的这种创新做法值得学习。他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丰富数据、完善模型算法,运用大模型技术,形成风险预警指数运行的体系化,可将这两个指数模型体系推广应用到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和矿山安全监察系统中,共同推动安全管理模式创新,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安全发展。

业内人士称,本次安全风险指数的发布是中国内地高校首次联合应急管理部门及矿山安全监察部门共同推动的安全风险治理创新性成果,也是厦门大学公共治理与应急管理领域的重要科研成果,势将进一步推动厦门大学公共治理与应急管理学科的发展。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5430082413501904&wfr=spider&for=pc

zgjyb 发表于 2024-7-31 21:13:09

计算机顶刊顶会104篇:
TIFS+3,TVCG+2,SIGMOD+1,ICDE+1,JSAC+2,CVPR+16,IJCV+1,JMLR+1,TPAMI+3,VLDB+2,ICLR+5,SIGIR+2,NAACL+2,COLING+2,TOS+2,EuroSys+1,TCAD+1,ATC+3,ISCA+1,ACL+7,ICSE+2,FSE+1,TC+1,ICML+10,WWW+2,SIGKDD+1,TACO+1,ECCV+8,ISSTA+1,MM+19

xysy666 发表于 2024-7-31 21:18:37

筹建了不少平台,期待早点落地。不然也只是个概念。

zgjyb 发表于 2024-7-31 21:22:09

xysy666 发表于 2024-7-31 21:18
筹建了不少平台,期待早点落地。不然也只是个概念。

有悬念的就航空的大科学装置吧,搞平台老张SJ还没让人失望过

zgjyb 发表于 2024-8-2 18:03:58

全国首个面向电化学能源材料的无人智慧研发实验室:https://bbs.netbig.top/thread-59666-1-1.html

zgjyb 发表于 2024-8-2 18:04:17

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国家发改委):https://bbs.netbig.top/thread-59640-1-1.html

zgjyb 发表于 2024-8-8 15:42:51

田中群院士获“拉曼终身成就奖”

7月27日-8月2日,第28届国际拉曼光谱学大会(XXVIII ICORS) 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会上颁发“拉曼终身成就奖(Raman Lifetime Award)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院田中群教授获此殊荣。

拉曼终身成就奖由国际拉曼光谱学大会于2014年设立,每两年颁发一次,旨在表彰在拉曼光谱学及其应用研究做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是国际拉曼光谱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

田中群院士是国际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带领研究团队在过渡金属表面增强拉曼光谱(TM-SERS)、壳层隔离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法(SHINERS)开展了引领性的研究,并拓展他们在电化学、催化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取得一系列高显示度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尤其是他领导的团队创造性地提出壳层隔离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法概念,成为拉曼光谱领域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

除了在拉曼光谱领域取得卓越学术成就,田中群院士还两度担任国际拉曼光谱大会的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亚洲光谱会议的国际指导委员会终身委员。他曾任我国最大的拉曼光谱学术组织——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主任(2001-2005)等职务,多次以会议主席身份举办国际拉曼光谱学大会卫星会议、亚洲光谱会议、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国际研讨会、全国光散射会议等学术会议,为增强我国科学家在拉曼光谱领域的话语权和增进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https://chem.xmu.edu.cn/info/1273/28524.htm

zgjyb 发表于 2024-8-14 17:12:01

"厦门大学"科技园产业学院发展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到外面调研还是有收获

zgjyb 发表于 2024-8-14 17:13:40

厦大团队研发出新型金枪鱼机器人
科技日报2024年08月14日

金枪鱼是海洋中游得最快的鱼类之一。它们在水中快速移动时,会将鳍收缩或者折叠起来,以减少阻力。近日,厦门大学团队利用金枪鱼这一巧妙的鳍折叠机制,改进了水生机器人的设计,研发出一款更敏捷的金枪鱼机器人,使转弯速度提高了近33%。(来源:中国科学报)

zgjyb 发表于 2024-8-14 17:21:12

二是坚持产学研发展,创新引领。支持嘉庚创新实验室等高校院所持续加强多路线电解水制氢技术及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全链条前沿技术攻关和产业转化,推进人才引培和产品迭代;支持筹建氢能领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平台,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加快氢能产业链核心技术、材料与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参与国家、省市氢能领域标准制定,夯实创新发展基础。

