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854|回复: 71

武汉大学院士校友榜(转载)

[复制链接]

高级战友

Rank: 4

565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7 21: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背景知识9 i  O4 K5 u8 ~3 a* H

3 h, ?$ g+ E! @- f$ v: }: h  }2 K1955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初设物理学数学化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哲学社会科学部。1956年,物理学数学化学部更名为数学物理学化学部。1957年,生物学地学部分为生物学部和地学部。1980年,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分为数学物理学部和化学部。2004年,生物学部更名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技术科学部分为信息技术科学部和技术科学部。% u! a. f8 z) m; j, W) _! f
( P+ m8 ~: U0 N* q: r
1955年,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选出。1957年和1980年分别增选一次。从1991年起,每两年增选一次(从1993年起,学部委员改称院士),直至今日。: y, q7 \* U: _! \9 n6 W

8 @' @6 @5 V& B4 n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初设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医药卫生学部,工程管理学部。2006年,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分为农业学部、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9 K; d9 d1 Q) \0 c0 Y# l
# z6 Z% t1 x" s  Q! S. l" ?
1994年,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选出。从1995年起,每两年增选一次,直至今日。

高级战友

Rank: 4

565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1: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大学校友中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S7 k3 v2 e0 w/ G

# u8 I! v& {" T4 A1955年; o4 r3 }1 T7 v5 [7 f2 W2 [

) f4 Q2 Z. T1 ~1 j( a1.陈建功(1893-1971),浙江绍兴人,1924-1926年先后任教于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国立武昌大学数学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委员。
# D# K$ C- _, ?/ O6 W$ H6 m- B3 l0 _0 K* E3 W( ]
2.庄长恭(1894-1962),福建泉州人,1924-1925年任教于国立武昌师范大学理化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委员。* _6 j* H6 n' B  p/ U
3 y/ Q' |6 Z5 y
3.纪育沣(1899-1982),浙江鄞县人,1924-1926年先后任教于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国立武昌大学理化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委员。
% E' @2 b) f+ r6 C! C4 Z. d; a9 Q' a4 b7 q8 G3 J# F
4.王竹溪(1911-1983),湖北公安人,1927年肄业于国立武昌中山大学理预科,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委员。; [0 q6 m, |4 |/ O) m
- P# p8 h" o. L3 p9 m1 P
5.李国平(1910-1996),广东丰顺人,1940-1996年任教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委员。: j' E7 U% {5 r

$ y0 N+ P9 i- J2 _6 r) C! t6.曾昭抡(1899-1967),湖南湘乡人,1958-1967年任教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委员。6 Q5 g/ `) b% S, Q* ^
, C! f( q3 b- V) \/ p& l$ b- e' _
7.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1918-1920年任教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博物地学部,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 Q" H' o3 P' I+ x9 j/ f# E# Q
8.李四光(1889-1971),湖北黄冈人,1925年先后任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国立武昌大学理工院院长,1928年任国立武汉大学筹备委员,1928-1939年、1946-1949年兼任国立武汉大学建筑设备委员会委员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H; N8 J( M7 c7 l: c2 q

: m" O3 U, k) Z; T; K2 B9 `9.汤佩松(1903-2001),湖北浠水人,1933-1938年任教于国立武汉大学理学院生物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7 M9 m$ v/ r* E3 K; `6 }+ I% H6 d: C
' t% Z0 _. |: F* ?) V) V
10.涂治(1901-1976),湖北黄陂人,1934-1935年任国立武汉大学农学院(筹)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U' M5 }8 p! m% v$ y/ s- A
9 L6 F) S5 g  o$ Q. h
11.夏坚白(1903-1977),江苏常熟人,1956-1970年、1974-1977年先后任教于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武汉测绘学院并任首任院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
- |* B" n# R  t; m; r6 X# E) f8 _; |; z: y4 r
12.赵飞克(1909-1976),湖北鄂州人,1928-1930年先后肄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理预科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L' k/ {* a) m

  J2 h" ]  h3 o/ l: C1 g2 `13.邵象华(1913-2012),浙江杭州人,1939-1940年任教于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矿冶工程学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5 r- R/ v& o3 L: h

; y0 |+ M: z. |' H4 D/ ^14.李文采(1906-2000),湖南永顺人,1944-1945年任教于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矿冶工程学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3 X7 Y5 L) n5 q+ h! O/ u& R. f4 l# @* S! m
15.徐中舒(1898-1991),安徽怀宁人,1918年肄业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数学理化部,1942-1944年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史学系通讯指导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3 X- g7 x7 W2 ?5 R
) @' h$ N8 B; F* u1 [$ N% A16.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源人,1919年毕业于国立武昌商业专门学校,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g' q$ E* x' U, R, D1 G9 x

/ @& f) a9 f1 X% J* U" X" l17.杨献珍(1896-1992),湖北郧县人,1920年毕业于国立武昌商业专门学校,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 [$ D- t! K4 K  K0 g' X) z3 D( ?; S- d% Y" b
18.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1926-1927年任国立武昌中山大学筹备委员,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 m  g: g) ?( c+ ~3 {# T% u% i6 z9 v* Q# }
19.李达(1890-1966),湖南零陵人,1927年任教于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文科社会历史学系,1953-1966年任武汉大学校长,1956-1966年任教于武汉大学哲学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5 x" t5 H% k8 R3 s( l9 T
2 w/ W' a8 K- f6 p2 V
20.沈雁冰(1896-1981),浙江桐乡人,1927年任教于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文科中国文学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 D$ _# M' g; M* q* e! r8 Q- X7 h
! Q% X" p5 d1 I  ?, W- {21.杨树达(1885-1956),湖南长沙人,1928-1929年任教于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8 G- M" ], g/ N7 w
) D9 k( w( H% E# h  B1957年, X" l1 ?' M" x. X! L! s  t9 p
- E9 c$ ~( I; r: V! _; V% B8 ]: ]
(无)! c# j7 }# x( V5 \7 U( i* B
- K2 B8 {+ j5 m9 n, s
1980年
' m  f4 j! J4 N2 w9 S/ q! I# u# G
22.谢家麟(1920-2016),原籍河北武清,生于黑龙江哈尔滨,1942年肄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1 C1 o1 x. P2 N; V" N% Y% I5 D

