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属医院2025年预算全线大涨
本帖最后由 NatureBoy 于 2025-4-26 16:57 编辑【综合组】
(郑大第一医院 218.45亿 -6亿)
川大华西医院 171.98亿 +30亿
复旦中山医院 162.76亿 +28亿
华科协和医院 156.42亿 +28亿
(上交瑞金医院 147.25亿 +16亿)
华科同济医院 146.42亿 +12亿
北京协和医院 145.72亿 +33亿
北大第三医院 136.61亿 +34亿
山大齐鲁医院 125.7亿 +2亿
复旦华山医院 120.84亿 +16亿
北大人民医院 115.2亿 +34亿
(南医江苏省医 109.7亿)
西交第一医院 106.76亿 +10亿
北大第一医院 103亿 +13亿
中山第一医院 99.37亿 +9亿
(南大鼓楼医院 93.76亿 +15亿)
中南湘雅医院 85.57亿 +15亿
中日友好医院 84.62亿 +12亿
(中国医一医院 80.09亿 +15亿)
中山孙逸仙院 75.19亿 +7亿
(首医天坛医院 67.29亿 +3亿)
中南湘雅三院 45.60亿 +12亿
山大第二医院 39.2亿 +2亿
【专科组】
医科院肿瘤医院 104.82亿 +33亿
中山肿瘤医院 103.48亿 +15亿
医科院阜外医院 84.53亿 +15亿
复旦肿瘤医院 82.46亿 +7亿
(北大肿瘤医院 53.1亿)
川大华西二院 48.2亿
医科院血液医院 42.3亿
复旦眼耳鼻喉 38.96亿
北大口腔医院 37.02亿
复旦儿童医院 31.59亿
复旦妇产医院 31.56亿
中山眼科医院 23.86亿
川大华西口腔 16.52亿
医科院皮肤病院 13.1亿
医科院整形医院 12.3亿
川大华西四院 10.13亿
北大第六医院 10.02亿
本帖最后由 NatureBoy 于 2025-4-25 21:21 编辑
三明风暴下,头部医院人员经费数据值得关注,小道消息部分区域已开始内测,但不许叫“YG”
委属医院2025年预算报告-人员经费情况(尽量保证同口径)
北京协和医院 3.10亿
中日友好医院 2.06亿
华科协和医院 2.05亿
华科同济医院 1.98亿
中南湘雅医院 1.95亿
北大第三医院 1.93亿
中山第一医院 1.82亿
川大华西医院 1.70亿
北大人民医院 1.63亿
复旦中山医院 1.21亿
……
*湘雅系目前社保没有并轨,单位养老支出会更多 本帖最后由 小杆子 于 2025-4-25 21:50 编辑
鼓楼医院预算这么高啊比中山附一 湘雅都高 加号后面是试点补助经费吗? 财政网站查了下江苏省人医109.7 小杆子 发表于 2025-4-25 21:31
鼓楼医院预算这么高啊比中山附一 湘雅都高 加号后面是试点补助经费吗? 鼓楼加起来108.7 财政网站查了 ...
不是,是比上年增长,我看了下今年委属医院预算普遍上涨,地方医院涨跌不一 NatureBoy 发表于 2025-4-25 21:33
不是,是比上年增长,我看了下今年委属医院预算普遍上涨,地方医院涨跌不一 ...
科大的安徽省立医院才83亿…. 目测规模也不算大。 医科院肿瘤医院104.82亿,增幅46%
2009年成为国家癌症中心依托单位,2021年成为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103.48亿,增长14亿,连续高于中山大学第一医院 西安交大第一医院突破百亿,106.77亿,陕西省推荐申报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现有诊疗椅位787台,开放病床173张,我的天
2025年预算37.02亿 川大华西口腔医院现有诊疗椅位300余台,2025年预算16.52亿元 本帖最后由 NatureBoy 于 2025-4-25 22:25 编辑
医科院阜外医院
2009年成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依托单位,2021年成为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2025年预算84.53亿
太可怕了,医科院有三个医院都是“辅导类”的综合型国家医学中心,学科评估7个A类 山大齐鲁125.7(+2亿),山大二院39.6(+2亿)山大系涨得最少。。 daxuemi 发表于 2025-4-25 22:27
山大齐鲁125.7(+2亿),山大二院39.6(+2亿)山大系涨得最少。。
山大二院现在开放床位多少张?感觉预算偏低。 https://www.zs-hospital.sh.cn/zhuanye/content/7586.html
复旦中山医院,162.77亿,跟复旦大学差不多了 120.84亿的是复旦华山医院,又写成中山了 NatureBoy 发表于 2025-4-25 22:33
山大二院现在开放床位多少张?感觉预算偏低。
山大二院现开放床位3693张,这个数据包括去年年底运营北院区1000床,还包括委托运营的南部院区大概500床位(实际是个养老院,没啥意义,按照卫健委分院区规定应该得去掉挂名)。也好奇去年年底投入使用了较大规模的北院区,似乎对预算没有提升作用?
