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verValley 发表于 2025-4-16 18:30:53

北京同仁医院娄鸿飞教授加盟复旦

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七年制硕士、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过敏和临床免疫学博士后。

世界过敏科学组织(WAO)免疫治疗和免疫调节委员会委员。

目前主要从事鼻科学基础与临床工作,专注于慢性鼻病的免疫学、影像学、诊断学和治疗学研究。

擅长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治疗慢性鼻腔鼻窦黏膜炎症。临床专业特长包括: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真菌性鼻窦炎、鼻窦囊肿、腺样体肥大、鼻腔鼻窦良性肿瘤。

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医科院临床与转化项目1项,入选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青苗“人才计划。

曾获得2008年日本耳鼻咽喉科学振兴会杰出青年研究助成金,2014年东亚过敏论坛最佳青年研究奖,2016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最高级别的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Allergy、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Journal of Immunology)和鼻科学界的知名国际期刊(Rhin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Rhinology and Allergy等),同时有多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RiverValley 发表于 2025-4-16 18:53:39

同仁到复旦五官科

lgyyuuki 发表于 2025-4-16 19:02:29

恭喜复旦

RiverValley 发表于 2025-4-17 06:15:12

搬一次家,北京到上海

亦可归去来 发表于 2025-4-17 06:29:31

很年轻啊,

DFL 发表于 2025-4-17 08:40:56

常年和丈夫异地,她像个男医生

30多岁的女性在职场没有优势,在医院也一样。不过,娄鸿飞却过着和绝大多数女医生不同的家庭生活。她的女儿、丈夫、公婆都常年住在上海,只有她一个人“留守”北京,“全职”当医生。

“在家庭生活上,我算非常幸运的。我和我先生已经成为了精神层面的知己,到现在我们仍然坚持每天通电话,最长记录甚至能连续聊8个小时。很多夫妻根本做不到。”

十几年里,娄鸿飞和丈夫同在一地的时间屈指可数,也许只有厚厚一沓的高铁票才能证明,她有另一个牵挂。当然,也有遗憾。对于女儿的成长,娄鸿飞永远觉得亏欠太多。


编辑手记:2020年8月19日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80后、90后成为奔赴前线抗疫的中流砥柱,他们已经开始支撑我们的国家、支撑我们的民族、支撑我们的人民。中国医学界的优良传统,正是有了这承前启后的一代人,才得以发扬光大。今天,我们将镜头聚焦于这群中国青年医生,去关注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关注他们的身体、心理和灵魂,做一幅中国青年医生的群像。
三十岁,对于很多人而言,已经开花结果、已经生根发芽,而对于我们医学人而言,为了厚积薄发那一天,为了宣读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三十岁是耕耘,三十岁是坚守,是不问东西的人生修行。
哪有什么超级英雄,只不过是一群穿着白大褂的孩子,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2020搜狐健康中国医师节特别策划《三十而已》,为你讲述九位年龄30+的青年医生的故事。


娄鸿飞,39岁,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

在一间不到10平米的房间里,一张上下铺铁床和四张办公桌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空间,进门处一个小型的洗手池和钉在墙上的镜子,令整个屋子更加具有生活气息。一台老式电视机放在角落里,落满了灰尘,显得和整间屋子的氛围有些“格格不入”。

这就是二线医生的休息室。“我们这儿条件比较简陋。”在同仁医院亦庄院区见到娄鸿飞医生时,她重复了好几遍这句话。

与简陋的休息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的感染力和对工作的热情。“已经很好啦,还有张床,能休息休息。加班的医生,曾经只能在沙发上休息。”

今年39岁的娄鸿飞是同仁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的副主任医师,是这次医师节特辑中,我们采访到的为数不多的女医生。

对娄鸿飞来讲,说三十而已也可,说四十不惑也没错。处在两者之间的娄鸿飞,比30岁的医生有更多体会,比40多岁的医生有更多可能。用她的一句话来形容现在的自己,就是“在压力中前行”。

环境可以简陋,但精神一定向上

相比于那些直接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毕业的医学生而言,娄鸿飞硕士毕业后,先工作了五年时间,然后才重新去寻找自己事业的真正落脚点。有人觉得她起步晚了。但娄鸿飞却认为,中间工作的5年让她看清了最喜欢的方向。

2005年,娄鸿飞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7年制。硕士毕业的她,抓住机会来到了全国耳鼻喉领域最顶尖的同仁医院当住院医师。

现实远比想象中要困难。试用期每个月只有1000块左右的工资成为了第一道难关。“租房子都不够,还得吃喝,要不是上学那会儿实习攒下来“积蓄”,我也不知道要怎么熬。”

除了工资低之外,娄鸿飞从北医系到首医系,还面临着“谁也不认识”的尴尬。但正是这尴尬的5年工作时间,让她认清了自己真相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过敏。

2011年,娄鸿飞考取了同仁医院张罗教授的博士,导师帮助她争取到了机会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交流学习。那里的条件更加艰苦:不到5平米的房间,只有一个能睡觉的床垫和一个30厘米左右的黑色小方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娄鸿飞的第一篇SCI论文出来了。