* i1 r& }: t/ b, d23.彭少逸(1917-2017),原籍江苏溧阳,生于湖北武昌,1939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并留校任研究助理至1941年,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 N: O( o" u# f! |- Z
8 T4 ^) _9 h& T" C. v( i
24.钱保功(1916-1992),江苏江阴人,1940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理学院化学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4 S' I! D5 ?8 J- o
) m. m* D- F7 ?4 `+ ~0 V
25.陈荣悌(1919-2001),四川垫江人,1944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理化学部化学门,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 N2 W# u* X! B$ X; E% j1 X

4 Z; K4 w& e( Z0 \26.查全性(1925-2019),原籍安徽泾县,生于江苏南京,1950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并留校任教,直至去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
+ G/ D" l' Z% b  Y( D
) Z: X$ b) ]; o$ E5 i% \3 |27.高尚荫(1909-1989),浙江嘉善人,1935-1989年任教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S. K! ^# Y, _( l9 y7 a
1 q, |( v* T( [* F  d/ Q( F
28.李竞雄(1913-1997),江苏吴县人,1937-1938年任教于国立武汉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 @' h1 q- P& [' A; \& q
! m( |5 K* h' G: Z29.张致一(1914-1990),山东泗水人,1940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理学院生物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 B* x" e0 n, K  R, z
5 j2 }' A% q3 w2 _) v: r; O30.陈华癸(1914-2002),原籍江苏昆山,生于北京,1947-1952年任教于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2 `1 X2 k% @+ S$ F5 o4 v

5 |; }6 U3 n# `! l  N31.王之卓(1909-2002),河北丰润人,1956-1970年、1974-2002年先后任教于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武汉测绘学院、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武汉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
2 u/ N, W& S; n4 Z2 R5 p( |  q
) N5 V. c" I0 w+ g1 C  U32.陈永龄(1910-2004),北京人,1956-1959年先后任教于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 M3 I! c( ~% V# |4 |1 V. v3 k9 E
& h7 _: `7 J" s' y0 T2 e
33.柯俊(1917-2017),原籍浙江黄岩,生于吉林长春,1938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理学院化学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5 D  I5 ?9 S- R' [
, h: `  _. |* @5 Y3 c) {1 c% w8 C34.张钟俊(1913-1995),浙江嘉善人,1938-1939年任教于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学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m6 E" \* m- d' _6 q5 {
8 `0 j1 @  H6 Y" L1 M. Z) U
35.陆元九,1920年生,安徽来安人,1942-1943年任教于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2004年后为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
  t6 @) L' n1 V9 [1 }; m
% ~( E7 I+ k+ O5 F: w; @36.史绍熙(1916-2000),江苏宜兴人,1944-1945年任教于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学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m( q/ g, a! X& N/ T

) v/ P9 }9 x% {- `0 L; ^1991年
$ p! j# j2 H, f- E
- W$ g  O2 j- W! x9 r% W37.丁夏畦(1928-2015),湖南桃江人,195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理学院数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4 N2 y3 H9 g/ |, i
! Y9 k/ c  n/ ?) _1 c% ?
38.王梓坤,1929年生,原籍江西吉安,生于湖南零陵,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理学院数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g8 k! R, k4 _" f: M' p

/ I, f9 u* }6 i) L8 m" d% x) h3 h  ^39.江元生(1931-2014),江西宜春人,195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
+ q  h3 c& v, S& A' u0 e" [6 h6 S. l, r# @8 l
40.王佛松,1933年生,广东兴宁人,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 l6 P! n: ]# K' z6 G1 D' x1 d# f

! _/ n/ l( Y( e7 o41.游效曾(1934-2016),江西吉安人,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
* k- M* `- t$ u
+ Q6 _! o8 }8 {$ @3 t5 M  ]. x( u42.杨弘远(1933-2010),原籍湖南长沙,生于湖北武昌,195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并留校任教,直至去世,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R" B, W4 N$ F0 b0 c9 c0 Y
, N4 b/ S) m" k- t8 B- D
43.田波(1931-2019),山东桓台人,2001-2015年受聘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 b- [9 h' w9 Z" o; c  B. l" e( \9 g$ E" Y% v- j2 r
44.赵其国,1930年生,湖北武汉人,1949-1952年肄业于武汉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
4 A* ^' v: M8 f# H. V' b
- C, b3 \) ~& X- u' L45.李钧(1930-1994),湖南邵阳人,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1958年物理系电离层与电波传播专业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8 _. X+ O. S, W

6 o" H$ L- {2 V3 M( Y46.陈俊勇,1933年生,原籍浙江宁波,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系,1968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研究生班,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
4 w+ ^# U7 \- O6 J' Y, l, f2 [% }$ Y7 R. i$ ]; ~* |0 c
47.李德仁,1939年生,原籍江苏丹徒,生于江苏泰县,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1981年获武汉测绘学院硕士学位,1985年起先后任教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武汉大学,1997-2000年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
5 [6 Q* p: E& P# w& @
* t5 T, o0 N6 g48.张兴钤,1921年生,河北武邑人,1942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矿冶工程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学部委员。  g0 V. G& h% ]& v" }5 @1 k

