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南大学至少从1997-2007十年间萎靡不振?
黄培康雷达学与雷达目标特性专家,主要从事雷达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研究。1935年09月出生于上海市。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
李德毅 人工智能和指挥自动化专家,主要从事计算机工程、不确定性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发现和智能驾驶领域的研究。1944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泰州市。1983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Heriot-Watt大学,获博士学位。
李幼平电子与通信技术专家,主要从事电子与通信技术、新型网络与统一标识研究。1935年5月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1957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
倪光南计算机专家,主要从事计算机及其应用的研究。1939年8月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
韦钰电子学专家,主要从事生物电子学研究。1940年2月出生于广西省桂林市。1981年毕业于西德亚琛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
闵桂荣(1933.06.02-2021.04.28)。空间技术专家。福建省莆田县人。1952年考入厦门大学工学院就读,因院系调整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
孙忠良(1936.08.26-2019.06.29)微波毫米波技术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鄞县。1960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张乃通(1934.07.17-2017.04.21)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专家。江苏省扬州市人。1956年毕业于原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
而现在的信电学部东南大学几乎一个势力都没有
你见过一个学部短短25年不到从至少有8个校友(非资深)到现在的几乎一个都没有吗,我没见过,而东南大学就是一个:lol 接连着大兴土木搞建设,浦口校区,九龙湖校区。顾冠群老头,从外部搞不到财政支持,据说自己掏腰包建新校区。导致学校财力很吃紧,薪资待遇全江苏最低,人才流失严重。并且顾的时期,各个院系内斗也十分严重,建筑,计算机,管工,经管,自动化,跑了很多很多人,并且都是大牛。尤其是被隔壁挖了很多大牛。 土建学科把东南大学摧残的不成人样 本帖最后由 学在东大 于 2025-7-26 12:46 编辑
roundmoon 发表于 2025-7-26 11:52
接连着大兴土木搞建设,浦口校区,九龙湖校区。顾冠群老头,从外部搞不到财政支持,据说自己掏腰包建新校区 ...
都是过去式了,吾等亲历艰难岁月,吾所在院系骨干教师跑了近一半!
老顾那些年内外都有不少人针对他,他其实挺不容易!他人品还是让人敬重的,无奈在东南那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他的局限性带来了不小负面影响!
好在车大正在复兴中!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7-26 12:04
土建学科把东南大学摧残的不成人样
别瞎扯! 宁汉合流马甲们就没有看到哈工大合并了哈建工?环境A+、院士最多?2023年当选院士结构1人,环境1人。比东南,同济都厉害。人家照样高分录取,院士团队名单就有土木环境类。这叫会包装!人家什么时候像你们否认土木强?硬拿同济当土木炮灰,结果是杀人家八百自损一千。 那个年代,文理占优,工科大学无用武之地。 学在东大 发表于 2025-7-26 12:29
都是过去式了,吾等亲历艰难岁月,吾所在院系骨干教师跑了近一半!
老顾那些年内外都有不少人针对他,他其 ...
老顾是老学究!当年985一期没有进入,隔壁违背教育部不准市内互挖墙脚的口头要求;江苏省四大行行长亲自去车大,愿意给车大贷款被老顾拒绝,行长当场晕倒;相反例子是中山大学书记李延保,985一期没有进入,拼命贷款,钱比985经费还多;结果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等外债,最后被政府免了 本帖最后由 roundmoon 于 2025-7-26 13:53 编辑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7-26 12:04
土建学科把东南大学摧残的不成人样
土建学科,前几年可是香饽饽。土建考不上,才会调剂到计算机。
土建是东南引起高层重视的重要闪光点。是真正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毕竟我们是基建狂魔的国度。
三峡工程,港珠澳大桥,南海造岛。都有我车的参与。奠定了学校在高层心目中的地位,加深了印象。
并且不用悲观。计算机扑街,码农逐渐成为低端密集劳动力的时候。土木建筑还可能几年之后再好起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