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稀土纳米晶像大海中一座 “绝缘小岛”唯有光能飞跃“天堑”激发她绚丽多彩的光芒电却无路可达黑龙江大学许辉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在“小岛”周围架起无数有机“光电桥梁”天堑变通途让“电激发绝缘体发光”的不可能变为可能 l! [' E& l' f/ ?4 |
北京时间2025年11月20日这项被团队打磨了十四年的研究成果以“捕获电生激子实现可调谐的镧系纳米晶电致发光”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这是黑龙江大学首篇《Nature》论文也是黑龙江省化学学科首篇《Nature》论文。: S- v- k! {9 \
回首十四年征程,从最初那一点微光,到如今《Nature》期刊的突破,支撑团队的是对科学的信念与不懈的坚持。“今天我们看到的光,不仅仅来自器件本身。”许辉教授动情地说,“更来自三支团队十四年来不离不弃的信任与合作,来自每一位成员在失败面前的坚韧,来自我们始终相信——即便看似‘绝缘’的材料,也终有一天能被坚持和努力所‘电亮’。”如今,连接“绝缘小岛”与光电世界的桥梁已然建成。团队将继续向着更亮、更高效、更稳定的目标进军,推动该技术在未来显示、生物医学成像、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将“科技之光”转化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之光”。
1 b& ?$ J! S) O* Y通讯作者:刘小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许辉教授、韩春苗教授(黑龙江大学),韩三阳副教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第一作者:谭静(黑龙江大学2023级硕士生),张鹏(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4级博士生),宋晓晴(黑龙江大学2019级硕士生)其他作者:张静教授、段春波副教授(黑龙江大学),王锋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张志龙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