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本论坛中,老夫能感觉到有一部分六十七十年代生人,五十年代生人已经很少了,更多的是九十年代以后生人了。
代沟肯定有,但认知水平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大学价值观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里也存在着地域认知差异,但更多的可能是营销与“屁股决定脑袋”的差异。
1.我们那个时候读大学是不花钱的,读大学完全是根据国家对大学档次的划分,国家重点大学是一种崇高的存在。我们是恢复高考后的精英教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清北哈科、清北南复绝对是学子向往的存在(注:南是指南开)。至于交大,我们认的是西交正宗,与新生代扯的“华五”根本就是风牛马不相及;
2.当时“北京八大学院”也是趋之若鹜的选择,南方大学复旦是首选,中科大是70年南迁合肥的,依然是神级的存在。当时南方沿海还没有改革开放,东北考生那时根本看不上南方,现在说这些新生代估计不会理解;
3.老夫感觉大学价值观发生变化的是95年之后,大学开始扩招同时取消了“统招统分”,读大学也开始了收费。211工程首批出现了“新十五所”替代了“老十五所”,主要是南大,浙大进入了“新十五所”;
4.随着大学进入了“市场经济”和“普及教育”阶段,读大学从以前“成名成家”逐渐进入了“就业工具”,大学便失去了象牙塔的神圣,尤其是武书连大学排行榜的出现,传统的好大学与当今的好大学便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当然也不排除营销炒作的作用;
5.如今的好大学已经这样了,“以量取胜”成了主流,你不合并四所大学以上你都不敢称好大学,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大学都成了小三小五小七了。否认国家定位不算事,大学排行榜才是硬道理。现在已经没法说是大学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还是“大学发展很快”,至少我们那一代人已经懵逼了。
不管“城头如何变幻大王旗”,但国家定位依然存在,大学是一种特殊的行业跟企业不一样,大学是有灵魂的更讲究底蕴。尊贵与生俱来,优雅千年养成。十所蓝翔能合并一所哈佛理论在疯人院里有可能是真理,但在精英阶层中则纯属放屁。且行且珍惜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