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25-10-8 21: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ines87 于 2025-10-8 21:37 编辑
在你最开始反驳我的贴子里,其实已经回答过了。
第一,每个学校毕业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表现亮眼,不可能在宣传上好处占尽,也没必要掩饰自己的劣势部分。肥科本科毕业生科研领域表现虽强, 不也要面对“缺少人文气质、学生毕业选择面过窄”的批评么,这是肥科的硬币两面。工科类和经管类院校难道就没有自己的先天优势和硬币两面么。
第二,可辩解的是这优劣部分是否重要,有多重要,而这其实是一个道德问题。从政、从医、从商、金融、科研、技工、出国等等,都是社会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我依据各校在理工科领域的师资投入,推断出全社会最需要的是培养国内科研和技工人员。院士杰青校友数据是观察各校在这一领域本科培养能力的一个切面(这个数据应该还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如果“中科院工程院离外企都差老远”是社会各界最主流的声音,那么各校都会争相开设外企培训班。
第三,我之前说上海高校有那么点买办色彩大抵不算污蔑。谁都知道苦哈哈的科研不如金融、出国、从政来得实用,可上海高校师资配置倾向科研, 而毕业生择业更倾向实用,结构性错位太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