http://dpc.xm.gov.cn/xxgk/xxgkml/jcgh/202408/t20240809_2884055.htm

xysy666 发表于 2024-8-14 20:14:52

昨日,化合物半导体装备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季华实验室理事长、主任、惠新(厦门)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曹健林,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副市长庄荣良,惠新(厦门)科技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姜洪等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旨在汇集政府、产业、院校、协会等多方智慧,助力厦门打造第三代半导体创新资源的集聚地、先进技术的策源地与高端人才的培育地。这也是继去年11月,厦门市人民政府、厦门大学、季华实验室、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签署四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的具体举措和务实行动。

zgjyb 发表于 2024-8-14 20:22:31

xysy666 发表于 2024-8-14 20:14
昨日,化合物半导体装备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季华实验室理事长、主任、惠新(厦门)科技 ...

之前看到了,季华实验室进厦门了,但跟厦大怎么合作还不清楚,所以没发:)

zgjyb 发表于 2024-8-14 20:52:14

九价HPV疫苗拟纳入优先审评程序
2024-08-13

万泰生物8月12日晚间公告称,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厦门大学合作研发的重组人乳头瘤病毒6/11/16/18/31/33/45/52/58型九价疫苗(大肠埃希菌)被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拟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公示名单,公示期7日。

据悉,万泰生物本次获得受理的九价HPV疫苗覆盖HPV16/18/31/33/45/52/58七种高危型和HPV6/11两种低危型,可预防人乳头瘤病毒HPV6和HPV11感染及因此引发的尖锐湿疣等疾病和人乳头瘤病毒HPV16、HPV18、HPV31、HPV33、HPV45、HPV52、HPV58感染及因此引发的宫颈癌等疾病。



https://www.sohu.com/a/800549727_120988576

zeneic 发表于 2024-8-15 07:29:53

厦大的九价疫苗什么时候能上市

zgjyb 发表于 2024-8-15 08:36:46

zeneic 发表于 2024-8-15 07:29
厦大的九价疫苗什么时候能上市

平均审批耗时为28.2天(以自然日计算),最快审批耗时为2天,最慢审批耗时为150天

zeneic 发表于 2024-8-15 13:01:55

评审完就能上市了?

zgjyb 发表于 2024-8-15 13:47:38

是的,评审完就能上市。

【上市】就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注册申请
【九价HPV疫苗拟纳入优先审评程序】就是该疫苗的上市申请,拟纳入国家药监局优先审评

zgjyb 发表于 2024-8-19 13:46:12

攻克繁育难题 文昌鱼变身模式动物
科技日报2024-08-1906版

◎本报记者 符晓波
不久前,记者在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文昌鱼鱼房内看到,不同规格的水桶和鱼缸整齐排列,泵氧设备不停运转,文昌鱼正在这里健康生长。
文昌鱼作为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过渡类群,是研究脊椎动物起源的理想模型。

长期以来,在实验室建立可持续繁育的文昌鱼种群,一直是世界各地实验室文昌鱼研究者努力的方向。如今,我国研究人员通过自主可控技术,调控水质、温度、光线等,实现了文昌鱼的人工繁育和精准生殖调控,为揭示更多关于脊椎动物起源和演化、基因表达调控等生命科学领域核心问题提供了稳定的研究样本。

“我们已搭建起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文昌鱼研究平台,基本实现文昌鱼实验动物化主体框架搭建。在此基础上,我们以文昌鱼为模型,在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等重要性状起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可喜的成果。”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光在应邀前往芝加哥大学作学术报告时说,文昌鱼作为一种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极高的海洋动物,要将其驯化成理想状态的实验室模式动物,仍需要许多基础性研究工作,也期待更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

科研价值重要研究样本稀少

文昌鱼是一种两端尖细、身体透明、体长为3厘米至5厘米的海洋生物。它们形似小鱼,在茫茫大海中并不显眼。但在生物学家眼中,它们却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海洋动物。

“文昌鱼并不是真正的鱼,它们没有脊椎骨,体内仅有一条脊索,没有明显的头部结构,是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演化的过渡生物。”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义权介绍,作为仍存活于地球的最原始脊索动物之一,文昌鱼也被称为反映演化进程的“活化石”。