  t* o, B5 ~/ A! ~49.张效祥(1918-2015),浙江海盐人,1943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学部委员(2004年后为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
( x) [9 u) V  a' @7 Z* l$ v; k9 b% `, N4 c$ K, I3 |
50.欧阳予,1927年生,四川乐山人,1948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学部委员。7 W( t% f" u. P9 T
7 s) c; S: y# B( m
51.杨叔子,1933年生,江西湖口人,1952-1953年肄业于武汉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学部委员。
' o  b6 w/ G2 Q& V
! C+ O7 {) Z; f' [1 G1993年
. o7 x5 c1 O$ r2 g1 O
* ~% `1 K6 M/ x* o" n52.李方华(1932-2020),原籍广东德庆,生于香港,1950-1951年肄业于武汉大学理学院物理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 Z5 V) \- r. }
+ U+ a. x& z, }: c* V( u, i) k53.文圣常,1921年生,河南光山人,1944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
8 B5 R6 N9 Y, Z8 ~' N' F
' |9 N2 _" z( U+ C2 r( Q1995年
% G: ^6 F* E+ V5 k' v2 f1 J* O# L# e7 {! q
(无)
/ ~( \9 U& E# o+ R& C9 M, d* r$ h3 e( S8 x8 {( |2 i) X
1997年
: S- F$ X2 E, u, I; s) m) g# ]$ D" u# }6 H$ `2 X) a7 e3 y4 X9 J
54.张焕乔,1933年生,重庆人,1952-1955年肄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4 \$ `) k: l+ j* P- [  o# R8 L  R

1 ]9 T2 ?" b$ G/ \9 X55.陈希孺(1934-2005),湖南望城人,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I# ?- n7 h* e1 ^
* a# T0 t5 [4 w56.卓仁禧(1931-2019),福建厦门人,1953年起任教于武汉大学化学系,直至去世,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 d3 Q' D5 `8 A, j8 T, C  a  V7 o0 ]! [8 W" q! D* d
57.张嗣瀛(1925-2019),山东章丘人,1948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学部委员(2004年后为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 a$ u1 p1 R' r7 q: ?( r' k

; [2 ?) R) Y/ G58.沈绪榜,1933年生,湖南临澧人,1953-1956年肄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学部委员(2004年后为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  S0 J; Z- w8 s2 M: q) q- s

- D$ j1 k8 a5 A( g  D9 M1999年! d9 j: h8 y& y4 X6 z% t
0 S, E( T# p9 H1 `% n
59.吴新智,1928年生,安徽合肥人,1945-1946年肄业于国立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律学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 \6 m1 M: D% s
+ Y0 d+ D- h$ G& W
2001年
& P& [4 {$ T6 @1 ^4 i6 e. l# y. C: B. O9 @
60.陈文新(1926-2021),湖南浏阳人,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院士。7 k9 `" U( d/ b: `1 |$ B

: P0 D4 X6 M3 m! M3 S8 A' [2003年# i  D5 J* E) G5 @2 ]

- }, d7 o/ Q8 U5 n3 t(无), a5 C) g$ a: w: P& A8 F

0 s! J; D. Y6 _# C+ f* w: V' r+ e) q2005年
4 z& G. [; U# U$ q( y$ N7 N) T. W) @- n* c& P
61.张家铝(1938-2016),江西赣州人,195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i7 V. n, \4 P0 n& q- v

: n+ R' S5 B1 i( R2 l62.邓子新,1957年生,湖北房县人,2010年起任教于武汉大学药学院,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7 @/ O3 g% X) l9 ^0 j* p$ ^' @, Q* f* q  S8 u
2007年
1 ]$ ~) D( p" ?, I9 f$ J7 u
. w5 m# h& F/ R/ y4 P# f(无)) w( ]3 f5 O  V3 C, O# H$ }
8 G* C- F; t% @7 M- r; `* T
2009年
& Q+ P: [8 t3 a- u) _* |3 a7 A: x1 B3 C6 j, z
63.王光谦,1962年生,河南南阳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治河工程系,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 \, [3 _% u+ L$ u) Y# S
+ c* ?+ ~8 T7 y0 G
2011年
9 ?7 i* v: m( S# p1 b1 k
5 w# S4 o; @3 S% {! v7 [. Q- A# i64.张俐娜(1940-2020),原籍江西上栗,生于福建光泽,196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教,直至去世,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 B3 o% g4 t6 O$ h1 X4 l
! y8 O- ?( Q& @- h$ L; v65.舒红兵,1967年生,重庆荣昌人,2005年起任教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4年起任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院长,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4 N. n: H) S" L  @' y5 Q

) D, x# V4 M/ s66.朱玉贤,1955年生,浙江杭州人,2014年起任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 h* C# o5 U# {: O& U! y1 F7 z% ~. _! {
67.万卫星(1958-2020),湖北天门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
- l8 R! S" Y  r7 m1 l4 @! F4 U& I1 X& ]- g. b& {0 m$ w
68.龚健雅,1957年生,江西樟树人,1992年获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 t$ ]4 J) i' h6 I$ g8 w. T
+ q0 [2 D% I9 c/ n5 j' `! T
2013年: k) I! t8 q+ q9 M7 a4 N% x
7 @4 b5 ]3 Y5 T' h# p' j. N
69.桂建芳,1956年生,湖北黄梅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84年获武汉大学遗传学硕士学位,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H' K0 m% ?' g& v! j" S! g
/ D5 P4 ^2 G) p3 ]5 `
2015年# \! {: ~5 I0 C! i/ F
2 @6 v! k* z; w" L% n; ]) P
70.夏军,1954年生,湖北广水人,1976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河流工程系,1981年获陆地水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水文学及水资源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
( d  c5 R$ h/ ]3 J6 m% j6 X- F, R2 U( N- r4 ~# _" C$ m
71.倪晋仁,1962年生,山西山阴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治河工程系,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 @4 g* P6 F0 S7 l! t  f
: x' u: c& Q8 f, C; z
2017年! O; _* |9 D  I% S, C
( d# _$ }# T9 L& V7 y
72.徐红星,1969年生,江苏灌云人,2012年起任教于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 `% S9 X/ A) y0 s( r3 I) Z: B/ ~! ?* y) e* G: t% H" c
73.窦贤康,1966年生,安徽泗县人,2016年起任武汉大学校长,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
' @# \% p; w, ]: f- M2 x4 R4 g: H& n; b1 h" A
74.王小凡,1955年生,新疆乌鲁木齐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9 Y$ W% }( y3 }$ ~* W

