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huilai 发表于 2025-3-6 09:13:26

清华两会代表名单公布,陈松蹊委员不在列

陈松蹊委员今年处境有点尴尬。


清华公布了2025参加两会的政协名单,陈松蹊不在列。清华大学有13位全国政协委员参会:全国政协委员王梅祥、白重恩、李景虹、吴建平、陆建华、陈冯富珍、欧阳明高、罗永章、施一公、段文晖、聂鑫、戚益军、韩林海。(按姓氏笔画排序)




北大2024年23名全国政协委员大合影(北大政协代表共24名,合影少1人):
前排(从左至右):陈松蹊、朱松纯、张颐武、贾庆国、刘忠范、乔杰、田刚、林毅夫、刘梅林、邓旭亮、魏悦广、李海潮,后排(从左至右):张改平、吴楠、王俊、霍勇、倪晋仁、季加孚、王广发、方精云、谢晓亮、朴世龙、席振峰


那么陈松蹊委员今年还会参加北大政协代表大合影吗?

yaohuilai 发表于 2025-3-6 14:55:51

本帖最后由 yaohuilai 于 2025-3-6 15:18 编辑

政协常委实在太多了,又少算了。

第14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北大有24名政协委员,其中有7位政协常委

刘忠范: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纳米科技中心主任
王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
林毅夫:全国政协常委,无党派人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方精云:全国政协常委,云南大学校长,北京大学理学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朴世龙: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副校长
谢晓亮: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北京昌平实验室主任
贾庆国: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基地主任

爱荷 发表于 2025-3-6 09:25:43

今年还和北大坐一桌。

mean6 发表于 2025-3-6 09:28:39

北大多这么多?

爱荷 发表于 2025-3-6 09:32:14

mean6 发表于 2025-3-6 09:28
北大多这么多?

定位论……

yaohuilai 发表于 2025-3-6 09:33:58

mean6 发表于 2025-3-6 09:28
北大多这么多?

第14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北大有24名政协委员,其中有3位政协常委

刘忠范: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王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

林毅夫:全国政协常委,无党派人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爱荷 发表于 2025-3-6 09:37:26

北大可以为上面做经济、文化、科技智囊的多

rpp1985 发表于 2025-3-6 09:52:15

北大两会代表应该是断崖式领先国内其它高校了

董老师 发表于 2025-3-6 09:54:24

清北科吹,分别多少人?
:@

假面 发表于 2025-3-6 10:00:56

前一阵子清华老丘搞的ICM2030,陈的单位也是北大/清华,北大在前啊

爱荷 发表于 2025-3-6 10:42:16

埃默里生物统计胡懿娟校友年前回归北大,应该就是校方为避免陈骑墙后留下遗症

爱荷 发表于 2025-3-6 10:56:28

胡和陈都是应用统计,胡侧重生物统计,双聘数院和公卫学院,陈侧重经济金融,双聘数院和光华。

爱荷 发表于 2025-3-6 11:28:36

胡懿娟属黄金一代,黄金一代如果留在北大人数达到20+,就比较完美了。

laolinlaolin 发表于 2025-3-6 12:13:23

爱荷 发表于 2025-3-6 10:42
埃默里生物统计胡懿娟校友年前回归北大,应该就是校方为避免陈骑墙后留下遗症 ...

正常的学科建设、师资引进而已,陈松蹊没那么大破坏性
如果陈不跳槽,北大的统计学就不再进人吗?姚方、周晓华不也来了嘛

梦里水乡 发表于 2025-3-6 13:26:46

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委员”和“代表”不能混用,没有“政协代表”的说法。

爱荷 发表于 2025-3-6 14:28:50

代表委员

爱荷 发表于 2025-3-6 15:10:20

田刚是不是

yaohuilai 发表于 2025-3-6 19:12:46

爱荷 发表于 2025-3-6 15:10
田刚是不是

田刚不是常委,但是民盟中央副主席

yaohuilai 发表于 2025-3-7 12:11:44

yaohuilai 发表于 2025-3-6 19:12
田刚不是常委,但是民盟中央副主席

看到田刚了




yaohuilai 发表于 2025-3-8 08:02:52

3月7日新闻联播报道,北大人民医院院长王俊7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对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健康根基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的重要抓手。
王俊提出以下建议:
——均衡布局,加强融合。加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布局,从供给侧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将承接医院建成本区域内接近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医疗“高地”。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建设的过程管理和结果验收。
——政策支持,保障落地。项目建成后,地方政府应及时将支持重心从“管基建”转为“保运行”,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承接地的省级政府要承担起编制、价格、薪酬、运行补助等方面的责任,作出系统性制度性安排,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理顺输出医院和承接医院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职责划分,加强双方人员往来和技术平移,注重青年骨干人才培养。
——结对帮扶,医保支持。按照双方自愿、空间毗邻、中西部优先等原则,为每个县域医共体提供稳定、高水平的技术后盾。多措并举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短板,共同筑牢县域健康防线。

yaohuilai 发表于 2025-3-8 13:04:49

鬼子冒泡 发表于 2025-3-8 10:22
有的说的在理,有的简直……

关键是江湖地位。
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做大会发言委员有14位,代表医学界发声的只有王俊院长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华两会代表名单公布,陈松蹊委员不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