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力水手 于 2025-7-11 21:39 编辑
0 v; ]5 w4 U$ B0 X& d( _2 t9 u y E4 k& [" \' P
7月10日,最新一期国际学术顶刊《Science》和《Cell》发刊。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所)以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身份分别在《Science》和《Cell》最新研究成果。 一、Science发表情况 封面:全球卫星图像对于沿人口密集的河流(如巴拉那河)进行可持续和安全的土地管理至关重要 ( R% G! z+ E2 ?9 V
1、上海交通大学发表《小胶质细胞替代阻止小鼠和人类小胶质细胞病的进展》研究成果,为治疗脑白质病等相关疾病提供了有效治疗策略。
0 ~4 @5 f1 S* J% j( Z" U$ ^
( f7 i/ ^9 g5 e& C: @5 g* t8 k& n
* ^4 y9 a+ \3 B. A& t$ f5 c, y' W
3 i- z9 X- q) e" L- n2 M5 w; l0 B复旦大学为论文第二单位,复旦大学彭勃研究员、上海交大曹立教授、复旦大学饶艳霞研究员(国家级青年人才,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饶艳霞 " U* B. k, A( [. Z) k% `$ e
二、Cell发表情况 封面文章:猕猴内侧皮质的连接组、猕猴前额皮质的投射图以及一种用于绘制整个小鼠外周神经的工具 / t+ U! a8 k( {& o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表《高通量的全鼠外周神经亚细胞分辨率映射》研究成果,在大尺度生物组织三维显微成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b2 s9 |& |( ^% u. V' O
3 X1 X. ^; P6 e" Y5 }
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开发出世界最快的小动物全身亚细胞级高清三维成像技术,实现了在40小时内完成成年小鼠全身均一亚细胞分辨率三维成像周围神经系统精细地图的高效绘制,极大的增强了对不同系统在身体生理和疾病中所涉及的细胞级相互作用的全面理解。 % _$ X; j6 M* e! u2 _: O$ b( f
* e; O8 Z ~" x
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大特任副研究员时美玉、博士生姚雨辰和王淼、硕士生杨琦。 论文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大毕国强教授,徐程特任副研究员、刘北明教授和祝清源高级工程师为共同通讯作者。 毕国强,国家杰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及全球神经科学领域生涯影响力顶尖科学家。 1989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1年在纽约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96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后。 2007年回国组建神经物理学实验室,2008年任职中国科大首批新创讲席教授。  毕国强(左二)
8 e+ |- |& p- z# K3 v# P7 B$ I2、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所)发表《猕猴前额叶皮层单神经元投射图谱揭示了精细的轴突靶向和树突分支》研究成果,揭示了高度精细的轴突靶向和树突形态,为灵长类复杂脑功能的结构基础提供了关键见解。
, C# N3 d5 L6 @/ w* [4 |+ @) r# u* d/ w
论文最后通讯作者为严军研究员【复旦大学毕业】。 . e1 Z# Y0 h3 i+ ~
1 l2 x; _" J4 @, s
$ ?! Z7 M' g8 ]5 w& y% D" M2 g: i4 I
2 F: j- R0 I% x- W3、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所)发表《猕猴脑细胞类型特异性增强剂的鉴定与应用》研究成果,为解析灵长类神经环路功能提供了宝贵的工具。 7 o% m0 A+ b7 X2 U' W
0 x5 P7 S, r m1 C, G) W: K论文最后通讯作者为刘真研究员【山东师大毕业】。 9 P1 l# L' _' q+ ]" ?9 r1 ~
5 k+ J7 z' v- }* p E6 }6 B& i

& D/ W$ R8 G5 u
% R: {1 H' B# `. C* ^; {& E+ W5 C/ d* _1 d
9 X5 W4 n0 r. j7 ]+ R7 e- }: |6 W" _+ Z0 h
& x1 t! h6 ~- s* A0 Q. ]& i$ ^
/ R2 E! Z: n" ^. r; i4 ^
3 j( I1 [% X- I$ o( ^0 l1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