“文昌鱼的身上保留着许多原始的宝贵信息,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脊椎动物的起源及其演化历程。”李光说,文昌鱼在演化链条中处于从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过渡的关键阶段。在胚胎发育上,文昌鱼早期与无脊椎动物相似,但后期与脊椎动物相似;在基因结构上,文昌鱼基因组未发生大规模加倍,多数基因以单拷贝存在,是研究脊椎动物起源的理想动物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和科研价值。

然而,栖息地环境的改变使文昌鱼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目前,全世界仅存30余种文昌鱼种群,文昌鱼也被列为我国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因此,想要获得文昌鱼样本开展研究并非易事。

王义权说,尽管文昌鱼在我国厦门、青岛等沿海地区均有分布,也有自然保护区为其繁衍保驾护航,但获取胚胎材料受季节性繁殖限制等因素,为开展文昌鱼相关基础研究带来极大困难。

因此,要想破题,在实验室建立可长期繁育的文昌鱼种群成为关键。

开展技术攻关缩短繁育过程

为推动文昌鱼研究持续深入开展,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文昌鱼研究团队展开文昌鱼人工繁育技术攻关,逐步搭建以文昌鱼为动物模型的研究平台。
“中国的文昌鱼最早发现于厦门,这为我们开展文昌鱼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缘条件。”王义权回忆,相关技术摸索始于二十多年前。

彼时,科研人员实地观察野生状态下文昌鱼的生长发育情况,几乎每月下海测量文昌鱼栖息地的水质、水温和盐度等环境因子,如此坚持数年。与此同时,他们同步在实验室建立稳定的文昌鱼及其饵料培养技术体系,率先在实验室成功繁殖出文昌鱼子二代。

要使文昌鱼成为可应用的实验室模式动物,仅仅实现其全人工繁殖还不够。李光介绍,开展研究需要常年获取文昌鱼新鲜胚胎材料,而多数文昌鱼一年仅产卵排精一次,且时间比较集中,采样窗口期短、难度大。

对此,团队在文昌鱼生殖调控方面继续开展研究,通过优化养殖温度、密度等条件,加速文昌鱼个体生长和产后修复。最终,团队攻克了文昌鱼产卵、产精诱导技术,实现文昌鱼一年多次、不受季节限制产卵。

“现在,我们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随时获取新鲜的文昌鱼胚胎材料。同时,我们还将文昌鱼的代时(从受精到性成熟)由原来的超过1年缩短为现在的3至6个月,将单一个体的产卵(精)频次由原来的1年1次,缩短为现在的半个月至2个月左右1次。”李光介绍。

此外,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利用3D建模、虚拟仿真等技术,重建文昌鱼的结构、胚胎发育和形态特征等模型,开展文昌鱼成体解剖、野外采集、室内人工养殖及繁育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跻身模式动物应用前景广阔

近年来,在建立稳定的实验室养殖系统基础上,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文昌鱼研究团队进一步建立了高效稳定的文昌鱼基因敲除技术,获得世界首个基因敲除突变体文昌鱼,在脊椎动物胚轴形成、中枢神经发生机制起源等重要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现在,文昌鱼模式动物应用体系已基本建成。”李光说。

一直以来,模式动物开发都是推动生命科学进步的重要手段。从果蝇到小鼠再到斑马鱼等,这些模式动物不仅帮助科学家理解基因如何控制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还为疾病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了关键线索。国际上有多个研究联盟和资源共享平台针对这些较为成熟的模式动物开展相关研究,但以文昌鱼作为模式动物的研究还有待发展。

研究人员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脊椎动物拥有现生生物中最为复杂的中枢神经系统,揭示其如何起源一直是进化发育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命题。文昌鱼进化地位独特,基因结构简单,作为研究脊椎动物复杂形状起源演化过程的模式动物,应用前景广阔。

在李光看来,目前他们搭建的文昌鱼研究平台拥有自主研发的文昌鱼无沙养殖系统,可养殖不同阶段的文昌鱼幼体和成体,而且大大简化了文昌鱼养殖流程。同时,该平台已囊括近百个文昌鱼突变体,为深入研究文昌鱼基因功能奠定了坚实基础。研究平台作为一种可复制、可借鉴模式,有望推动文昌鱼作为新型模式动物规模化发展,并能对其种群资源保护作出更大贡献。目前,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正在扩大和推广文昌鱼应用于更多学科领域,吸引更多实验室应用这一新型模式动物。

https://app.kjrb.com.cn/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47703.html?isDigital=true&isShare=true

