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交通大学钱小石教授联合卧龙岗大学张树君教授通过在钙钛矿的A位和B位进行定向多元素替代,开发了一种无铅放松型铁电材料,成功地畸变了晶格结构,并诱导出多种纳米尺度的极性配置、变型极性变体和非极性区域。这些多元素引发的特性组合导致界面密度增加,显著提升了极性熵。值得注意的是,在10 MV m−1电场下,该材料在超过60°C的宽温度范围内,表现出了大约15 J kg−1 K−1的高电热效应。超细、分散的多相晶格配置的形成,使得该铁电氧化物具有高极性熵和长达100万次循环的使用寿命,适用于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应用于实际的电热制冷技术。相关成果以“Giant electrocaloric effect in high-polar-entropy perovskite oxides”为题发表在《Nature》上,第一作者为Feihong Du, Tiannan Yang为共同一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