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3-24 13:26:39
lgyyuuki 发表于 2025-3-24 11:45
说不好听的,国重是每年固定经费持续投入,国家从七五八五计划开始就搞国重了,大家公认的实力强、稳定持 ...
国家实验室的确不看好。投入太大ROI未必行,就像你说的,双聘太多。然后,国家实验室还不能隶属于高校,好处也就是经费了。
反正吧,这些主要平台最好不要有短板,比如大科学装置也不能差,否则没有护城河。
国重的话,科大历史欠账多,现在赶紧补。
PG13
发表于 2025-3-24 14:34:03
这么看 南大25年还是不太乐观呀
vwv
发表于 2025-3-24 15:38:37
很早之前就讨论过,复旦院士存量的问题是老龄化,一看数量好几十个,但能动的当打之年的没有几个;增选的问题是学科面窄,全部集中在数理学部、化学部、生医学部和医卫学部,科学院6个学部工程院8个学部,你增选力量占不到1/3,拿什么和交大浙大比,即便考虑同类型文理强校的北大南大,除了上面四个之外,北南还在信息学部、技术学部、地学部和信电学部、环境学部有建树,占据了2/3的名额突破口,就算是抓阄算概率也搞不过人家,自诩为理科底蕴深厚却连科学院都不能全覆盖,玩个毛线;院士增选是这样,基金委拿项目更是这样,要我说,就这么三四个学部,每届捞着一个就不错了,两个那都可以烧香拜佛了,学科如此不均还妄谈什么
peak9918
发表于 2025-3-24 15:51:20
旦旦25年肯定大爆发。旦旦实力摆在这里呢。提前预祝旦旦入选4人
DFL
发表于 2025-3-24 16:34:22
vwv 发表于 2025-3-24 15:38
很早之前就讨论过,复旦院士存量的问题是老龄化,一看数量好几十个,但能动的当打之年的没有几个;增选的问 ...
厉害了,问题看得挺准,关键是咋办。复旦前几年搞大气海洋,现在重组六个工科学院,拓宽学科布局,不就在打破这个局面嘛
爱荷
发表于 2025-3-24 16:43:35
人才储备不错。
medist
发表于 2025-3-24 16:46:55
肝胆很难,周院长不一定能跟梁TB竞争
DFL
发表于 2025-3-24 16:48:19
peak9918 发表于 2025-3-24 15:51
旦旦25年肯定大爆发。旦旦实力摆在这里呢。提前预祝旦旦入选4人
新世纪以来,
一个是常态:2021,2019,2015,2009,2007
二个算不错:2023,2017,2011,2005
三个是例外:2003,2013,
四个不存在。
迈迈提
发表于 2025-3-24 16:55:41
PG13 发表于 2025-3-24 14:34
这么看 南大25年还是不太乐观呀
南大好一阵子没动静了,今年院士不会又挂零吧
lgyyuuki
发表于 2025-3-24 17:00:23
友校很强大
peak9918
发表于 2025-3-24 17:05:21
DFL 发表于 2025-3-24 16:48
新世纪以来,
一个是常态:2021,2019,2015,2009,2007
二个算不错:2023,2017,2011,2005
旦旦的实力摆在这里。这么多年从来不光头,偶尔两三个。绝对实力的体现。可以保证从来不光头。
mushuqiong
发表于 2025-3-24 17:15:27
medist 发表于 2025-3-24 16:46
肝胆很难,周院长不一定能跟梁TB竞争
上一届选举梁比周排名高,梁进去最后120%名单了
DFL
发表于 2025-3-24 17:21:38
medist 发表于 2025-3-24 16:46
肝胆很难,周院长不一定能跟梁TB竞争
梁廷波是主要是胆胰外科,主要跟仁济医院副院长、上海肿瘤所原所长刘颖斌竞争,他俩专业对口。梁在中华医学会也是胰腺外科。和周俭相比,梁缺国家科技奖,在中华医学会还没当主委副主委,还没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其他行业奖项,梁多了创先争优和何梁何利,周在2023年之后集中得了行业内一堆奖。
梁廷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吴杨奖等荣誉获得者,以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浙江省一等奖5项。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委员。
千江有水千江月
发表于 2025-3-24 17:27:37
这几家,浙大跟上交不会有啥问题,复旦有隐忧,其它两家问题很大。盘口小也是个问题。复旦缩小文科权重是有道理的。做大理工医的盘子,有利于维护声誉。
千江有水千江月
发表于 2025-3-24 17:29:40
最奇怪的是上交,它就是工和医,理科近些年才崛起,农基本没啥实力,但院士选举收获颇丰。估计跟挖院士候选人有关。
mushuqiong
发表于 2025-3-24 17:38:47
DFL 发表于 2025-3-24 17:21
梁廷波是主要是胆胰外科,主要跟仁济医院副院长、上海肿瘤所原所长刘颖斌竞争,他俩专业对口。梁在中华医 ...
