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usolo 发表于 2025-4-9 07:39:45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4-9 01:37
武大植物三老,可惜一个院士都搞不上去。再不弄一个植物院士感觉要断传承了。上海植物所的准院士建议搞一 ...

今年估计还有最后一战吧,下一届估计就该推新人了

whusolo 发表于 2025-4-9 07:41:05

景难留 发表于 2025-4-8 22:20
法学院张红教授《脑机接口技术发展中的人格权益保护》、江国华教授《论行政决定保全》同期见刊于《中国法学 ...

多点开花是好事

whusolo 发表于 2025-4-9 07:44:02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4-9 01:33
行业性211要是打不过985一个普通学院,那也不用混了

可以侧面看现在河海和华电的发展,虽说在行业内是混得不错,但是出了本行业,其他领域呢,都挤破头往综合性大学发展呢,都合并25年了,老师都快退休了,还有人拿这个说事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4-9 08:42:48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4-9 01:37
武大植物三老,可惜一个院士都搞不上去。再不弄一个植物院士感觉要断传承了。上海植物所的准院士建议搞一 ...

今年何孙杨争取上一个。年纪太大了,说句不好听的,即使上了,估计也没几年科研高峰了,希望他们长寿。武大病毒和植物要引进年轻的准院士来继续领导学科还是有必要的。
武大生科院加医研院,高研院,泰康中心,杰青苗子还是挺多的。但硬条件够得上院士的目前看也就李国红,李国红今年应该出来亮相了,先混个脸熟再说。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4-9 09:44:15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4-9 08:42
今年何孙杨争取上一个。年纪太大了,说句不好听的,即使上了,估计也没几年科研高峰了,希望他们长寿。武 ...

这三人真五五开。选院士最怕的就是这种,最后谁也上不去。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4-9 10:20:14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4-9 09:44
这三人真五五开。选院士最怕的就是这种,最后谁也上不去。

所以说,出名要趁早。
舒宋都是40多当选,最年轻的院士之一。
现在院士有年轻化趋势,尽量60岁以前上最好,60多岁就比较危险了。
李国红也50出头了,该冲了。

whusolo 发表于 2025-4-9 15:41:11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4-9 09:44
这三人真五五开。选院士最怕的就是这种,最后谁也上不去。

专业人士说说国内专业领域比李国红做得好的都有谁?

whusolo 发表于 2025-4-9 15:55:58

简单罗列一下有望冲击院士的选手:
50后:生科三老
60后:二刘+一王+一张+一杨
70后:姜、雷、王、范、李
80后潜在:?

天若有情 发表于 2025-4-9 16:51:48

本帖最后由 天若有情 于 2025-4-9 17:00 编辑

80后,数院张怀良、缪爽,化院邓鹤翔、生科严欢、网安王骞

kiben 发表于 2025-4-9 16:58:56

天若有情 发表于 2025-4-9 16:51
80后,数院张怀良、缪爽,化院邓鹤翔、生科严欢

他们还为时尚早吧

whusolo 发表于 2025-4-9 17:05:09

kiben 发表于 2025-4-9 16:58
他们还为时尚早吧

这里面严欢老师的文章最好,但头衔目前也是最低的,希望尽快拿杰青等大帽子,同时尽快转化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天若有情 发表于 2025-4-9 17:10:01

whusolo 发表于 2025-4-9 17:05
这里面严欢老师的文章最好,但头衔目前也是最低的,希望尽快拿杰青等大帽子,同时尽快转化省部级及以上奖 ...

张校要大力引进院士种子选手,为未来十年打下坚实基础。

天若有情 发表于 2025-4-9 17:43:38

截止目前,数学千年老二复旦数院四青31人,武大数院四青27人,由此可见武大数院发展迅猛,未来可期。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4-9 19:57:29

whusolo 发表于 2025-4-9 15:41
专业人士说说国内专业领域比李国红做得好的都有谁?

代谢全重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召开。
平文剪了头发,挺靓仔的。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4-9 20:17:23

李国红的机会还是很大的,校内几个院士关系好,这次任代谢全重副主任,之前还请了颜宁,跟那一派的也玩得来,又是生物物理所出身。做染色质表观遗传差不多是中青年里的第一人了。这次来的几个生物院士都是有很大话语权的大佬。等许瑞明上了,差不多也该到李国红了。今年可以出来混个脸熟,李国红绝对是强准院士的水准。现在是暗流涌动,全国高校院所都在进行着没有硝烟的角力。

whusolo 发表于 2025-4-9 20:56:49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4-9 19:57
代谢全重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召开。
平文剪了头发,挺靓仔的。

终于是公布了,看介绍代谢全重是武大独建啊,算是惊喜

whusolo 发表于 2025-4-9 21:21:17

复杂生命体代谢与调控全重实验室主任宋保亮,学术委员会主任李蓬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4-9 21:39:21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4-9 09:44
这三人真五五开。选院士最怕的就是这种,最后谁也上不去。

老实说,武大植物三老前景确实不明朗,甚至不太乐观。
都够,但上不上是另外规则。
希望最大的是何,标准的院士资格,主要是23年何祖华,也是搞植物抗虫病理的,这届这个细分方向还有几个名额?希望何老师好运!
孙没二轮,杨选了一次退休专心搞公司了,估计不会再踩这趟浑水了。
三老出标志性成果太晚了,没几次候选机会,要是他们从55岁前出,或者改革前的机制70岁以上才是正常的,他们可能都有机会上。
祝三老好运,希望今年上一个。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4-9 22:36:22

泰康医学中心顾问委员会里居然有陈志坚。而陈志坚也在主要论文中曾经多次引用舒院士的论文。世界果然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4-9 23:27:02

whusolo 发表于 2025-4-9 15:41
专业人士说说国内专业领域比李国红做得好的都有谁?

