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55|回复: 25

年满25岁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为何坚持“上天入海”?

[复制链接]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发表于 2024-12-29 20: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满25岁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为何坚持“上天入海”?0 S2 M0 s$ p$ r8 I: _- x

" h( V0 M. w/ j  M4 l& N  今年是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建设25周年。这所依山傍海的校区,为何始终坚持开展一项项“上天入海”的事业,又取得了哪些新进展?日前,中大举行珠海校区开放日活动,记者实地走访,一探究竟。  S7 l  @$ q& u" O: i

/ H: T4 E9 p) @

" O' P0 L8 e% S& l0 ?) t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20: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尽展25岁高分“成绩单”!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办媒体开放日. R% I3 w8 Q% B+ U% P! r- H
尽展25岁高分“成绩单”!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办媒体开放日3 H5 L& H% Q- l9 b5 w' M5 a8 z* T
- X' y5 C4 [3 z3 Z. W
8 d1 c) x* o* d# m2 Z; [1 W
在水光潋滟的若海湖面,一台无人机正敏捷地在空中飞行,突然做出悬停、反复出入水、水面航行、水下航行等难度动作,引得观众侧目、喝彩。这是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蒋运华老师团队展示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海-空跨介质无人航机,它已跟随“中山大学极地”号 2024年北冰洋科学考察活动开展了冰区海试。; p! C8 }% V  W. k& E
0 A  b2 m; M6 L6 W; K
12月26日至27日,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以下简称“中珠”)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该校区建设25周年以来的众多前沿科技、育人成果悉数展现,释放着在百年华诞新起点接续蓬勃发展的乐观信号。
& `  P" H6 j' d

' u" K" ?: f. o( |0 v: P
! K- z8 U. f" H4 A
。。。。。。。。。) h. v; R8 W9 K: G  h9 Y
+ ^4 v7 f2 `4 S) p' K
0 j  U% v* W. b$ R, j  o
* B2 q- J9 ]3 e

2 {; F- @/ d, J: J- V1 V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20: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edu.ycwb.com/2024-12/28/content_53150132.htm* V4 s0 _  l( Y, j6 K: g6 W
9 d3 X% }& i3 T+ M$ f

) t* Y3 x0 H. D尽展25岁高分“成绩单”!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办媒体开放日
0 f2 k0 {) H; ^5 {) u" _7 W: P
; y0 G& L7 a- v4 o# |) x

在船长孙福泉和南方海洋实验室船舶运行管理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张小波的带领下,记者们在珠海金湾区高栏港务码头登上“珠海云”号,深入体验了一番“船员生活”。“它开创了我国利用批量化无人设备进行跨域协同海洋观测的先河。”张小波表示。作为世界上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它为中珠的海洋科研提供了先进的海上移动平台,助力科研人员拓展科研领域,也为海洋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实践教学场所。今年它已圆满完成科考任务20余次,并邀请了多个中珠学院的师生上船参观。

珠海云(学校供图)


7 [1 m1 P2 o" E' e9 h/ T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20: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7295052901/1b2d1ac65019023rju* ^* {9 C0 D! K1 O$ t( B3 y+ _

; A$ R1 n+ f% A: g. Q  g风华正茂!中山大学珠海校区,25岁了!
5 L& m  q4 ?- @. \9 @' P

. ?8 K4 Q( V# f! Y' `
, I. O3 |1 s4 w2 y) t7 L

12月26-27日,高考直通车受邀参加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行25周年媒体见面会,共同参观了“珠海云”科考母船、天琴测距台、微电子学院实验室等,感受校区25年来的重点成果。


+ O+ Z2 \8 r% r9 y3 s" Z# u

中山大学极地号


0 m6 y! ]* h% I8 t

中大珠海天琴中心

校长高松回顾了珠海校区建设历程,称其为国内高校异地办学典范,与珠海共生共荣,并展望了未来发展。

自1999年中山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约合作建设珠海校区以来,该校区聚焦深海、深空、深地、深蓝领域,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空间科学战略等作出重要贡献。