同属临床外科,名额有限,都是竞争对手。还有老运动员复出,25年竞争压力更大
mike99
发表于 2025-3-24 18:03:13
千江有水千江月 发表于 2025-3-24 17:27
这几家,浙大跟上交不会有啥问题,复旦有隐忧,其它两家问题很大。盘口小也是个问题。复旦缩小文科权重是有 ...
分析的有道理。两院院士评选,工程院士占一半多(23年55.6%)(工程院院士多产生于工科、医科、农科等),浙大上交比其他三家在评选中有较大优势。旦旦工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好在并有上医,但理科规模小且面太窄;南大和科大亏在医科,医科几乎可以忽悠不计,工科比复旦强些但和浙大上交比不在一个档次,好在理科的规模相对大点且面比较宽
zzzzzzxxxxxx
发表于 2025-3-24 18:14:37
medist 发表于 2025-3-24 16:46
肝胆很难,周院长不一定能跟梁TB竞争
周 比上次多了一个中山医院院长的头衔,这个可不是一般头衔,中山医院在国内分量大家都懂,让他做院长,然后本身自己又有实力,又是上医嫡系的嫡系,他大概率当选。
lgyyuuki
发表于 2025-3-24 18:23:59
千江有水千江月 发表于 2025-3-24 17:29
最奇怪的是上交,它就是工和医,理科近些年才崛起,农基本没啥实力,但院士选举收获颇丰。估计跟挖院士候选 ...
你不看最近十年二十年上交获得多少国奖?没有国奖,候选人拿头去参选院士!
mushuqiong
发表于 2025-3-24 18:28:20
zzzzzzxxxxxx 发表于 2025-3-24 18:14
周 比上次多了一个中山医院院长的头衔,这个可不是一般头衔,中山医院在国内分量大家都懂,让他做院长, ...
也对,生医学部基本就是京沪势力,别的地方一般几年喝一次汤
vwv
发表于 2025-3-24 18:37:44
DFL 发表于 2025-3-24 16:34
厉害了,问题看得挺准,关键是咋办。复旦前几年搞大气海洋,现在重组六个工科学院,拓宽学科布局,不就在 ...
最近和朋友们聊天涉及多的也是你们的改革话题,工科重组是破题之招,但是具体落实情况还要观其行
你们和其他学校改革有个不同的地方是,你们是先吹风再做事,好像发行股票一样先看一下市场反应;而其它学校都是先做事再吹风,最早的如七八年前的新工科所谓的复旦共识,几乎是最早的一批,然而到现在除了建立工科技术研究院这样一个四不像机构之外并无建树,反而同批次的天大、北大都行动迅速已经落实了很多学科专业和学院配置,再比如最近的院系改革,不只是你们复旦,交大的电院拆分,北大的学部调整,南大的苏州新工科院系,都是默默调整完成之后再出风声
很难说那种方式好,适合各自校情的就是最好的,关键不是看怎么说,而是含后续的力度,目前大家都是持观望态度,不知道复旦能不能破题成功,还是说雷声大雨点小?
我对复旦的学科还是有所了解的,就现在的传言来看,还是存在疑问的,譬如说院系重组:集成电路对应现成的微电子;计算智能对应现在的计算机和软件;生医对应的现在只有信科下面的一个教研室;机器人对应的只有工程院下面的一个研究方向;新材料对应现在的应该是材料和化学学院;未来空间互联网则完全没有,可能涉及宇航航天?,而已有的信科下属通信、电子工程、光科学、光源以及宇航航天系、环境工程等工程学科则并未涉及,可见似乎并未完全明确,那末这一举措是不是拔剑四顾心茫然??
至于大气海洋,可以认为是地学部破题之招,然而,大气规模太小,海洋则完全没有,谈何助力学校发展?且自身本来就有优势学科生态学,为何不做大做强,攻略地学科学?仍然局促一隅
脑科学的投入从张江、枫林到江湾,建了几个院,挖了很多人,却零零散散,并未形成学科体系,加之一个文科化的心理学科,为何不能整合发展理工医社交叉的认知科学学科?
