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6|回复: 0

“2025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入选进展公示

[复制链接]

钻石长老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7870

积分

0

贡献

230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5 11: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充分展示我国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宣传我国农业领域的重大科学成果,加快推动我国农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单位组织开展了“2025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评选工作。按照“前沿引领、开创卓越、重大突破”的原则,以2024年度Web of Science收录的农业领域中国学者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的46832篇高水平论文为基础,经文献计量初选、同行专家评审和院士遴选等过程,评选出10项重大进展。现将拟入选的10项重大进展予以公示(排名不分先后),公示期为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日。如对入选论文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提出书面意见,并写明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 u0 d# G8 i$ x) K2 l
联系人:丁倩   010-82106252  kelab@caas.cn
# _6 D; _( P7 f; T1 c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 I- ]& s& W6 H+ |, Y4 M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3 l  T+ `/ Y0 [0 v5 ]" l二〇二五年十月十日- T$ O9 i1 d: M, k: m
“2025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入选进展(排名不分先后)3 U" S/ X& w/ `' `# Q8 A# u. l
序号4 \, u& X0 I8 n/ i- q
进展名称. d& l- c8 Z; O8 M- S, m; i
科研进展
9 |% b: n' w$ C1 I& ^- p. v第一或通讯作者及单位
4 i- t, z+ \2 y' X; W2 y$ v/ b1
! y' Z- V* i9 o) g: o5 L' h1 n! CRice's trajectory from wild to domesticated in East Asia9 F# _, \: C, t4 W4 V
该研究通过研究生长在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的野生和驯化水稻的球状植物岩,提供了系统的考古植物学证据,阐明了水稻的驯化轨迹,解决了考古和遗传记录之间的差异。
- k3 F0 l( U' F4 D1 d8 D) y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张健平;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蒋乐平;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于禄鹏
' A" S8 g: _5 v' c; p6 f, B+ \8 |23 I; k' q0 H8 t0 u2 K# p" w" b
Enhancing rice panicle branching and grain yield through tissue-specific brassinosteroid inhibition2 U8 M( e- w$ c8 r' {: q  u
该研究破译了国际关注近百年的水稻种质资源“复粒稻”形成的遗传基础,揭示了植物激素油菜素甾醇(BR)调控水稻穗粒数的机制,为培育高产水稻新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路径。9 d( z; x' E: c4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钱前院士、童红宁研究员团队;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赵明富研究员团队
* W& H7 r3 {( H3
+ r9 ^1 f) J# J2 S6 cMaize smart-canopy architecture enhances yield at high densities
9 {& V5 `" |9 D. x该研究首次在玉米中鉴定到“智慧株型”基因 lac1 ,揭示了光信号动态调控 lac1 促使玉米适应密植的分子机制,建立了“一步成系”的单倍体诱导编辑技术体系。: |, {4 U& Y. P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田丰教授课题组和生物学院李继刚教授课题组
4 U0 k, S' ]# X& Y$ z/ {44 R8 r, O* I7 r: ?) b
Harnessing landrace diversity empowers wheat breeding7 C1 D2 v; M- w" S8 z1 x
该研究历时六年,完成了近千份全球小麦基因组测序,找回丢失的遗传多样性,发现多个高产、抗病等优异新基因及数千有利变异位点,构建小麦研究育种新资源。
+ C) A% b2 d1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程时锋研究员团队
* Q" R$ [8 K2 M3 e8 S5
! @* V3 _7 F8 LReleasing a sugar brake generates sweeter tomato without yield penalty
2 w+ ~) H3 [% M' {该研究发现了番茄“糖刹车”基因CDPK27/26,编辑后糖含量增30%,不影响产量。揭示糖积累调控新机制,为突破番茄品质与产量协同改良瓶颈提供新策略。
3 K' n' f4 l' T4 ]9 g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研究组所黄三文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金喆副研究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吕宏君助理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研究组所博士后陈洁
# N$ {: [+ O! x* f% S) o6
- I! h+ L( a1 n9 s# f' n* BA plant mechanism of hijacking pathogen virulence factors to trigger innate immunity
' Z3 \# c4 j6 z' ~$ Y该研究揭示了植物PGIP特异性识别病原菌PG并劫持其酶活性来触发植物先天免疫的独特分子机制,对认识植物免疫系统、合理利用和精准改造PGIP提高作物抗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 G1 f) y& i) Y& V) W' A
清华大学/西湖大学柴继杰教授团队;南京农业大学王源超教授团队
, |0 B3 G' Z- E0 s4 z% x7
0 @- F- [, c& \: gA compendium of genetic regulatory effects across pig tissues
* R/ ^0 F" Q9 _8 J该研究整合了34个猪组织的5457个RNA-seq数据和1602个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揭示了其分子机制并定位了207个复杂表型的QTL,为猪的基因组选择和基因编辑育种提供了关键依据。; r9 f( J! d! d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张哲团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所李奎教授团队;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队5 }- k* R* i8 T  I0 p+ ]7 C
8
) A8 h: y$ @5 }( eFertilizer management for global ammonia emission reduction
  i, q! B; Z4 Y, x9 |# t6 g- K: ]该研究利用机器学*构建全球农田氨排放高清图谱,揭示了三大主粮排放格局与驱动因素,评估减氨潜力,提出差异化减排建议,并指出经济成本高等实施障碍。
( r/ t; N6 s. R8 i2 g1 ?! ]" H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郑一教授团队;香港科技大学团队* J2 {5 P5 I: M/ O* k
9
4 R5 [$ S: A. N/ a+ \0 `' T1 oEffects of fishery bycatch-mitigation measures on vulnerable marine fauna and target catch
; M/ a5 q' N8 a: Y该研究首次在全球尺度评估了现有技术性措施的成效及其被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的采纳情况,提出集成“预防-减少-修复-补偿”框架,协同技术、操作、贸易等措施,助力实现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目标。4 O+ d3 D. C( O6 B* \0 U
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刘阳教授、李添明教授、张雄副教授;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黄程博士$ F* N2 s6 A' A2 P
10' G7 [& @$ R2 @7 }3 v/ J: B, A
Engineering natural microbiomes toward enhanced bioremediation by microbiome modeling, o# k" n4 P7 t
该研究提出改造微生物群落新框架,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策略,利用SuperCC模型解析代谢互作,构建功能增强的合成群落,提升土壤生物修复能力,为群落工程提供指导。: _+ Y  D$ ^8 F& g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建东教授、徐希辉教授;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高彦征教授 $ f9 @4 f5 G9 N

( B: w- ?4 \+ r; S# }$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11-21 17:35 , Processed in 0.09252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