李国红挺厉害的,就是主刊有点少。14年Science, 20年Nature。他如果在武大 把生科院内那个虚体RNA实验室搞大规模,多弄几个年轻人,他也再挂两篇主刊,那肯定十拿九稳。李国红现在有点科研下行的感觉,年龄也上去了毕竟。

dayubenshen 发表于 2025-4-10 00:06:40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4-9 20:17
李国红的机会还是很大的,校内几个院士关系好,这次任代谢全重副主任,之前还请了颜宁,跟那一派的也玩得来 ...

李红良的团队也可以拉进代谢国重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4-10 00:21:46

天若有情 发表于 2025-4-9 17:43
截止目前,数学千年老二复旦数院四青31人,武大数院四青27人,由此可见武大数院发展迅猛,未来可期。 ...

我武数学还是别跟复旦对标先,人家五个院士,全是本校培养,18个杰青,复旦数学就算止步不前,啥也不干混吃等死,二十年之内A+没问题。除了北大和数学所,复旦摁着其他高校摩擦。
平文加把劲,今年再进几个数学大佬和年轻人,争取明年进双一流,六评上A,还是比较务实可行的目标。

天若有情 发表于 2025-4-10 05:43:50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4-10 00:21
我武数学还是别跟复旦对标先,人家五个院士,全是本校培养,18个杰青,复旦数学就算止步不前,啥也不干混 ...

我说的是青年人才储备方面,武大数院已经非常靠前了,六评上A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天若有情 发表于 2025-4-10 05:44:45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4-10 00:21
我武数学还是别跟复旦对标先,人家五个院士,全是本校培养,18个杰青,复旦数学就算止步不前,啥也不干混 ...

也不能这么说,浙大完全可以跟复旦掰掰手腕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4-10 05:56:41

天若有情 发表于 2025-4-10 05:44
也不能这么说,浙大完全可以跟复旦掰掰手腕

别扯淡。浙大也就是搞了几个院士,你看看那些杰青人数,差了海了去了。后备力量不可同日而语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4-10 06:12:53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4-9 20:17
李国红的机会还是很大的,校内几个院士关系好,这次任代谢全重副主任,之前还请了颜宁,跟那一派的也玩得来 ...

许瑞明 05年就是冷泉港正教授。08年全职回国(首批大千人,这历史地位堪比饶毅施一公,我觉得比舒红兵还要强)。近几年发了4篇CNS主刊。院士从2017年开始选,到现在也没上。都60了今年。建议不要等他,这人老大难了,李国红可以先参选,搞不好就弯道超车了。

生物物理所真不适合选院士,前所长徐涛也是选了十几年才选上。23年生物物理所的研究员张宏都选上了,许瑞明这当所长的还没上呢。

要我说中科院的这种顶级强所,可能适合搞科研,平台牛资源多,但是要选院士,那对不起,本所自己就打破头。再一个许瑞明是浙大物理本科,美国物理硕博,后来转行搞的生物。浙大在生物学部的力量还是有限了点,连自己人胡海岚都推不上去。

综上,建议李国红拿着武大生物的资源,全力以赴,直接弯道超车,这种事情就别尊重老前辈了。

whusolo 发表于 2025-4-10 07:19:28

dayubenshen 发表于 2025-4-10 00:06
李红良的团队也可以拉进代谢国重

李的团队好多都去江西那边搞新国重了吧,再者既然能独建,说明代谢全重的人才储备还是可以的,相信在宋院士带领下,实验室尽快出大成果

whusolo 发表于 2025-4-10 07:23:40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4-9 23:27
李国红挺厉害的,就是主刊有点少。14年Science, 20年Nature。他如果在武大 把生科院内那个虚体RNA实验室 ...

他还有几个在研大项目,不过都是在中科院拿下的,应该还能转化一些成果和奖项,不过不归属武大,他来武大好像拿了一个基金委的重点,另外就是拿了新基石研究员,所以还是希望在武大能尽快出大成果,这样竞争院士更有底气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5-4-10 07:32:26

dayubenshen 发表于 2025-4-10 00:06
李红良的团队也可以拉进代谢国重

估计没有李红良,那个介绍写了这个国重还要做新药。估计是生科院➕医学院➕药学院。反正后两个也没太多大平台。

whusolo 发表于 2025-4-10 07:53:59

王琰老师挂了代谢全重副主任,看年纪今年应该还有机会选杰青,不知道有没有机会
页: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查看完整版本: 【顺势而为】武汉大学2025年发展纪实(校友新晋美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