- @( u7 C4 T/ M; D" s! l6 Z( k) M2019年. k+ G" r9 h% z' _! s
0 R" o$ V* r* s/ C! L& s
75.董晨,1967年生,湖北武汉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3 ]  l& E1 w( R. J8 s" T$ J7 C3 `1 f) q+ \4 V" W
76.张跃,1958年生,湖南长沙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基础科学系,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 m* ^2 I: V& `' _+ q
2 P9 v; @/ m' F
77.毛明,1962年生,湖北咸宁人,1983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机械工程系,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7 m( f% H$ m$ v( ]+ e# R: n
4 P& h# G  z$ y+ X# l. ~- j
2021年. Z, P% V) r! j5 ~% t3 g
* o3 G# C; M5 W5 \1 f. I  @3 U
78.周翔,1963年生,原籍江西横峰,生于湖北武汉,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89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1992年,2001年重返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任教至今,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U" F& a9 ~# R4 e7 q1 Q
; D( O& Z+ F: p5 e! O
79.宋保亮,1975年生,河南林州人,2014年起任教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高级战友

Rank: 4

565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1: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大学校友中的中国工程院院士9 \/ M* {: c5 }
5 X( b9 k* w% X* ^& a6 {$ U
1994年
/ b# \! M, s) W2 X9 Z. ?1 M) t& Z" R: n0 U: x; s2 d
1.陆元九,1920年生,安徽来安人,1942-1943年任教于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
3 m( @3 a; v  P* D5 t3 A
6 e2 W4 G, ^4 `7 s) l, G: ~2.李德仁,1939年生,原籍江苏丹徒,生于江苏泰县,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1981年获武汉测绘学院硕士学位,1985年起先后任教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武汉大学,1997-2000年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
" n$ N( r/ U! T7 A9 f4 G' w, _( U' e
3.黄培云(1917-2012),原籍福建福州,生于北京,1947-1952年任教于武汉大学工学院矿冶工程学系,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
: i3 P7 d6 B8 U3 ]) `$ y0 g
- `/ |# Z2 \$ j' \, P# u4.刘更另(1929-2010),湖南桃源人,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院士。& [) k' c) A$ B. f# ~
2 {( R% {. h; I" a7 W! q9 h" q
5.王明庥,1932年生,原籍湖北枝江,生于湖北武汉,1950-1952年肄业于武汉大学农学院森林学系,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院士。
) Q& e( f3 [9 ~! z2 G% e6 M. |
2 i% t5 q9 ^4 i) C, j  K2 H1995年8 L$ `- p! V# A3 P
; M$ i8 Y6 d' s4 `6 [  b4 v  n, `
6.俞大光(1921-2017),原籍浙江绍兴,生于辽宁盖县,后迁居湖南长沙,1944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学系并留校任教至1950年,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
0 ]" Q. G/ C, r0 E1 m' n4 o$ I4 |- p8 p7 }5 d: o/ ?% b. j/ X
7.刘先林,1939年生,原籍河北无极,生于广西桂林,196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
- |+ {: u3 k; Z- j, \, I) p/ F$ q7 p/ R+ V7 h) a; M0 e6 x
8.邵象华(1913-2012),浙江杭州人,1939-1940年任教于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矿冶工程学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
+ U. H( Q, G# B% G7 k6 w0 V. |2 _  V- Q: X+ B6 i, \. P
9.岑可法,1935年生,广东南海人,1952-1953年肄业于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学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a* M$ m+ t  ~5 Q
9 X" g& w; Y+ f# u5 p2 k) l! E" p
10.谢鉴衡(1925-2011),湖北洪湖人,1950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1955-2011年先后任教于武汉水利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大学,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3 Y5 u+ H0 K1 _5 @1 Z9 |  l
$ \1 K! Z: M" G7 q, i4 N
11.宁津生(1932-2020),原籍安徽桐城,生于天津,1956年起先后任教于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武汉测绘学院、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直至去世,1988-1997年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3 e. D% i: S, |' L9 i
0 L8 C5 |* p* r# e2 N
12.方智远,1939年生,湖南衡阳人,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院士。
$ ]4 ^8 t! O# T1 W4 h  I
+ [9 Z1 W+ U! D- m% h' J( ^" l1997年5 q+ Z5 Z, D; p2 `, {# F4 X! t8 T( x

, f" q0 f, c  R* M8 i3 s! Z13.梁骏吾,1933年生,湖北武汉人,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  {% t/ i+ \8 L/ |1 a( j
+ B9 ~" e$ a) _, p2 [! L
14.崔崑,1925年生,山东济南人,1948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
$ t" S2 D. \8 y: o' f1 S4 y" D2 G: H: {8 C, }3 g
15.刘业翔,1930年生,湖北武汉人,1950-1952年肄业于武汉大学工学院矿冶工程学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
/ w7 p5 n2 F, _9 N1 l2 s% M$ z# t: s, C
16.潘垣,1933年生,湖北宜昌人,1951-1953年肄业于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学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h5 H$ \, b% ~" v0 r8 O! y6 `
1 h# x8 a% ^: b
17.潘自强,1936年生,湖南益阳人,1952-1955年肄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4 [6 i4 m$ V, T- B$ l2 ~0 P5 Q

. [* V7 p- `/ n2 }4 b8 c18.钟训正,1929年生,湖南武冈人,1953-1954年任教于武汉大学水利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 v2 n+ t% R' O" D3 ]4 H3 G
. z! x4 Z3 m1 y- x5 h/ a- N) p19.张蔚榛(1923-2012),河北丰润人,1955-2012年先后任教于武汉水利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大学,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H2 A4 `& d' T  |% r

5 h, T; O1 p7 h$ Z' c* Q20.张高勇(1942-2007),湖北咸宁人,196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院士。
8 G; c/ k- f) s
+ s$ b+ t* W& a! n' U! L* I" f2 [21.陈俊愉(1917-2012),原籍安徽安庆,生于天津,1950-1952年任教于武汉大学农学院,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院士。
% K' ~/ t  P8 {. g0 e' u8 n* W) y# e- f6 C( S1 ?6 Q
22.范云六,1930年生,湖南长沙人,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院士。: f) Z2 e, b4 r7 u% C# B  z& P

