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年10月7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量子科技学院、大科学装置研究院魏凯教授课题组与合作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题为“Search for a parity-violating long-range spin-dependent interaction”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超高灵敏度量子自旋测量装置,对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宇称破缺相互作用”进行了精确探测,将探测灵敏度提升至以往的千倍以上,为探索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物理提供了新途径。: \1 V5 W0 I n6 R& X
6 [0 c8 h; m( |% z/ w3 ^3 j
6 U$ Q4 A/ h! u! e- G! C研究团队经过两年的调试测试,获得了一百多小时高质量数据,经过数据分析对一类关键的耦合常数设下了迄今最严格的实验上限,其探测灵敏度相比之前国际上的最佳结果提高了约1000倍。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显著推进了对宇称破缺相互作用的实验限制,其探测范围更覆盖了从0.03米到400米的广阔作用区间,填补了天文观测与实验室小尺度测量之间的关键空白区域,为构建更完整的物理图景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实验数据。
: H7 B4 I( [" g
. F7 w# ]! [0 a0 ]8 l+ ^5 { W0 g. b+ s% a0 Y3 c2 c. ` l
/ e4 G8 r: S4 s) a o% \
- {* M. `: m8 \! \ 该项研究彰显了超高灵敏度量子自旋传感器在基础物理研究中的强大潜力。“这项工作延续了从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实验首次发现宇称破缺,到Zel’dovich首次发现原子宇称破缺六十多年来的研究传统,借助先进的测量装置,以桌面实验的形式探索更多曾经无法触及的物理参数空间。”研究团队表示,“我们每一次拓展探测极限的边界,都可能意味着我们离发现新物理的真相更近了一步,都可能是打开尘封宇宙奥秘一扇扇大门的钥匙。”
6 `. g' P& @' f$ M! d7 h) q& \ ~2 X: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