7 x5 l% E/ s) {/ V8 m5 B

中大珠海2000级开学典礼

珠海作为内地唯一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城市,为中山大学提供了与港澳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山大学积极参与粤港澳高校联盟,推动大湾区学术合作,并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海洋数字孪生平台DTO。此外,中大还设立了区域国别研究院和“****”研究院,助力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发展,并与法国合作组建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推动中西文明交流互鉴。


; Z- D2 y, w7 l; e2 F

法国马克龙总统与中大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坚持同质化办学,拓展办学新空间,增添发展新活力,搭建服务新平台。校区以珠海市“4+3”产业集群布局为引领,大力发展特色、新兴、交叉学科,并夯实基础学科,布局“四深”学科群。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领域均取得了重要突破,如红外天文望远镜投入观测试运行、地震地质研究形成国际影响、高性能集群设备支撑高水平科研等。

今年,恰逢她风华正茂的25岁生日庆典。二十五载春秋,中大珠海校区不仅是浩瀚知识的深邃海洋,更是自然美景与人文底蕴交相辉映的瑰宝之地。

( s2 E! k. o8 H8 {$ r) A6 B

槿园宿舍楼

今天,高考直通车将带领大家一同踏入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神圣殿堂,让我们共同领略这所将学术氛围与自然之美完美融合的象牙塔之魅力。

PART.01

省内领跑,百年树人——校园介绍

中山大学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手创办,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共同创建的大学。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8 v1 r* c( C# D/ v9 t6 Q

中山大学校训

中山大学共有三校区五校园统筹发展的办学格局,扎根粤港澳大湾区三座核心城市广州、珠海、深圳办学,各校区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共同支撑中山大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广州校区重点提升文、理、医传统优势学科,珠海校区重点发展深海、深空、深地、深蓝学科群,深圳校区重点建设新医科、新工科。

关于珠海校区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坐落于珠海市唐家湾,地处珠江口西岸、南海之滨。校区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总占地面积为3.571平方公里。

1999年9月,珠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签署合作建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协议书。2000年1月,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中山大学建立珠海校区。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珠海校区就完成了校园基础建设,于2000年9月迎来了第一批本科生,创造了新建校区从开工到开学的速度奇迹。当年9月12日的《人民日报》刊发报道“珠海结束没有大学历史”。

2015年7月,为加快珠海校区的建设发展,市校双方签署了《珠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全面开展新型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了珠海校区新一轮大规模基础建设。此后又于2017年-2019年签署了《珠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进一步加强新型战略合作协议》及两份相关补充协议,推动珠海校区发展进一步提质加速。

自2021年开始,所有大一新生在南校园集中培养,大二后再到院系所在校区学习,让每一名学生都至少有一年浸润在康乐园的文化底蕴中。截至2024年12月,珠海校区全日制本科生人数达8600多人,办学本科专业33个。

PART.02

学术殿堂,智慧火花——学科建设

。。。。

) U( P% l3 m3 w/ ^


( J6 o# E7 t3 E! ~3 C6 M; Y$ `

% L3 i  F( ?8 G8 s  s5 g. A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20: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PART.02

学术殿堂,智慧火花——学科建设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学科布局涉及七大学部,目前有20个整建制院系和1所三甲医院(附属第五医院)以及多个科研机构,重点支撑25个一级学科。

在2024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珠海校区支撑建设的学科全部上榜,其中12个学科进入前10,工商管理稳居国内第1位。

在教育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珠海校区院系、附属医院支撑建设的哲学、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工商管理等5个学科入选。

以珠海校区为主建设的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地质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海洋学科群骨干学科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均取得可喜的进步,其中海洋科学学科已跻身学科评估优势学科行列。


& F8 U% S" a" x& P7 x! T

在逸仙大道骑行的中大珠海学生

此外,中大目前设有70个院系,提供132个本科专业(具备办学权),其研究生教育体系已广泛覆盖除军事学以外的全部学科领域。截至2024年5月的数据统计显示,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01

强基计划

共有10个专业成功入选“强基计划”(即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致力于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02

拔尖计划2.0

11个学科专业荣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拔尖计划2.0),在全国范围内并列排名第四,彰显了学校在基础学科教育方面的卓越实力。