6 ?; T2 N, p! e; v1 i2 t# L1999年6 T. x" G9 \; n+ F
) x  I* c: G6 r* O
23.张明高,1937年生,湖北京山人,196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
8 s" R3 y" F+ T
9 h# b$ R7 s; ]24.刘经南,1943年生,原籍湖南长沙,生于重庆,1967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系,1982年获武汉测绘学院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2003-2008年任武汉大学校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 ]1 a; Y% i' N8 h3 A5 m) {3 o" k3 f8 ?7 i: U; R6 U1 I
2001年
9 Q0 F* `3 f( T
! o, K' o. A. O& }+ y25.李京文,1932年生,广西陆川人,1951-1953年肄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
- R9 j& }" i5 \/ M5 [3 J8 d0 Z: g9 _$ T0 b6 C1 P  v
2003年
$ d  H) U1 G3 x2 _( L' A$ f, r6 P( N& @+ [& n  u. Z, O
26.茆智,1932年生,江苏南京人,1956年至今先后任教于武汉水利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大学,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i5 m! k+ `4 L
" ^( u% Y7 _! ]8 R0 D
27.张祖勋,1937年生,江苏无锡人,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1968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研究生班,并留校任教至今,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n, z0 O; L( U6 q9 M- C( v
5 d9 S& x, J, k9 s$ A2005年4 V- q2 O7 I" l: W; y

6 `* ?5 u$ c9 {28.朱英国(1939-2017),湖北罗田人,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并留校任教,直至去世,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院士。
% e. E/ }/ _! q0 T9 s7 v. I% L- W+ B
2007年' @9 c/ u/ j; r8 R' F

5 w# l/ ^0 z, h, ?* E(无)1 l' T5 X& w( V! k
( v9 \  a% X& M3 r7 \
2009年, c# g- u  G0 _( T( I
  F( |, ~8 D( ~% N8 K1 V8 f2 b7 i
(无)
- z7 j$ i/ @- j* E/ [4 x% @
/ I' G1 t% I0 S6 x* G7 X2011年: |! g( ?% h1 v6 O+ F  f
2 F( N' E+ `, }5 y: R
29.李晓红,1959年生,重庆合川人,2010-2016年任武汉大学校长,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7 x/ ]; p% W, Y; S$ s* _$ V& M
* f0 F/ [+ y6 w
30.李建成,1964年生,原籍山西左云,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1983-1993年先后就读于武汉测绘学院、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工程测量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起留校任教至今,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3 J; `6 q  _" \( H  @# L
+ M7 k, C/ f# `! k) u9 Q9 Q9 ]1 S31.康绍忠,1962年生,湖南桃源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农田水利工程系,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
2 l# Q+ }+ J: L; v0 m  V
" v# ?5 q% U! |+ t; x; L2013年
4 Q. v5 I, s; ^
4 c0 ~' x! O" F) c2 ?- n32.郭仁忠,1956年生,江苏盐城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1984年获该专业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1996年,1994年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完成测绘学博士后研究,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r/ U# b# f0 }0 m) w% ~0 V  d
, `! z  B6 O. b" B4 ]) E
33.胡春宏,1962年生,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山西榆次,1982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治河工程系,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 ]4 _. U- U, ~" D/ ?. _+ g( F8 v7 w% l  A6 I/ B+ r- L+ c" z
2015年: u9 z5 ?9 |( _4 T  `- U5 d4 }4 g

' [$ G  j' ~7 c5 S- ^34.余少华,1962年生,湖北武汉人,199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获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 T( e) E& X+ @* Q, B
4 ~; L4 w  u4 M2 d
35.刘吉臻,1951年生,山西岚县人,1998-2000年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校长,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6 X, v" y/ H& b4 W
( `& n6 @) c+ x6 Z6 [
2017年
5 v& U" N5 Y* _. p+ T# J. D1 v! U/ |1 Q) v7 N  d1 |
(无); A6 {8 Y1 a' k) t! C5 A. j

$ N6 W5 m7 D& {% v! U2019年7 f/ v  C( ~- p3 q, H8 w

, A4 n7 c5 s- k; B, m& u36.舒印彪,1958年生,河北涿州人,2001年和2007年先后获武汉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 l9 `4 X: t6 H' i; n; a, c7 ]; W- D0 s1 k/ d
37.陈军,1956年生,安徽霍邱人,1983年获武汉测绘学院摄影测量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1995年,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2 H: L+ N3 I2 q0 l  W4 p5 _/ Z5 q  E, k3 `2 {  L
38.王桥,1957年生,重庆江津人,1993年和1996年先后获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5 A8 M5 j" G4 k7 N) B% i

! s& X% M" e  Y" D& B, _2021年
4 r0 R2 q" `$ ?8 K7 P+ r, S! U4 f( Z" h6 d5 [; r, L2 D3 p; o: T+ U
39.徐兵河,1958年生,湖北大冶人,1982年毕业于湖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

初出江湖

Rank: 2

13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7 21: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属于纯血武大的,就是武大本硕博(不含合并)的有几位?

高级战友

Rank: 4

565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1: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综上所述,截至2021年底为止,武汉大学校友中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9人,两院院士共118人,其中包括“双院士”3人(邵象华、陆元九、李德仁),故实有115人。! _. z0 v: Q( {* A6 j0 }5 e
3 Z. i" K5 Z$ d
以上名单,据猜测,应该是武汉大学档案馆吴骁老师的考证成果。

高级战友

Rank: 4

565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1: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喀喇昆仑 发表于 2021-12-7 21:30
7 {; ]8 D: C+ ^- I  s9 B  H" K; u真正属于纯血武大的,就是武大本硕博(不含合并)的有几位?