“环境可以简陋,但自己的精神一定是向上的。”在娄鸿飞看来,年轻时候受苦是肯定的,尤其是医生这个职业。有成果出来时,就会觉得这些付出都值得。“我特别能理解刚刚工作的年轻医生所存在的苦闷。然而,解决问题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坚持。”

坚持给她带来的不仅是临床技术的进步,还有令人羡慕的科研成果。“治病救人,手术开刀,是传统意义上的医生。”娄鸿飞表示,出门诊、看病、做手术大概只占据自己50%的精力,剩下的时间都留给了科研。

“《国际过敏和鼻科学论坛》(IFAR ) 出了中国专刊,我们还分别出了英文版的《中国过敏性鼻炎诊疗指南》、《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及《过敏性疾病舌下免疫治疗中国指南》。能够参与这样的工作,我特别骄傲。”每每说到科研相关的话题,娄鸿飞就“两眼放光”,永远都有说不完的话题。

常年和丈夫异地,她像个男医生

30多岁的女性在职场没有优势,在医院也一样。不过,娄鸿飞却过着和绝大多数女医生不同的家庭生活。她的女儿、丈夫、公婆都常年住在上海,只有她一个人“留守”北京,“全职”当医生。

“在家庭生活上,我算非常幸运的。我和我先生已经成为了精神层面的知己,到现在我们仍然坚持每天通电话,最长记录甚至能连续聊8个小时。很多夫妻根本做不到。”

十几年里,娄鸿飞和丈夫同在一地的时间屈指可数,也许只有厚厚一沓的高铁票才能证明,她有另一个牵挂。当然,也有遗憾。对于女儿的成长,娄鸿飞永远觉得亏欠太多。

“我这个妈妈当得太轻松了,就像个‘遥控器’,在电话这边‘指挥’。至于实操,都是我先生和公婆。”原本干练、利落的她,一说到女儿,就变得非常小心翼翼。好在女儿非常支持她的工作,知道她是在治病救人。这样想想,可能心里更加好受些。

当医生,家人的理解非常重要,尤其是女医生。娄鸿飞认为,如果没有先生、女儿和公婆的支持,她也许不会到达今天这个位置。

她身边不乏有女医生为了家庭,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在她看来,这其实只是一个选择。“谁能说顾佳不是一个成功的人呢?”看了电视剧《三十而已》,娄鸿飞更加觉得,无论是偏向事业,还是偏向家庭,都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没有哪个好,哪个坏。“给自己定好位”更重要。如果家人支持,那就去拼拼事业;如果家里没有条件支持或者自己更愿意陪孩子,也不用非得给自己贴上“女强人”的标签。

除了要找好家庭的平衡外。在工作中,娄鸿飞认为,女医生要想好自己的优势和短板,懂得扬长避短。“拼体力肯定是不行,但我比较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儿,也许在手术上,我不会跟自己过于纠结;但在我擅长的科研上,就会非常严格的要求自己。得清楚自己要什么。”

干脆、利落、决断力、魄力、执行力……一个个更贴合男性的词汇,放在娄鸿飞身上,一点都不违和。也许,正是这种“有点像男医生”的感觉,才能让她多年来保持这种状态。

做医生要有“灵气”,希望孩子们能“沉下来”

即将步入40岁,娄鸿飞身上的担子变重了。刚工作时,只考虑让自己越来越好就够了,但现在,她得考虑培养更多“下一代”。

“特别欣慰的是,我现在带教的一个学生非常有灵气,是个好苗子,已经拿到一个国家级别的奖了。”看着学生不断成长,娄鸿飞比自己获奖了更高兴。

在带学生的过程中,她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感觉现在很多孩子不那么纯粹了。很多孩子不太能沉下心了,也可能是因为整个社会大环境改变了吧。”

做医生的确辛苦,也相对枯燥。最开始的几年,“坐冷板凳”是常有的,想成为优秀的医生得甘于寂寞。“真正有慧根的、有灵气的孩子,即便不能亲自上手术,也能从每个病例里提炼、对比、思考,学到更多东西。”娄鸿飞希望越来越多的医学生能明白,成为一名医生,不能浮于表面,要踏实的走好每一个阶段,因为医生这个行业就是需要时间沉淀的。

在简陋的屋子里,娄鸿飞用短暂的时间勾画出了她“向阳而生”的30岁。站在休息室的小窗前,娄鸿飞望向即将建成的医院新大楼,说着她对未来的规划。也许对于她来讲,那栋新大楼不仅意味着新的办公环境,更是一个新的开始。

DFL 发表于 2025-4-17 08:43:58

DFL 发表于 2025-4-17 08:40
常年和丈夫异地,她像个男医生

30多岁的女性在职场没有优势,在医院也一样。不过,娄鸿飞却过着和绝大多数 ...

再不来沪,大概率成前妻。段子里面医生的三个老婆:

第一个老婆,大学同学
第二个老婆,医院护士
第三个老婆,药代

现在很多医院院长副院长科室主任已经走到了第三步,还有离婚没处理好、因此被举报而在公示之后没当上一把手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同仁医院娄鸿飞教授加盟复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