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九剑破刀式 发表于 2025-4-17 20:23:33

从发论文到拿诺贝尔奖,经济奖平均34.4年,化学平均30年,物理平均28年,生医平均26年

极端的杨振宁、李政道仅用1年,佩顿劳斯发现致癌病毒间隔55年。
中国CNS2022年做到第2,诺贝尔奖爆发要2050年。
还是看丘成桐说的数学2034年爆发来的快。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4-17 20:33:02

如果不捣乱我信这个科学规律,可问题是现在的中国有一些大棒过多干预了科学研究,所以,我很担心楼主这些预言,可能无法实现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4-17 20:34:07

民国1911-1949年,30年里出生在内地的人就有8-10个拿了世界顶级奖,就按这个规律,到2050年,我们也得拿15个不是?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4-17 20:34:53

还是把论文写在黄土高原吧,楼主洗洗睡

独孤九剑破刀式 发表于 2025-4-17 20:50:04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4-17 20:34
民国1911-1949年,30年里出生在内地的人就有8-10个拿了世界顶级奖,就按这个规律,到2050年,我们也得拿15 ...

按照顶刊的数量,中国是世界第2,参考英国2000-2025年的诺贝尔、图灵、菲尔兹奖。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4-17 20:55:17

独孤九剑破刀式 发表于 2025-4-17 20:50
按照顶刊的数量,中国是世界第2,参考英国2000-2025年的诺贝尔、图灵、菲尔兹奖。 ...

看你跳了很多天,有一个最关键的点没有戳破你或则说没敢提醒你,我们国家恰恰会成为发的nsc最多,同时也是转化诺贝尔等顶级奖最差,最低的国家,不信,你走着瞧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4-17 20:55:48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4-17 20:55
看你跳了很多天,有一个最关键的点没有戳破你或则说没敢提醒你,我们国家恰恰会成为发的nsc最多,同时也 ...

一直不忍心提醒楼主我们这个缺陷,哎……

tsenway 发表于 2025-4-17 21:13:11


只有首次发现然后被跟的,才有可能拿诺奖。
那种有潜力拿诺奖的论文不一定上CNS。
它成为热点之后
紧跟热点的论文容易上CNS,
只可惜,在CNS紧跟的论文是促成别人拿诺奖,而非自己拿诺奖。

独孤九剑破刀式 发表于 2025-4-17 21:36:10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4-17 20:55
看你跳了很多天,有一个最关键的点没有戳破你或则说没敢提醒你,我们国家恰恰会成为发的nsc最多,同时也 ...

你的意思是CNS论文还分档次,中国的CNS属于凑热闹,原创性低

独孤九剑破刀式 发表于 2025-4-17 21:39:08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4-17 20:55
一直不忍心提醒楼主我们这个缺陷,哎……

有没有可能类似长跑运动,保持和第一名10米内差距,最后500米冲刺超了的。
做科研能不能跟随前沿,一不小心最关键的步骤被自己解决了?

阿姆斯壮 发表于 2025-4-17 21:39:57

2050年诺奖爆发,现在诺奖级别的成果就应该爆发了吧,在哪里?

独孤九剑破刀式 发表于 2025-4-17 22:14:36

阿姆斯壮 发表于 2025-4-17 21:39
2050年诺奖爆发,现在诺奖级别的成果就应该爆发了吧,在哪里?

有些科研成果的重要性要过十余年才清楚

独孤九剑破刀式 发表于 2025-4-17 22:33:15

tsenway 发表于 2025-4-17 21:13
只有首次发现然后被跟的,才有可能拿诺奖。
那种有潜力拿诺奖的论文不一定上CNS。
它成为热点之后


我国10年期1%高被引论文也是世界第2,3年期1%高被引论文世界第1。2年期1‰热点论文也是世界第1。
我怀疑国内学者喜欢相互引用导致文章被引数偏高,即使这样,我们的高水平论文也是仅次美国的,因为和英国、德国的差距不小了。

wangda 发表于 2025-4-17 22:37:01

现在的引用已经异化 特别是中国

ccarl 发表于 2025-4-18 08:01:45

互联网时代时间缩短了。
btw,还是fields奖时间最短,20年不到。

tsenway 发表于 2025-4-18 10:35:01

独孤九剑破刀式 发表于 2025-4-17 22:33
我国10年期1%高被引论文也是世界第2,3年期1%高被引论文世界第1。2年期1‰热点论文也是世界第1。
我怀疑 ...

高被引不等于发现之源,不等于创新之源。
发现之源可拿诺奖;
创造之源可获专利。

tsenway 发表于 2025-4-18 10:41:59

耐住寂寞、不盲从大流的人才可能有所发现。
而绝大多数高被引的论文作者,基本是随大流者。
不是说随大流不重要,只是说,不是新认识的源头。

wangda 发表于 2025-4-18 10:52:57

tsenway 发表于 2025-4-18 10:41
耐住寂寞、不盲从大流的人才可能有所发现。
而绝大多数高被引的论文作者,基本是随大流者。
不是说随大流不 ...

是的 引用已异化 尤其中国 学术腐败清北尤其

乱人心智 发表于 2025-4-18 12:49:39

国内的科研讲究的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实施产教融合,这些都已经偏离了纯粹科学的范畴,太像技术范畴跟工程范畴。以前追求理论研究,现在追求产业需求,两个都有点极端,应该平衡一下基础理论探索研究跟工程技术应用研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发论文到拿诺贝尔奖,经济奖平均34.4年,化学平均30年,物理平均28年,生医平均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