03

化学“101计划”

作为化学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头羊,中山大学牵头实施了该计划,旨在推动化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04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在国家级和省级层面,学校分别有72个和19个专业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些专业在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科研实力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滑动浏览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20: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PART.03

百花齐放,英才济济——就业情况

近年来,珠海校区毕业生就业去向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近八成毕业生投身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先进制造等国家战略性重点行业和领域,超七成毕业生选择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国家发展和区域建设贡献力量。同时,选择继续深造的本科毕业生比例逐年攀升,其中,超过九成的国内升学毕业生成功进入“双一流”高校及重点科研院所深造。

而在国(境)外深造方面,毕业生们纷纷被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录取,展现了珠海校区学子卓越的学术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另外,高考直通车在对2024年各事业单位及国企录用名单的细致梳理中发现,中山大学毕业生在各类单位中均展现出了极高的竞争力和卓越的就业质量。具体表现如下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2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ART.04

莘莘学子,满门桃李——招生情况

01

2024年录取情况

*注:因中山大学官网暂未公布2024年各专业录取分,因此下图仅展示各专业最低投档分及最低排位。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学科群上重点发力,其招生专业相较于其他校区展现出鲜明的特色。

5 l7 S! ]) ]9 i8 W5 V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2024年招生计划一览:

滑动浏览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20: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PART.05

绿色校园,自然之韵——校园风光

海滨大学的美誉,名不虚传。这里有亚洲最长的教学楼,也有现代化的图书馆和天琴中心。学术与美景并存,国际化氛围浓厚,为学子提供了任意遨游的知识殿堂。

, u3 Y5 `" F" b+ A6 {9 O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音乐厅

珠海校区基建日新月异,新增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校区建筑面积扩容3倍多,办学空间更加充足,环境更加优美。

从海琴至瀚林,再到天琴教学科研楼群的崛起;从若海漫步至槿园、桐园等生活配套园区的落成,一座座新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面朝蔚蓝大海,沐浴春暖花开,构成了绝美滨海校园的壮丽画卷。这些新地标不仅为百年中山大学增添了无限活力,更注入了蓬勃发展的新动力,让中大在时代浪潮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1 o$ i5 T# a  G. I* c

海琴4号楼拱门

经过25年的发展,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已成为设施先进、环境一流、文化氛围浓厚、办学和管理模式日趋成熟并充满特区特色的现代化大学滨海校区。展望未来,珠海校区定能在中山大学新百年的征程中续写辉煌篇章,持续闪耀为珠海乃至全国的璀璨明珠与金字招牌!


/ Y, M3 \' a+ i8 F

夜幕下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 V7 j, v$ i/ J  q( i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20: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25岁生日快乐!  A- H8 Y6 u5 d+ ]" H* n4 Q+ u8 n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25岁生日快乐!

' J$ g# V% {) R/ B2 D: M$ q) s
; P3 p5 x6 Z) w7 ^/ E! ~
3 x& K0 ~1 g: D' x8 N! |
" M5 f0 i: d" h; \
/ Q9 w7 Y8 S8 Q: P! v8 B! m
世纪中大,山高水长
百年芳华,薪火相传
1999年9月,中山大学与珠海市
签约共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开启国内高校异地办学先河
站在百年华章的新起点上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从建设至今
已历经四分之一世纪的栉风沐雨
从一块璞玉雕琢成如今的璀璨明珠
今天,多位见证和经历了
珠海校区变迁的讲述人
来为大家讲讲
“我与珠海校区共成长”的故事

* X4 Z$ ^& Y6 Y$ f" x  X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21: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4-12-29 20:21
' q& T7 J* Z- T; a" o: N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7295052901/1b2d1ac65019023rju8 U$ p0 j9 s3 K8 k7 f+ K% g0 |/ F0 o