6 w6 ]* C% u: f( }' q' a每位院士校友都有简历,上过小学一年级的都能数清楚。

初出江湖

Rank: 2

13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7 21: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数了一下,不含合并,本硕博毕业生当选共有42人,科学院30+工程院12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55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7 21:43: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任教的就别算了,那个年代由于战乱及后面的院系调整等因素,许多人去很多大学任职过。正儿八经毕业的才能算,采用此标准不会存在争议。

高级战友

Rank: 4

565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1: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喀喇昆仑 发表于 2021-12-7 21:38
8 m! b1 [: N7 G! m9 @1 H1 l数了一下,不含合并,本硕博毕业生当选共有42人,科学院30+工程院12
. y2 u9 ^! W- l5 s2 e8 P# _
你要么眼睛不好,要么算术太差。4 W+ k* S: l$ ~+ f! w( B3 @& \. P, M. I
9 d$ Y" d! K8 G" x9 `
你确定你的统计准确?

高级战友

Rank: 4

44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7 21:53: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科学院院士⺀杜克大学教授董欣年,出生于湖北武汉,原籍浙江宁波$ {3 t+ q; H1 T1 r( Y" T& p; {! }3 r
美国科学院院士⺀UCLA教授及HMⅠ研究员程亦凡,湖南长沙1 c- {5 _3 J2 S- J/ u/ @

5 O/ O3 b* H- ~: H( v+ Z; l好像就是这两位。

初出江湖

Rank: 2

13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7 21: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xytjs 发表于 2021-12-7 21:49( Z- T1 V8 I% P
你要么眼睛不好,要么算术太差。
0 e$ d$ P4 U9 v" k% \; Q: q: E( n
+ \- \4 K+ R: t你确定你的统计准确?
0 h" W1 {, e1 |0 y* I. H" Q+ e
你可以都列出来核对,肄业、合并的没算

高级战友

Rank: 4

565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1: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喀喇昆仑 发表于 2021-12-7 21:56
) J7 Z! Y) l% K$ l/ a3 P你可以都列出来核对,肄业、合并的没算
1 B/ B. T: t5 y+ a
行。都你说了算。
, A4 G, K/ \( a; s* Z
" U3 w% K2 c) I+ R! h; q$ _据我的统计,最多有10人。那些没有发毕业证,毕业证书丢了的,都没算。

高级战友

Rank: 4

565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2: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0012ysz 发表于 2021-12-7 21:53
1 q% n6 f3 d6 T: L: E5 c6 _美国科学院院士⺀杜克大学教授董欣年,出生于湖北武汉,原籍浙江宁波8 k) b8 ?* Q' S4 R8 Q  x$ |
美国科学院院士⺀UCLA教授及HMⅠ研究 ...
0 B6 f' b' k) Y3 A+ M& X
孟祥金是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生物医学与病理系教授,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留美学者中第一位病毒学领域美国科学院院士。他于1985年考入基础医学院医学病毒研究所(原湖北医科大学病毒所)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微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孙瑜教授。

高级战友

Rank: 4

44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8 08:21: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0012ysz 于 2021-12-8 11:28 编辑 : _& v+ v& C% |9 r
xytjs 发表于 2021-12-7 22:00
' \# Q; v, Q- l. h1 Z孟祥金是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生物医学与病理系教授,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留美学者中第一位病毒学领域美国科 ...
9 |% F. T0 t5 P  ]4 L2 [+ Z/ \
6 L8 _' C9 T7 H0 E
本科滨州医学院,而且也不是老武汉大学毕业的,真正意义上的武大毕业的美国两院院士是程亦凡与董欣年教授!其中,程亦凡教授是发展冷冻电镜技术的先驱,饶毅曾经说过程有望拿到诺奖,事实证明冷冻电镜确实给了诺奖,仅两人,程无缘,只有上院士了。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04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8 08:55: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大学研究院 发表于 2021-12-8 08:52
9 T6 d) l8 w4 X7 V只统计毕业生吧,任教的就不要算了

6 U0 F- A9 R; f6 Z% B! z凭啥不统计,你在搞笑吗?

高级战友

Rank: 4

80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8 09: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124年校庆的时候,官微推出了一个武大124年院士集锦,当时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0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4位,共计104位,但是漏了刘吉臻(2015),前武水的校长。自那以后,2019年6位院士校友,2021年3位院士校友,共计114位,你这个版本多了4位不知道是哪4位
# G5 H& D1 E" _6 Z
: ]! \  V2 I' Q, k& E7 dhttps://www.sohu.com/a/208171312_650579

初出江湖

Rank: 2

13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8 10: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xytjs 发表于 2021-12-7 22:00
6 J$ x. ^/ S6 H. a& w( a孟祥金是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生物医学与病理系教授,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留美学者中第一位病毒学领域美国科 ...

2 Z! G5 W& m3 b0 |' [合并的,不是自己培养的

高级战友

Rank: 4

576

积分

0

贡献

10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8 11: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子资料祥实,应当精华

高级战友

Rank: 4

44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8 11:33: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0012ysz 于 2021-12-8 11:34 编辑
8 K4 u1 c) B5 v4 ~& o' \% ^! M
6 `8 j" ^% c: Z$ a  D武大的生医及数理人才培养还是很强的,国内的讲拉拉手,国外的讲实力!华五中某校出去到美帝的人不少,美国院士上不了吃了零蛋,国内的校友院士是直逼清北,真的是有意思!!

高级战友

Rank: 4

565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2: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喀喇昆仑 发表于 2021-12-8 10:25
" i/ D% b9 E: x. o9 D# y合并的,不是自己培养的

3 h6 K0 U, b- L! D- c4 N' Y9 N瞧你这股酸劲!孟祥金能不能算武大的院士校友,最有发言权的,是他本人。你我说了都不算。但我要告诉你一个基本事实:武大所合并的几个学校,原湖医对武大的认同感是最强的。我见过若干届原湖医毕业生的同学录,都在封面上醒目地印着“武汉大学医学部校友录”。如果你不服气,去找他们打一架吧!

