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出站直接就重点研发首席了?
政策真好,新闻里提到的陈文康,24年中国农大博士后出站,直聘为西北农林教授,并担任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北耐密抗逆宜机收玉米新种质创制与应用”2025年工作部署会顺利召开
作者:文/李一恒、郭超 图/张亚萍 发布日期:2025-04-04 浏览次数: 3月31日,由我校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重点专项“西北耐密抗逆宜机收玉米新种质创制与应用”2025年工作部署会在杨凌召开。会议邀请中国农业大学李建生教授、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新海研究员、黑龙江农业科学院曹靖生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黄长玲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薛吉全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王向峰教授和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郭向阳研究员担任项目咨询专家。参会人员包括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以及项目技术骨干等40余人。上午,项目负责人陈文康教授和各课题负责人先后介绍了项目和课题实施方案,以及立项以来的工作进展和成果,项目咨询专家组围绕项目研究内容和目标,从玉米种质创制和应用、项目过程管理和执行、标志性成果凝练、一体化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点评,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专家组就标志性成果的凝练提出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同时,专家组还强调了项目一体化实施和课题支撑项目的重要性,要求各成员单位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下午,咨询专家王向峰教授和郭向阳研究员分别以“人工智能时代的育种新范式”、“热带玉米Suwan种质资源创制和应用”为题进行了学术报告与交流。最后,项目成员围绕种质抗旱、耐密等种质评价的一体化实施具体方案进行了细化与讨论,明确了参试种质和试验负责人,保障了项目的有序推进。本项目共有10家单位参加,依据西北玉米生态特点和产业发展需求,围绕耐密、抗逆、高产、机械化等育种目标,以优异玉米种质创制为主线,研发玉米种质鉴定和创制新技术、创制优异玉米新种质和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提升西北种质创新能力,推动西北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https://nxy.nwafu.edu.cn/images/2025-04/2d7c855815f640cf9cde89dc166b45f7.jpg
编辑:郭超终审:吴清华
这种水平人才,中农怎么舍得放出来的 所谓的科研比的就是搞钱能力,只要能搞到钱分分钟教授博导 留中农差不多也是教授,有一篇S 好像重点研发主要看申请人所在平台,个人实力相对基金委人才项目来说要求没那么高。 报告题目:玉米增产基因 KRN2 的克隆和育种应用报告人:陈文康 博士报告时间:2023年12月28日上午9:00-12:00报告地址:农学院216会议室报告人介绍:https://nxy.nwsuaf.edu.cn/pub/nxy/images/2023-12/2742b8c177f842d48cdefe90c5e6ca7b.jpg现为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玉米穗行数、叶夹角、雄穗分枝数等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基础的解析。202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同年进站开始博士后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克隆了玉米增产基因 KRN2 ,从单基因和全基因组水平两个层次上揭示了玉米和水稻趋同选择的遗传规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Science 杂志上,入选了“两院院士评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2023年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此外,在 BMC Plant Biology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曾获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优秀博士后,中国作物学会优秀博士论文等奖项。欢迎学院广大师生参加!
农学院2023年12月22日
是好苗子 不容易 杨凌能从北京挖到人 看样子待遇丰厚 要承认牛人的存在,还有30来岁直接上院士的呢 08年开始读本科,还是很优秀的 可以很优秀 青年首席吧~ 原始人 发表于 2025-4-19 17:34
青年首席吧~
应该不是,青年一般2、3家单位,2-4个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