4 o# a; N+ n5 _  u% K# ?风华正茂!中山大学珠海校区,25岁 ...
0 M5 k1 R! c' j2 l) r
自1999年中山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约合作建设珠海校区以来,该校区聚焦深海、深空、深地、深蓝领域,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空间科学战略等作出重要贡献。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14: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探测引力波、赴北极科考……中大珠海校区建设25年交出亮眼“成绩单”
" M+ X  r2 l/ k( z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780893036277431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15: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春正当时!记者带你探寻25岁中大珠海校区的“宝藏”
1 T+ O! d( f2 q- v% u6 Ghttps://news.southcn.com/node_54a44f01a2/3584c2d98c.shtml
. E& m" H( o$ ~- _! p+ `8 W5 z
) m7 ~9 |4 R  E, s8 a; c
1 U7 }# P! U2 i1 K3 u1 n) f今年是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建设25周年。25年来,中山大学在珠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借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不断成长,结出累累硕果。
9 x' G" ]) T( a3 Y
0 |8 b& {7 T% X# G* X9 \4 g7 H$ }  12月26日至27日,中山大学在珠海校区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组织邀请了三十余位媒体记者、自媒体大V走进珠海校区,调研采风校区25年发展成果。8 [1 l3 i' H+ R. p1 e% r! E
2 ?/ ~+ J! x& M: [' z/ j. |4 m
  “看见”中大:山海之间,风景独好
2 @5 w" Y  i/ X& a
1 {: n% m1 E' R0 \, ]  {; p  朝着在珠海校区“办原汁原味的中山大学”这一目标,中山大学深厚的文脉、优良的办学传统、“立大志、做大事”的精神深深扎根在珠海校区。这里,随处可见中大特色,也可感受到特区气质。0 _1 G* O" z2 E* E( h+ |' F/ y  S
. n6 i0 n7 ~2 A: ^" t+ L' H
  在珠海校区编年史陈列厅,媒体记者了解了校区的建设历程与发展现状。140多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5间本科教学实验室,7377台套本科实验设备,各类体育场馆总面积6.7万平方米,音乐厅面积超1万平方米,以及各个大科学装置、大科研平台,今天的珠海校区依山面海、幽雅清净,建筑宏伟、设施一流,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 `8 k; D7 _9 B& Y5 F1 J- r- t
" g% G& M! n! D4 e4 M, W# V- r$ [: T
  在“珠海云”号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船长和科研人员向媒体记者详细介绍了母船的设计理念、空间设计、支持功能、航次任务和成果。母船主体设备的国产化率高,其建设贯彻了“绿色智能”“无人系统科考支持”“未来感”等设计理念。
: }3 F+ w5 g( ~6 n9 O* o7 {; N7 S1 Z
停靠在码头的“珠海云”号(张楚翊摄)7 P1 T* ?5 P8 V- F; E" Q
. R2 B  B  y% W( f0 x# ~$ F
停靠在码头的“珠海云”号(张楚翊摄)
! D, l/ G' `+ K! o1 T
( m) Q1 J# V, C- B8 `! [  在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科研实验室里先进的设备、埋头苦干的师生,让媒体记者深切感受到中大人发力“深蓝”,加强高水平电子信息学科群建设的决心。, N  j' b! Q! N9 F( s
4 U6 a7 G1 k; Q- H4 k  I0 k9 c8 D; V
  在南方海洋实验室,媒体记者参观了实验室八大公共平台之一的海洋生物资源库、南方海洋实验室科普基地,深入了解实验室如何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形成海洋新质生产力,为建设“海上新广东”贡献珠海力量。
) B" r0 L3 Y2 \) I
9 ?( q6 Z3 G0 U  在风景秀丽的若海湖,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学生向记者演示了第二代海-空跨介质无人航行器和气垫无人艇“红鹳1号”。这两款设备均具有相当大的工程实用价值,其中无人航行器还曾于今年夏天跟随“中山大学极地”号前往北冰洋开展了冰区海试。9 b( Y8 ]. T" l# m0 e1 n- w1 q