高级战友

Rank: 4

565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2: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梳理一下武大医学的发展史就知道,原湖北医科大学与国立武汉大学有很深的渊源。" s% |7 e5 e8 z" j- c
6 r; B  @9 U8 R4 l& B
把孟祥金算成武大的院士校友,于情于理,都没有问题。
" q' L# O  f+ X$ x1 k& ]
, k; y1 H1 l: {7 s% ]0 z- E; G: A======================================================================7 \, n  E6 ~1 n% D& W; ]) V
3 z& E( C& K5 I  R' G$ T- y' f
1906年,张之洞在武昌昙华林左卫城隍庙创办湖北陆军军医学堂,学制6年,首次招生60人。& t! l8 _: r8 ?) D
5 g* X' O" V! s, c' j5 Q4 I/ b( L1 s

  o4 R  @! C0 s6 I0 X1913年,湖北陆军军医学堂改名湖北医学专门学校,后停办。( `! b8 `; T/ e
9 ?" R9 Q* @2 E9 n# e
# B% x! ~" k- i' V2 M
1921年,湖北陆军军医学堂毕业生陈雨苍,获德国柏林医科大学博士学位后归国,奏准教育部,获部分庚子赔款,在武昌两湖书院旧址(即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所在地),续办湖北医学专门学校。
- [. Y& ^/ Y/ u5 s* y/ O7 U( _1 Z/ l5 L
% C2 a0 [5 Q. \9 u: |! y
1923年,湖北医学专门学校更名为湖北省立医科大学,并建立实习医院。, |0 W) q) l& Z: Z
& n0 D6 h) D# z" v* R+ w. ^
1926年,湖北省立医科大学并入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学校设理、医、商、法、文、预六科,各科分别设立委员会,程浩、姚善湔、马志道、史逸等为医科委员。& Q# \/ Y& D/ t

; w( q5 w3 T* q: |3 j: q" H' F1928年,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改组更名为国立武汉大学。' |/ Z' [0 S4 |2 a0 J- l! V/ k

$ _5 r& A' k: d& e3 {$ k" J1929年,国立武汉大学停办医科,医科学生由武汉大学负责经费,分别转入上海同济大学医科和广州中山大学医科继续学习。在原址两湖书院,以实习医院为基础,扩充后成立湖北省立医院。, Z( s1 J, D, ]8 ^' |5 H1 f

8 z7 \! Z; M% R+ y& x* z! J2 V9 n$ e6 ]# C7 ~: M$ i
1934年,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博士、湖北宜都人朱裕璧,任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朱裕璧与从武汉大学转来的医科学生来往密切,相约日后回湖北恢复设立专门的医学院。# q% e/ F- ?  Q6 b8 A( i
! D! r. l# P; m$ J7 H
1937年7月,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校长、时任民国政府教育部部长王世杰,邀请协和医学院教授李宗恩、北平护士学校校长杨崇瑞,武汉大学教授汤佩松,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朱章赓,讨论决定成立武汉大学医学院,并指派李、汤、杨、朱四人为筹备人。“八一三”以后,因抗战形势趋紧,教育部决定以筹备武汉大学医学院的经费为基础,仍以李、汤、杨、朱四人负责,在抗战后方大西南成立国立贵阳医学院,李宗恩任首任院长。4 j5 ^/ m9 w& H+ C! t
; ^# I- e0 e! i) q! \
1943年5月14日,湖北省立医学院在湖北恩施成立,朱裕璧出任首任院长。当年从武汉大学转到中山大学完成医学学业的一批学生,此时亦追随朱裕璧来到恩施,成为湖北省立医学院的创始骨干力量。
2 {9 i* A# @7 W$ P  {+ R9 M: {5 Z- v! t# M7 Y8 o
1946年,抗战结束后,湖北省立医学院迁至武汉两湖书院旧址。9 a! Q' h) R+ n, E; o2 N$ H

; h" X& m/ ]& j  M1946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再次决定成立武汉大学医学院。10月16日,武汉大学成立以李宗恩为主任委员的医学院筹备委员会,拟定办学方针为“与大学一般教育相配合,以发展医事科学,造成华中医学教育的中心,并养成服务社会之医事领袖人才”。
. a8 }1 Z/ T5 l( x! y
) |/ ^' {  c* e- A) _9 g# x( o1947年初,武汉大学医学院首次招收学生,学制为7年,其中预科2年,基础医科2年,临床医科3年。
6 e1 v8 v! |- H0 i2 ~
! t1 s$ R5 L/ {& l1947年8月9日,武汉大学在武昌东厂口老校舍创设的武汉大学附属医院开业。6 K' ?" O" S$ C! A
7 G' N( d1 l4 a6 }3 X$ f  ~
1949年11月,湖北省立医学院更名为湖北省医学院。
: F) k  ~  @7 Y" D5 \: I! Q
# `, }; R6 x7 h! X: ]! Z1950年5月24日,武汉大学医院与汉口协和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协和医院成为武汉大学附属教学医院。
, [6 Q& [' @' H5 y  o
! Q  H: X* d, s& L1951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复决定,武汉大学医学院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合并,在武汉成立中南同济医学院。合并时武汉大学医学院有学生246人,教授15人,副教授3人,讲师11人,助教及研究生31人。1955年8月,中南同济医学院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7月,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5月,并入华中理工大学,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5 s4 r9 d! T& }2 A) C$ j- Y

. f* E8 S- z% M+ m5 A1954年7月,湖北省医学院从两湖书院旧址迁至武昌千家街办学。1 M5 G" q. O, ]0 P5 |  G% Q

) H7 y3 v6 y0 P# o. o
) v, H' H$ D+ E& F' N7 f5 B% j0 J1953年4月,湖北省医学院更名为湖北医学院。
( V. L" @1 f8 c  d" K4 n/ l1 [
: ^4 ~4 D- O# m  S- G2 p1 H) J! d( M
1957年8月,湖北医学院迁至武昌马王店、高家湾一带(即武汉大学医学院现址)办学。
# H2 d8 b' s' ~) M6 m$ T; @& K- V& ^, B2 e$ ?  ?4 ]) ]

