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in
发表于 7 天前
王密教授荣获2024中国航天基金会钱学森杰出贡献奖,评院士还是有望的
whusolo
发表于 7 天前
本帖最后由 whusolo 于 2025-4-30 13:19 编辑
Doctin 发表于 2025-4-30 12:57
王密教授荣获2024中国航天基金会钱学森杰出贡献奖,评院士还是有望的
王密老师应该是要上院士的 ,就是迟早的事,在李院士带领下已经拿下了科一和科二,珞珈三号卫星技术总师,3次高校十大进展,首批杰青延续,大团队的技术核心
whusolo
发表于 7 天前
Doctin 发表于 2025-4-30 12:57
王密教授荣获2024中国航天基金会钱学森杰出贡献奖,评院士还是有望的
武大测绘遥感领域,70后比较突出的两位之一,工程院候选人姜,科学院候选人王
whusolo
发表于 7 天前
药学院新任院长已到位,内部提拔徐丹老师
五湖散人
发表于 7 天前
suibjsm 发表于 2025-4-30 12:33
生科的三名美国科学院院士校友都是女的啊
董欣年,曾红葵,金海翎
程亦凡
孟祥金
whusolo
发表于 7 天前
五湖散人 发表于 2025-4-30 14:49
董欣年,曾红葵,金海翎
程亦凡
孟祥金
程亦凡是物理校友,后来才转型做冷冻电镜
五湖散人
发表于 7 天前
whusolo 发表于 2025-4-30 15:28
程亦凡是物理校友,后来才转型做冷冻电镜
列的是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全部校友,不知道漏了没有
okwzhtt
发表于 7 天前
isurf 发表于 2025-4-30 11:00
物院的规模太小了,,,
这将来怎么支撑大光源?
宋保亮2022年调研物理学院的时候明确指出物院不走数量发展的道路,张平文上台以后如果没有明确的思路变化,这点应该不会变
https://physics.whu.edu.cn/info/1021/4887.htm
whusolo
发表于 7 天前
五湖散人 发表于 2025-4-30 15:53
列的是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全部校友,不知道漏了没有
明白,另外已知的还有工程院彭方正教授,艺术与科学院陈晓红教授,至少三院都有人
bufangqi100
发表于 7 天前
okwzhtt 发表于 2025-4-30 15:56
宋保亮2022年调研物理学院的时候明确指出物院不走数量发展的道路,张平文上台以后如果没有明确的思路变化 ...
没规模还是不行
观天下007
发表于 7 天前
观天下007 发表于 2025-4-27 12:23
武大目前的分数线严重拖累了学校声誉
张平文校长在上海校友会上表示,武大高考分数排名与学校综合排名不相符,学校高度重视,已经采取包括设立“雷军班”等各种措施,提升武大高考分数排名,后续仍将大力投入
观天下007
发表于 7 天前
英雄所见略同啊
毛哥2046
发表于 7 天前
观天下007 发表于 2025-4-30 17:50
英雄所见略同啊
兄弟,敢跟平文并称英雄?哈哈哈
观天下007
发表于 7 天前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4-30 17:58
兄弟,敢跟平文并称英雄?哈哈哈
那倒不敢当,不过平文是头脑清楚的
毛哥2046
发表于 7 天前
观天下007 发表于 2025-4-30 18:03
那倒不敢当,不过平文是头脑清楚的
挺难的其实,一年招七千多本科生,今年还要扩招。
毛哥2046
发表于 7 天前
武大校友会应该是中国高校办的最好的,校领导无论去到哪里,都会有校友接待,这待遇可能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
Doctin
发表于 7 天前
近8届美国科学院院士当选校友3人,与科大南大并列内地高校第2
whusolo
发表于 6 天前
最近有个感觉,学校用人思路有所转变,从以往几乎偏向引进外来大牛转变为“传承”,又分为地缘传承和学术传承或是两者兼有,要让这些人真正能够留得下来,干得成事,最近的几位院长级别的莫不如此,范辉军、郭宇铮、刘攀、徐丹等,这样的好处是能够更加稳定长久的支撑学院和学科发展,另外让真正有实力的年轻人早日施展拳脚,至于学术近亲繁殖倒是可以通过学校的整体机制控制和完善,应该不会是主要矛盾
毛哥2046
发表于 6 天前
近亲繁殖除非一直有最强的弟子梯队跟上,否则没落不可避免,必须不断输入新鲜血液,否则十年二十年这个学科基本就掉下来了。而外聘输血,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会迅速提升学科实力,实际上,在武大干出大成绩的,至少超过一半以上不是武大毕业的,没有这些人,武大很多学科都崩掉了。但非武大出身的,容易受到排挤,而且对武大未必有先天的感情,其稳定性就是个大问题,是否愿意在武大持续贡献。不能简单的说引进好或是不好,引进年轻人才极其重要,无论是不是武大是不是湖北出身的,关键还是在于学校能不能够提供良好的教书与科研创业的条件与环境,干的开不开心,能不能干下去。平台的重要性就出来了。
lvfan
发表于 6 天前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5-1 16:17
近亲繁殖除非一直有最强的弟子梯队跟上,否则没落不可避免,必须不断输入新鲜血液,否则十年二十年这个学科 ...