& R, T! g+ x; V) l8 I气垫无人艇“红歡1号”湖泊演示(李衍衡摄)6 s  h5 [4 o! p$ Q( w; M( x; `

) T  T3 _+ \( X气垫无人艇“红鹳1号”湖泊演示(李衍衡摄)
# s( \8 _  w- @0 q- c3 W" v" m; U6 E. Z, c8 v( h
  在天琴计划测距台站,媒体记者向科研人员了解天琴计划的最新进展。天琴计划是罗俊院士于2014年提出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目前,天琴测距台已成功测得了月球表面上5组反射镜的回波信号,测出国内最准的地月距离,且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q/ a7 P$ p- [' A
! Q* z- Q3 U3 C  在这里,看见日新月异、朝气蓬勃的中大校园。
; D6 v# M7 L5 T6 S
9 [+ [! m) `# x( I9 O( w6 e  “听见”中大:积厚成势,成果丰硕* `3 F1 s; f+ J

! D+ w$ c0 v9 h+ m9 ~0 L  在27日下午举行的专场发布会上,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保继刚,中山大学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赵羲,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平台设施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穆原子分别介绍了“阿者科计划”、中山大学极地科技工作、万山海上测试场的最新进展与成果。
1 i& Q& X7 W9 S5 m: i
5 y! L& ~' E9 M/ r7 ~$ I  在媒体见面会上,大气科学学院教授戴永久院士讲述了中山大学与南方海洋实验室在海洋领域的建设发展成效、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2018年11月,南方海洋实验室正式成立。“政府所有,大学管理”的建设模式汇聚了珠海市的支持与中山大学在人才、平台、学科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激发了科研创新活力。南方海洋实验室与中山大学海洋学科群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形成了融合的、一体化发展的海洋科技创新基地,打造了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全球首创的智能敏捷海洋立体观测系统、国内首台配备可自主升降折叠网箱的新型智能化深海养殖平台“珠海琴”、全球首个海洋数字孪生引擎DTO等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已成为珠海市崭新的城市“名片”。% k: g9 Z& ]0 B: e  X
) A1 s  T6 n) f2 W4 d/ ^) m% J# P" z
  见面会上,哲学系(珠海)主任、“****”研究院院长陈建洪教授告诉记者,哲学系(珠海)按照“跨学科、重比较、国际化”的思路,与广州校区哲学系错位发展,已成为国内最为国际化的哲学院系之一。2018年,中山大学整合研究力量,组建了“****”研究院,主体迁设于珠海校区。研究院长期致力于推动区域国别学这一交叉学科的发展,形成了集群效应与校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特色,并建设成为一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型高校智库和跨学科平台。
5 M; K6 g8 y9 g% y2 K2 o" v: V" D5 w+ i9 X0 }
  发布会现场,珠海校区部分院系师生还通过展板讲解和实物演示等形式,热情地向媒体记者展示了他们的科研成果:“金湾一号”“金湾二号”两大新品系黄立鱼、人工智能机器狗等,引起了记者的浓厚兴趣。! \' Z. l  W. n

, z' y. y. g) j4 t: J  在这里,听见科技创新、大国重器的中大故事。
& i, [/ R6 K( \  X" H5 M( ^' S% A; v) w5 x5 G
  “望见”中大:校地合作深化,崭新未来可期
$ X% `8 D" _' ^3 P1 B& p. `; Y# |4 k
2 D5 B! I; ~0 K6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在媒体见面会上指出,回顾25年的发展历程,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与珠海共生共荣,是校地合作的结晶,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杰作”。珠海校区的建立和发展,已成为百年校史的辉煌篇章,珠海校区对中大的重要意义可以用三个“新”来概括:拓展了办学新空间,增添了发展新活力,搭建了服务新平台。' \7 r1 s1 C1 x# t* l% y/ y" B  w

8 v3 ~1 _" m' m' W8 d! P媒体见面会现场(李子兴摄)) g; B$ B$ O- j: Q
7 b  Q- w; u' J6 J0 I; `; j
媒体见面会现场(李子兴摄)& `# l* K3 o) |) Q5 l9 @0 y, s7 F
1 a! S9 A2 o( U  t
  珠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晁桂明表示,当年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建成,圆了珠海人的“大学梦”,其创新的办学模式和理念,吸引了各地政府、媒体和学校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坚持聚焦服务珠海市经济产业、社会事业发展,为珠海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珠海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深化市校合作,在政策扶持、资源保障、服务优化等方面加大力度,为珠海校区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助力中山大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a: H: ~1 T7 T" I4 {1 z( S" _

