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6-1 13: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ngyun 于 2025-6-1 13:09 编辑 6 |# x: ?7 x/ m: ?6 `
4 t# L+ J5 t: ^2 K( Y+ V3 ?FAST 申报已经明确了哈工大第二单位,我杭和我科确实没这个能力。
* g, t( e: v# }0 N
% F0 D* n$ M* N. YFAST项目作为“十一五”国家重大工程于2007年1月正式立项,哈工大作为第一合作单位负责反射面结构系统的设计。
3 P; F. J- ~2 W5 @% Y7 ?6 M8 _) ~$ R* Q" ]; e$ {
哈工大空间结构研究团队自2003年起承担了FAST项目结构系统的预研、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沈世钊院士、范峰教授及钱宏亮教授分别担任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结构系统总工程师及副总工程师。研究团队提出了主动反射面可变位索网体系总体方案,并对其变位控制策略、日照非均匀温度效应、风环境及风致响应、索网结构疲劳等多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与试验研究,解决了超大跨度、超高精度、实时变位等关键技术难题,为超级“天眼”的国家立项和落成启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上述成果成为FAST项目的三大自主创新之一。$ d9 f% M* B/ G9 p. n5 q
7 p/ r% r" c8 t1 _2 V6 F% ^鉴于哈工大作出的突出贡献,2010年3月30日,国家天文台提请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批准,将1996年6月7日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哈工大星”。, x. q* }$ a5 l$ L' j+ B
7 t4 C5 q8 U4 o
: Y0 N2 t4 A J7 @# g) o!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