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妞快跑 发表于 2022-3-18 00:42:30

1927年后的北大清华已经没落了,为何1938年西南联大又起死回生?

西南联大是否被高估?个人认为,西南联大只是三校合并规模较大,又因为建国后北大清华独成一档,主导舆论拔高了西南联大的地位。实际上西南联大弱于国立中央大学和国立武汉大学,后两所才是国民政府的亲儿子。

damien 发表于 2022-3-18 01:00:03

1927年北大有所滑落,但清华迅速起势了。清华不仅有庚款的经费保障,而且留美生陆续归来,许多返回清华大学任教,学术水平一下子就比其它大学高。

accord 发表于 2022-3-18 01:00:23

本帖最后由 accord 于 2022-3-18 01:12 编辑

那个时候大学都穷得很,规模大没什么用,连师生的吃穿用度都没法保障,傅斯年本人穷的拐杖丢了买不起新的。
西南联大真正牛逼之处在于,能在穷的叮当响的情况下,走出了邓稼先、杨振宁这种级别的人物。

邓稼先去世的时候盖国旗,最高领导人和诸常委都来送别。杨振宁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开拓者,能在索尔维会议里面坐最前面的人物。

再比如说像是李政道,诺奖得主,不是交大毕业的,交大都很重视他,如果是交大毕业的肯定更加大力宣传。

再比如最高科学技术奖,西南联大出来的就有5个,两弹元勋出来了8个,两弹元勋一共才23个人,超过三分之一都在西南联大读过书。

人文社科的陈寅恪、傅斯年、冯友兰、汤用彤、梁思成这就更不用说了,中小学语文试卷都能天天见的人物。

accord 发表于 2022-3-18 01:17:59

本帖最后由 accord 于 2022-3-18 01:21 编辑

yuquanshan 发表于 2022-3-18 01:10
北大清华交大是北洋民国的亲儿子啊,且发展时间长
1928年央大建立--》1931年918事变--》1937年卢沟桥--》19 ...
北大也是国民政府的亲儿子,像是蒋梦麟,直接就是国民政府的教育部部长去当北大校长。抗战爆发以后,南开校舍被日本鬼子炸没了,清华校园被用作医院,大量设施被日本人破坏,唯独北大因为周作人的这层关系,在日本人手里没有被毁坏反而还增添了一些财产。抗战胜利后过来的胡适也是追随国民政府的一个人物,《中华民国宪法》都是让他出来宣读。

南高师 发表于 2022-3-18 08:38:30

1927年,国立东南大学没落,人员大量流失,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正当开始兴旺,怎么成了没落了?

tsenway 发表于 2022-3-18 09:49:01

标题有点一鸣惊人。
貌似清华学校自1925 年起,有计划地逐步向正规大学方向转化。1928年,中央政府正式把清华学校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委派北伐战争中在上海起义有功的温应星中将出任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
怎么说正在升级中清华大学在1927年没落了?
不说别的,就说温应星将军把当年入清华的孙立人培养成抗日英雄这一点来说,也是清华的光荣。

tsenway 发表于 2022-3-18 10:05:36

本帖最后由 tsenway 于 2022-3-18 10:07 编辑

accord 发表于 2022-3-18 01:17
北大也是国民政府的亲儿子,像是蒋梦麟,直接就是国民政府的教育部部长去当北大校长。抗战爆发以后,南开 ...
蒋梦麟在1919年就代理蔡元培执行北大代理校长的职务。
1927年后,因北平大学的事,北大第十二任老校长胡仁源就出任“北大学院”院长,因为胡仁源本是蔡元培的学生,又曾经是胡仁源在1916年让出北大校长位置给蔡元培。所以,胡仁源能通过蔡元培吴稚晖说服李石曾,让胡仁源保住“北大”这个实体。
后来北大学院能重新打出北京大学的旗号。蒋梦麟再当北大校长。胡仁源与蒋梦麟都是蔡元培的学生。

tsenway 发表于 2022-3-18 10:18:36

在一定程度上,胡仁源也算是吴稚晖的学生。

tsenway 发表于 2022-3-18 10:34:00

李石曾长期在巴黎,他是仿效法国政府把巴黎的大学合并成巴黎大学的做法,要把北京的官立大学合并成一个“北平大学”。他这一主张,受到北大师生的不满,却被当年南京政府采纳了。李石曾是无政府主义者,与蔡元培、吴稚晖、张静江被称为“Mingo四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927年后的北大清华已经没落了,为何1938年西南联大又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