6 @! Z& O, v) h: w: m2 V1993年1月,湖北医学院更名为湖北医科大学。8 ?- X& l* |9 w, J# Z$ b- X3 A5 K

$ b. I: B9 F" b# h5 ]2 w) c4 A2000年8月,湖北医科大学并入武汉大学,成为武汉大学医学院。此时,距1929年国立武汉大学停办医科已有71年,距1951年武汉大学医学院与同济大学医学院合并亦有49年。武汉大学医学学科再一次站到了崭新的历史起点。3 h' m6 n0 f+ g6 p( L

, i6 T" c4 G' r/ i# v+ I6 c1 d5 x; y+ u! v, n6 X; G7 C

高级战友

Rank: 4

44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8 13:21: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讲历史的话,武水丶武测丶湖医丶华农丶华师都是老武大分出来的吧!不过前三所又回来了,后面的几个是单独的,也不错!

分区版主

Rank: 8Rank: 8

1306

积分

0

贡献

20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8 13: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0012ysz 发表于 2021-12-8 13:21' H! c2 l. Q' h
要讲历史的话,武水丶武测丶湖医丶华农丶华师都是老武大分出来的吧!不过前三所又回来了,后面的几个是单独 ...

3 \0 `+ S' H4 f; I% @% R+ N; i武水是1950年到1952年,由湖南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四所学校的水利组建的,1954年独立为武水。
, i" q0 |+ I1 W武测的前身是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工程测量系,1952年清华大学工程测量专业并入同济大学,1956年原清华大学工程测量专业和同济大学测量系全部迁往武汉。* G- ?3 b/ l- G3 G2 B1 ?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0

积分

0

贡献

10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8 14:20: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子厉害了,最全的了吧

高级战友

Rank: 4

80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8 14: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汉大 于 2021-12-8 14:58 编辑
& o5 I2 h* t0 T. l' C- Z
whu2008 发表于 2021-12-8 14:20
  a$ @+ R2 ]: E! k这帖子厉害了,最全的了吧

) e; G( j6 \' |" P怎么,这种数据贴你不说没意义了?你不说给武大招黑了?你不说把武大架在火上烤了?平时不是最会说这种话的吗?不是整天说自己手里掌握着一堆内部数据的吗?这种武大自己整理官微曾经发过的东西你到现在才知道啊?真是好牛逼哦。不是整天号称自己是正牌武大校友,别人都是冒充的吗?这么正牌的校友平时都不看官方微信的吗?看来是就只会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一点自己的想法都没有,悲哀!. ~0 I) J$ p5 U' `6 y
, ?3 k4 O1 Q, j5 o3 ]' M- k8 V$ c

8 l* [8 b* }8 m* ^& }0 }, |https://mp.weixin.qq.com/s/jFGRsXgNbf2Pt8qt_nvsWQ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0

积分

0

贡献

10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8 14:45: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玩意儿又跑来叫唤了。帖子是人发的,跟某些东西没关系

高级战友

Rank: 4

44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8 17:11: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ccord 发表于 2021-12-8 13:40, D0 _3 s3 ^) g, E
武水是1950年到1952年,由湖南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四所学校的水利组建的,1954年独立为武 ...
1 v; x1 f( K9 [0 L* u# u: g. s
想不到武测是清华分出来的!还以为也是老武大的儿子!我95年去武大看樱花时,摩肩接踵,人都挤成饼了,那时候看到校园里有介绍武水丶华师丶华农是它剥离出来的。

分区版主

Rank: 8Rank: 8

1306

积分

0

贡献

20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8 19: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0012ysz 发表于 2021-12-8 17:11
; k; ^* t% `4 ?; m想不到武测是清华分出来的!还以为也是老武大的儿子!我95年去武大看樱花时,摩肩接踵,人都挤成饼了,那 ...
9 `: J; y& s' d+ `7 F
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测量专业共同组建的

高级战友

Rank: 4

565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22: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0012ysz 发表于 2021-12-8 17:117 E: R% j& L9 m8 q$ q- y; i9 U- X0 p0 I% K
想不到武测是清华分出来的!还以为也是老武大的儿子!我95年去武大看樱花时,摩肩接踵,人都挤成饼了,那 ...

5 H& m4 E% @7 m3 t  }; ]# l五十年代院系调整中,主体来自武大或重要组成部分来自武大的学校有:华中工学院,武汉水利学院,华中农学院,中南同济医学院,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另外,武大还有一些专业被调整到其他学校,其中包括: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

高级战友

Rank: 4

565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23: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中,武大工、农、医三大学院及部分文科专业被调整出去,在“大出血”的同时,也有一些进项,主要包括:
# b) t5 l, p+ V+ ], e2 z) o: N' W5 t' e8 P
一是中南地区高校的水利专业都调整到了武大,成立了武汉大学水利学院。但很快水利学院就独立了,连校园都是武大校园划的一个角。好在几十年后又整体回归了。/ R& u3 W! u1 o9 G
: {" P  o" H& Y( J% L
二是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整体并入武大,造就了到目前为止国内高校中牢牢排在第一位置的图书馆专业。
+ s2 ^) ?* V" m# `3 G* m& |( c. R9 J% Q  q' W1 h
三是湖南大学的中文系、历史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南昌大学的中文系、历史系、俄语专业、物理系、化学系被调整到了武大,武大的文理基础学科得以加强。. c1 ]# D: X- W7 E! ~

7 T6 Z; v" L' B% ^  S  v很怪异的是,上面这些在武汉大学校史中都有明确记载,但我去查南昌大学官网的校史沿革表,居然没有任何关于有专业调整到武汉大学的内容。南昌大学曾经为武大做过贡献,但南昌大学自已却将这段历史忘记得干干净净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5-5 23:30 , Processed in 0.19138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