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L 发表于 2025-2-16 12:20
现在留住年轻院士太难了,诱惑太多太大,不给一把手或提拔副校长之类就危险。贾在南方住么活跃,如果交大 ...
黄荷凤可说是三栖院士了,交大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职位没留住她,复旦用生殖与发育研究院院长职位挖来了一阵子,最后似乎又回浙大当医学院院长去了。也不知道人事关系最后如何变迁,但确实是个研究院士人事关系的好例子。对交大医学院来说,院士和候选人都多,又有新的外来院士加盟,对黄院士的渴求倒可能的确不是三校中最迫切的,也很难给她什么更高职位了。 DFL 发表于 2025-2-16 12:11
南大挖了一个最年轻的1977年的院士当常委副校长,更厉害
郑海荣,1977,生物医学工程,属于工程院? 麻生明、潘建伟当院士都十五、二十年了吧.... 本帖最后由 newton27 于 2025-2-18 12:37 编辑
DFL 发表于 2025-2-16 08:23
姓名?可能有的已变动。离开的有罗民兴和吴朝晖,引进的有常凯和张宏福 ...
夏长亮也已经全职了,1968
单轮人事关系的话,高翔的人事应该没调出去
华东理工大学:70后:1,60后:6。2025年应该还有一个新的60后(李春忠)当选,运气好,两个(+王辅臣)。 阿 杜已经官宣调离了 -1 newton27 发表于 2025-2-18 12:34
夏长亮也已经全职了,1968
单轮人事关系的话,高翔的人事应该没调出去
夏还没官宣或在公开场合提及,等有公开报道吧 KelvinWhite 发表于 2025-3-2 06:14
华东理工大学:70后:1,60后:6。2025年应该还有一个新的60后(李春忠)当选,运气好,两个(+王辅臣)。 ...
看了下,华东理工太强了,除了调到上海大学校长的刘昌胜,其他六个院士都是化工,60后院士数量全国很靠前 DFL 发表于 2025-2-16 07:10
名单可以列出来,方便大家更正。
清华:70后2人+60后25人=27人
更新了一些高校60后院士,华东理工化工6个院士,北大医学5个院士,首都医科大学4个院士,其中2023年一次上了3个院士,包括同时当选2个神经外科院士,协和3个院士。上交医学有3个院士。北京的新当选医学院士超过全国其他省市之和了吧。 看来比较平均化啊 60后70后计算机院士这么少?国防科大3、南大2、同济2,其他列举的学校大部分一个也没有。 上交工科就一个啊。。 gooduni 发表于 2025-3-2 20:47
60后70后计算机院士这么少?国防科大3、南大2、同济2,其他列举的学校大部分一个也没有。 ...
不少学科这样,60后和70后总共在10人左右 哪些是本校当选,哪些是引进的? DFL 发表于 2025-3-2 17:11
更新了一些高校60后院士,华东理工化工6个院士,北大医学5个院士,首都医科大学4个院士,其中2023年一次 ...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7个院士(60后6个,70后1个),你没算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他的整个科研团队都在华东理工大学,类似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他的整个科研团队也都在华东理工大学,钱旭红你统计了,他俩很类似,都是科研团队在华东理工大学,但是去别的大学当校长了,国内这种情况越来越多了 北科四个:邵安林、毛新平、岳清瑞、吴爱祥 东南大学:9个 刘加平 黄如 顾宁 崔铁军 尤肖虎 熊仁根 滕皋军 段进 孙友宏 真面 发表于 2025-3-7 13:01
东南大学:9个 刘加平 黄如 顾宁 崔铁军 尤肖虎 熊仁根 滕皋军 段进 孙友宏
刘加平添上了,顾宁去南大了,黄如去政府任职了 只爱diesel 发表于 2025-3-7 12:19
北科四个:邵安林、毛新平、岳清瑞、吴爱祥
加上了,北科引进了央企退休的邵安林院士 KelvinWhite 发表于 2025-3-7 00:43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7个院士(60后6个,70后1个),你没算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他的整个科研团队都在华东理 ...
嗯,按照统一标准,钱旭红应该算到华师大。钱也是神人,42岁当华理校长,干了11年,休息3年,又去华师大当校长,现在又7年了。 DFL 发表于 2025-3-7 20:39
刘加平添上了,顾宁去南大了,黄如去政府任职了
顾宁人事关系在东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