5 z5 ]1 g3 e) x) t' Z, k  高松校长表示,珠海校区是中山大学服务珠海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服务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依托。中山大学将认真贯彻落实******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进治理体系改革,提升校区服务和管理水平,全面加强校地合作,深入对接珠海产业发展需求,推动珠海校区成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创新引擎”,为珠海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提供支持,加强国际化办学,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7 b) j9 q' X; X/ n  I' Y3 b4 ~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0 19: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五载升级蝶变 中大珠海校区谋篇山海之间——中山大学珠海校区25周年采风见闻录
3 |; c) c4 R5 ^% i9 o* S% p; f7 l2 ?云南 日报

3 k& a/ a/ c  x. b7 P2024-12-30 17:22) m% X% o, j" U: g; v& M4 v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859375859935442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4 16: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4-12-29 20:21$ M) A' k0 o+ u# N2 K) r3 x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7295052901/1b2d1ac65019023rju- G1 i) V$ E8 C- [0 k
: ]( S4 J! W+ P/ x( \- o; j% I
风华正茂!中山大学珠海校区,25岁 ...
6 P( H; J. o# P
“中山大学极地”号出征!国内首次冬季渤海冰区综合调查:海大、天大、大工、等12所...1 N) O: n: Z$ I8 z4 f
https://bbs.netbig.top/thread-65316-1-1.html
6 ^7 l0 A' u# _1 z(出处: 网大论坛)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4 16: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4-12-29 20:21
. T6 [4 g  e0 z1 T1 {9 R) g3 z$ u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7295052901/1b2d1ac65019023rju
( J* @! [( h2 t
, r9 p) a. R7 {: ^: n风华正茂!中山大学珠海校区,25岁 ...

' s% j+ C8 F. C8 l$ M# F2 I" I+ ]8 R中大珠海校区:打造深海、深空、深地、深蓝学科群—新闻—科学网
9 \8 O! _: {) R2 {% ?' L' M9 o* K; a! S) f, W

* B0 m! Y1 [* p3 ?0 j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2/536668.shtm
. r1 ?' c( ~% A2 l) P% Z/ ~9 S) q* R7 G4 I

  N) ~5 u: r7 j: x* g
中大珠海校区:打造深海、深空、深地、深蓝学科群
7 a' M* z4 W$ M. |
12月26日至27日,中山大学(以下简称中大)在珠海校区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记者获悉,今年是中大珠海校区(以下简称珠海校区)建设25周年。1999年9月,中大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约合作建设珠海校区,就此开启双向奔赴。
25年后的今天,珠海校区聚焦深海、深空、深地、深蓝,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空间科学战略、“****”倡议,打造了大海洋学科专业集群、电子信息学科专业集群,用“集群”战术写好“深”字文章,大力发展深海、深空、深地、深蓝学科群。
高松出席媒体见面会。张楚翊摄
' a4 t6 e9 \. m; z- F
1 i; W6 L3 C$ p$ r2 r0 z7 ?# w/ c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大校长高松指出,回顾25年的发展历程,珠海校区与珠海共生共荣,是校地合作的结晶,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杰作”。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上,珠海校区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 H. c) Z4 x' P0 r- Y& v
9 R& s3 B' S' J  Y( V" Z" l3 s
聚焦蓝色疆土
向海图强,逐梦深蓝。建校之初,中大就建设了海洋学科。1928年中大丁颖、朱庭祐教授一行借乘“海瑞”号军舰前往西沙进行实地调查,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科学家对西沙群岛进行科学考察。2008年,中大海洋学院成立,后更名为海洋科学学院,为学校海洋学科的发展壮大吹响号角。
面朝大海的中大人将对深海的向往倾注在坚实的行动里。2015年起,中大先后建立7个整建制涉海院系;2020年4月,极地研究中心成立;2021年11月,国内设计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大”号入泊母港;2022年9月,我国高校唯一的极地破冰多用途船“中大极地”号命名下水;2023年1月,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正式交付使用。
航行中的“中大”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大供图
9 c) K5 h- x' O, Y