上面很多内容都是和复旦的朋友们交流时被提到的,可见不是没有人关注,然而很多都不尽如人意,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是复旦发展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事,这次到底走向何方,只愿敬候佳音
njl1977
发表于 2025-3-24 18:38:38
zzzzzzxxxxxx 发表于 2025-3-24 18:14
周 比上次多了一个中山医院院长的头衔,这个可不是一般头衔,中山医院在国内分量大家都懂,让他做院长, ...
那毛颖呢?他更早上院长,实力也很强
己不欲,勿施人
发表于 2025-3-24 19:18:52
感觉徐彦辉教授今年没有当选的可能性
DFL
发表于 2025-3-24 20:51:51
vwv 发表于 2025-3-24 18:37
最近和朋友们聊天涉及多的也是你们的改革话题,工科重组是破题之招,但是具体落实情况还要观其行
你们和其 ...
兄弟对复旦的确很上心,难得。复旦在前任许校长时就成立了四个工学院,准备全部放在青浦,金上任后改成六个工学院,增加了两个,地点似乎也不全在青浦了,这次接受采访之前,已有几年的基础,也就是几十个实体研究机构的增量,比其他高校行动的并不晚也不慢,但大家都不关心也不关注,因为没有新闻价值。这次被关注也主要由于同时缩招文科生,戳到了一些人的痛处,才屡上新闻。
改革这种事,最终不看广告看疗效。资源有限,总归有所为有所不为,也不可能照搬任何人任何单位。从体制内评价看,如果第七次学科评估时,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临床医学这几个A的学科能进A+,集成电路如果评选能获得A+,最好都有新增院士,学科建设就算成功了。从社会评价看,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计算智能这几个大幅押注的学科能比现在上一到两个台阶,就像微电子一样提起来就让人想到复旦,那就不错了。
如果不是这次国重重组一塌糊涂,过去七八年复旦发展是可以的,新增国家级科研平台高校第三,引进全职院士全国第一,CNS年度发文保持第三到2020年,科研经费也增长很快,金力上任后指标都停滞了,今年CNS有可能重振一下,其他的乏善可陈。
DFL
发表于 2025-3-24 21:17:08
njl1977 发表于 2025-3-24 18:38
那毛颖呢?他更早上院长,实力也很强
毛颖有国家奖,中华医学会神外候任主委,导师周良辅院士,他和徐文东谁先上都正常。多年来华山医院经常有上海最年轻的医院院长,2020年也是,1970年的徐文东当华山医院院长已在走程序,然而浙江一医院院长在上海请客时徐也去了一会,期间有人猝死,徐被举报没当上院长。本已转到上医做副院长的毛颖平调回华山接院长。徐成了悲情人物,全力拼国家科技一等奖,去年如愿。
参选的几个都是院士最优秀的嫡传弟子。
SmithArno
发表于 2025-3-24 21:17:26
DFL 发表于 2025-3-24 20:51
兄弟对复旦的确很上心,难得。复旦在前任许校长时就成立了四个工学院,准备全部放在青浦,金上任后改成六 ...
金力能把江湾校区安排明白就不错了。
江湾这边是相对空间充足的,还有预留的科研楼没用起来。当时张江那边转产业园,往江湾这边转移,就有了不少的明争暗斗,到现在都没斗出个结果来。
再看江湾的学院设置,生化环材集齐,再加上数学中心,计算机和几个研究所,唯一的文科学院是法学院,不伦不类的。法学院还几乎占据了整个凯原楼。
总之,目前并没有看到很强有力的资源整合措施。
njl1977
发表于 2025-3-24 22:07:45
DFL 发表于 2025-3-24 21:17
毛颖有国家奖,中华医学会神外候任主委,导师周良辅院士,他和徐文东谁先上都正常。多年来华山医院经常有 ...
上医的几个候选人实力相近也不一定是好事,会分票
求实园
发表于 2025-3-24 23:15:45
congyun 发表于 2025-3-24 11:15
这是E版的小号
以前我问过他,他否认了。他似乎比E班行文认真些,话题也广一些,在网大出现频率更高,对浙江(人)有地域攻击,但某些方面又像E版舵手。
beta756
发表于 2025-3-25 10:55:41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那位把学生窦卡没了的大牌教授是谁啊?网上都不敢提名字?就说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退学卖土豆泥的硕士
lgyyuuki
发表于 2025-3-25 11:05:17
njl1977 发表于 2025-3-24 22:07
上医的几个候选人实力相近也不一定是好事,会分票
是医学院士断档了,靠着复旦本部的生物类学科院士来支撑增选,所以复旦的医学+生物类候选人都转战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