xysy666 发表于 2024-8-25 13:46:29

,南京审计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董必荣,拟进一步使用。董必荣(资料图) 董必荣出生于1970年6月,中共党员,安徽无为人,教授,管理学博士,会计学硕士生导师。 董必荣2000年2月毕业于福州大学会计学专业,获管理学硕士;2004年6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学专业,获管理学博士;2008年6月南京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出站。

xysy666 发表于 2024-9-4 18:34:07

杭州银行迎新副行长!9月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消息,核准章建夫的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任职资格。公开信息显示,章建夫,1977年3月出生。毕业于厦门大学与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大学学历,会计硕士,高级会计师。 曾任杭州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杭州银行温州分行副行长,杭州银行零售金融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总经理,杭州银行财务管理部总经理

NatureBoy 发表于 2024-9-25 16:05:03

DD

crhacct 发表于 2024-9-27 16:40:19

厦大最近没有新消息吗

xysy666 发表于 2024-9-27 21:49:17

经济学院院友海南省委副书记沈丹阳任国务院研究室主任

xiaoqiqizi 发表于 2024-11-14 21:35:04

11月13日,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多学科多目标形状拓扑设计优化平台“智周”软件正式发布。“智周”软件由中国航发商发牵头、中国航发动研所和厦门大学共同参与开发工作,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软件依托先进的算法和完备的仿真软件接口,有效平衡多学科设计指标冲突,实现系统综合性能最优,助力航空发动机等复杂装备研制突破关键技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尹泽勇、上海市经信委、中国航发及多家直属单位领导、高校及企业代表共计五十余人出席发布会。
尹泽勇院士指出,先进航空动力系统设计面临各学科间耦合关系复杂、指标冲突严重等难题,多学科设计优化工作离不开通用的优化平台,期待“智周”软件在各类装备研制中助力突破关键技术,促进更大的创新变革。
尹泽勇院士、上海市经信委重大装备产业处王金磊、厦门大学副校长尤延铖、中国航发重大专项工程部部长徐庆泽、中国航发商发董事长李军、中国航发动研所党委副书记宋红团共同为软件发布揭幕。

发布会现场,软件开发测试团队做了智周软件产品介绍,会上两家试用单位做了试用经验分享,徐庆泽部长、李军董事长向六家先锋用户赠予了“智周”软件产品。
截至目前,“智周”软件已在集团下属相关设计研究所、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23家单位的航空发动机、飞机、工程机械、工业电机、通用结构件等领域进行了验证,后续将在先锋用户中逐步应用,并推广应用于航天、船舶、车辆等其他重大装备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未来,“智周”软件将进一步探索更多技术创新的可能性,赋能复杂工程系统设计,助力重大装备研制加速。

zgjyb 发表于 2024-12-18 13:02:26

2024年度中国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十大进展:https://it.sohu.com/a/835045413_121117463

1、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联合攻关“氮化镓基高铟组分红光材料及其Micro-LED器件技术”,并进一步与厦门未来显示研究院、天马微电子公司合作,共同研制出国际上第一块基于铟镓氮基红绿蓝Micro-LED芯片的1.63寸、像素密度达403PPI的TFT驱动全彩显示屏,完成了Micro-LED全彩显示方案的新技术验证。

2、十大技术进展还提到,我国“氮化镓基蓝光激光器关键技术取得产业化突破”,包括三安光电在内的多家企业推出了蓝光激光器产品。三安光电与厦门大学长期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双方联合研发的超8瓦大功率InGaN(氮化铟镓)蓝光激光器设计和制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zgjyb 发表于 2024-12-18 13:05:13

刘祖国教授团队研究成果获评2024年度“中国眼科学十大进展”:https://med.xmu.edu.cn/info/1639/29741.htm

zgjyb 发表于 2024-12-18 13:20:35

嘉庚创新实验室:成功孵化企业26家 引领低碳科技新潮流(吸引外部投资近6亿):https://www.sohu.com/a/835906473_122001006

zgjyb 发表于 2024-12-18 16:01:46

肖亮入选2025年度IEEE Fellow:https://news.xmu.edu.cn/info/1003/488401.htm
纪荣嵘入选2024 IAPR Fellow:https://mac.xmu.edu.cn/info/1005/3002.htm
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查看完整版本: 【工医自强】厦大2024年进展(GJ集成电路学院;福建省绿氢中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