山大二院今年能启用教学科研楼,门急诊病房综合楼年初说是完成了卫健委立项评审工作,快速扩张中,只有山大二院变大变强了,才能弥补山大数十年愚蠢操作下、为他人做嫁衣的损失。
NatureBoy 发表于 2025-4-25 22:21
医科院阜外医院
2009年成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依托单位,2021年成为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2025年预算8 ...
阜外是和瑞金一起临时加号上的第一批辅导名单,挤掉了北大系,直接导致北医光头,医科肿瘤医院没听说过啥时候上车的。
上医系和上二医系,都是嫡长子中山和瑞金来争取,华山和仁济根本就没想过来争。最开始国家两部委信誓旦旦说每个省份只能有一家综合性国家医学中心,第一批名单出来也的确这样,然而现在。。。
DFL 发表于 2025-4-25 22:56
阜外是和瑞金一起临时加号上的第一批辅导名单,挤掉了北大系,直接导致北医光头,医科肿瘤医院没听说过啥 ...
他们预算报告这次直接写了是首批辅导类 rlwd12345 发表于 2025-4-25 22:55
山大二院现开放床位3693张,这个数据包括去年年底运营北院区1000床,还包括委托运营的南部院区大概500床 ...
看决算收入会不会有体现吧 DFL 发表于 2025-4-25 22:56
阜外是和瑞金一起临时加号上的第一批辅导名单,挤掉了北大系,直接导致北医光头,医科肿瘤医院没听说过啥 ...
浙一也是后来插队的吧? 缺吉大的几个医院,吉大一院几年前就过百亿了 估计没有下跌的。:( njl1977 发表于 2025-4-25 23:11
浙一也是后来插队的吧?
是的,第一批各省市都一个,北京只有协和,长三角只有复旦中山 rootbeer 发表于 2025-4-25 23:13
缺吉大的几个医院,吉大一院几年前就过百亿了
我刚查了一下,发现网站打不开 DFL 发表于 2025-4-25 23:15
是的,第一批各省市都一个,北京只有协和,长三角只有复旦中山
开始唱高调,最后和稀泥,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DFL 发表于 2025-4-25 23:15
是的,第一批各省市都一个,北京只有协和,长三角只有复旦中山
每个省一个的话就是扯淡,哪有这样拍脑袋的,按照这么定位的话,青海省会比深圳、苏州都要强,毕竟青海省会是省级区域第一,深圳和苏州都是所在省份的第二。
国家与社会管理一定要在讲究效率的基础上再将适当的公平,而不是一上来就强硬公平。那这个所谓的国家医学中心来说,京沪那么多强三甲,结果却不如河南、安徽、辽宁、山东这些省份所谓“第一”的医院,但实际上这些省份的疑难杂症最后还是去京沪的大三甲才能治疗。 NatureBoy 发表于 2025-4-25 20:35
三明风暴下,头部医院人员经费数据值得关注,小道消息部分区域已开始内测,但不许叫“YG”
委属医院2025年 ...
这是医院人员的养老金?看样子要准备把医生的编制给全面取消? 卧槽,中山和瑞金的差距又变大了 njl1977 发表于 2025-4-25 23:21
开始唱高调,最后和稀泥,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不是和稀泥,而是医学本来就是京沪作为全国的医疗中心而存在的,京沪的大三甲医院普遍强于其他地区。
现在划分地区后还强硬规定每个地区只有一个医院作为国家医学中心存在?
设计这个方案的人明显是国家部委、缺乏足够社会经验的公务员,但凡真正经历过社会医疗的人,都会认为将京沪设为两大国家医疗总中心、再在各个大区根据人口与地域来设置适当数量的国家医疗中心这样的方案才是最合理的。
全国医疗不以京沪大三甲医院作为总兜底的存在,都是不合理的,也是最终要被群众用脚投票给抛弃掉的。真的有疑难杂病,你到底是去西安、郑州、成都的医院看病,还是去京沪的301、瑞金、中山、北医等大三甲医院去看病? lgyyuuki 发表于 2025-4-25 23:59
每个省一个的话就是扯淡,哪有这样拍脑袋的,按照这么定位的话,青海省会比深圳、苏州都要强,毕竟青海省 ...
当然不是每个省都有,是每个省市最多一个,全国共八个。北京的医院很快就摆不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