人才若出走基本都是环境导致的
毛哥2046
发表于 6 天前
lvfan 发表于 2025-5-1 16:49
人才若出走基本都是环境导致的
典型的案例,就是武大的基础学科。
反面案例,物理化学,还有以前的数学,空间物理无线电物理。几乎全都是武大本土派,不是说他们不强,而是说,他们距离大师级的老师,差距颇大,到不了顶尖的压制全国同龄段那一波,所以这些学科武大选院士极为艰难,数学甚至几十年都推不出候选人。没有顶尖大佬坐镇,搞大平台大项目极其吃亏。学科评估往下掉是理所当然的。
正面案例:
生科院。当年生科院也一直是本土派把持,学科老化极其严重,没有增长点。也是舒宋两个外来派来了之后,才算力挽狂澜,恢复了生物一流强校的气象。外来的是先天受排挤的,当年生科院的有老师都是当着舒宋的面拍桌子的。但现在回头去看,舒宋刘胜是武大二三十年来最大的收获。
我们武大人还是要有胸怀,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就该放开怀抱去欢迎,接纳他成为武大的一员。别特么一天到晚窝里斗还不够,还去排挤他人,气量不行。
毛哥2046
发表于 6 天前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5-1 17:19
典型的案例,就是武大的基础学科。
反面案例,物理化学,还有以前的数学,空间物理无线电物理。几乎全都 ...
化学从2000年以后,当然,本土派的还是很强的,周上了院士,庄林,李振,张先正,包括出走南开的庞代文都是化学会会士,中坚层还是很强的。但和顶尖化学强校一比,就不怎么样了。
但二三十年来,化学基础研究做的最好的其实是雷爱文这个外来户。可以夸张点说,雷爱文一己之力撑起武大化学的门面。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5 天前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5-1 17:19
典型的案例,就是武大的基础学科。
反面案例,物理化学,还有以前的数学,空间物理无线电物理。几乎全都 ...
武大生物的问题是 大牛都不回母校任教 邓宏葵 付向东 董晨 陈宙锋 这四位都是讲席教授的水平,谁也不回来
whusolo
发表于 5 天前
药学院最新师资里,邓子新院士已经不在列了,陈实、王连荣暂时还在,估计是有项目未结束,加上刘天罡、孙宇辉邓院士当初带过来的中生代基本淡出武大了,邓院士本人出席活动基本也是以上交教授头衔了,还是要感谢邓院士团队,至少给武大药学留下了一批有潜力的年轻人,希望他们真正能留得下来,假以时日,再出成果
毛哥2046
发表于 5 天前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5-2 12:36
武大生物的问题是 大牛都不回母校任教 邓宏葵 付向东 董晨 陈宙锋 这四位都是讲席教授的水平,谁也不回来 ...
武大生物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一批校友,成就不比北大生物的差。
毛哥2046
发表于 5 天前
whusolo 发表于 2025-5-2 16:16
药学院最新师资里,邓子新院士已经不在列了,陈实、王连荣暂时还在,估计是有项目未结束,加上刘天罡、孙宇 ...
学校主页也撤下来了,武大官网还算是严谨的。
希望邓子新院士今后也多多支持武大的工作。
李校,窦校,李建成,三个保留也可以,毕竟都是前校长副校长,不保留也说得过去,毕竟第一单位已经不是武大。
徐兵河也是双聘。
其实严格意义算下来,武大只有12个完全全职的院士,而工程院三个全都资深了。难搞。
还好科学院除了李老其他全是青壮年。
武大太缺院士了,难搞哦。
whusolo
发表于 5 天前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5-2 16:36
学校主页也撤下来了,武大官网还算是严谨的。
希望邓子新院士今后也多多支持武大的工作。
李校,窦校,李 ...
所以工程院今年任务很重,希望顺顺利利
毛哥2046
发表于 5 天前
whusolo 发表于 2025-5-2 16:38
所以工程院今年任务很重,希望顺顺利利
太难了,平文要加油啊。
正常来说,上两三个就是大获全胜了。以目前武大的形势来说,至少有15个院士的缺口才对得起武大的地位实力。可见形势有多严峻!
平文,加油啊。
whusolo
发表于 5 天前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5-2 16:36
学校主页也撤下来了,武大官网还算是严谨的。
希望邓子新院士今后也多多支持武大的工作。
李校,窦校,李 ...
感觉建成校长退休后大概率要回武大,因为团队在武大,晓红校长就不好说了,虽说在武大建功立业,但重大是其根,退休后回哪里不好说,至于窦校退休后大概率是回科大的
毛哥2046
发表于 5 天前
把周创兵院士挖回来吧,这是比较可行的。其他院士就算了,要全职是不太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