9 N8 Z1 |" m& X+ C+ l' _) l  a6 l, }4 Z0 Q7 b4 E1 j2 u
短短几年内,中大动作频频,以大学科思路推进海洋学科群建设,打造一流的海洋科考“舰队”,为海洋领域基础研究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 S, W0 |( D! G. |, I
创新,既在技术,也在体制机制。2019年,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以下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成立,实行“政府所有、大学管理”的模式,集聚双方优势和支持,开展海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海洋领域创新科研平台建设的中大经验。
今年2月,国内首台配备可自主升降折叠网箱的新型数字智能化深海养殖平台“珠海琴”亮相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该成果由南方海洋实验室联合中大自主研发设计,是中大主动参与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2023年初,“中大极地”号极地破冰多用途船在渤海冰区试航。中大供图
9 r# ]$ E$ u% T, K

4 O! P( Q$ W! R0 P- X

& B2 B: s8 Y0 |3 V& N6 M& C6 W+ B% D9 ?0 u  D
2 z# x+ F/ E- o& f
今年7月,“中大极地”号开赴北冰洋,开展我国高校首次组织的极地科学考察,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北极大范围海空环境立体观测数据,丰富了北冰洋快速变化科学认知。
在媒体见面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大大气科学学院教授戴永久讲述了中大与南方海洋实验室在海洋领域的建设发展成效、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
一城一校,携手并行,和谐共生,互融互促。高松指出,珠海校区的建立和发展,已成为百年中大的辉煌篇章,珠海校区对中大的重要意义可以用三个“新”来概括:拓展了办学新空间,增添了发展新活力,搭建了服务新平台。
' L5 ^5 c' y4 R8 t' t/ x  m* x" |
服务“****”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中大积极推动珠海校区与港澳和国际的交流合作,一个个亮眼的成果从这个依山傍海的校区发起,走向世界。
夜幕下的中大珠海校区。李子兴摄
2 N8 p3 O/ B5 v, ^* x
  J# ?& ]3 m2 q8 v$ @
2016年,中大与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牵头组建粤港澳高校联盟。目前已汇聚45所高校入盟,成立了64个专业联盟。打造“一小时学术圈”,以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湾区,中大充分发挥人才和学科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作出贡献。  |* J- r, ]  K$ i; U9 q$ [3 T' u
2023年9月,南方海洋实验室主持研发的粤港澳大湾区海洋数字孪生平台DTO正式发布,为大湾区海洋防灾减灾救灾提供了决策支撑。
中大区域国别研究院和“****”研究院面向港澳台及“****”沿线国家和地区,以经济文化社会及理工医多学科全面切入,建设人文社科特色新高地。
作为国际大科学计划“未来地球计划”第二届中国委员会秘书处所在高校,中大积极推动计划实施,并面向全球发起“未来地球计划”青年科学家资助项目。牵头建设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联合实验室,通过海水养殖技术研究、学术交流、技术示范与产业合作、人才培养等促进中国—东盟国家海水养殖产业发展。
在中法双方政府的直接推动下,中大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合作组建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目前已培养出500多位中法合作硕士,其中84%的毕业生在一次就业时选择留在本领域,为国家输送大量紧缺人才。
中大天琴中心。文钰翔摄

+ _2 k( ?1 [8 v& H6 M, |
, q. a" U+ R9 v0 J- ?6 N
天琴计划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于2014年提出,被誉为空间引力波探测的“中国方案”。10年来,中大天琴中心与俄罗斯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德国马普引力物理研究所(汉诺威)、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合作共建前沿科学中心,重点围绕天琴计划“0123”技术路线图的各个步骤开展合作。2 x0 a3 X# L' e: U
中大哲学系(珠海)主任、“****”研究院院长陈建洪表示,哲学系(珠海)按照“跨学科、重比较、国际化”的思路,与广州校区哲学系错位发展,已成为国内最为国际化的哲学院系之一。
7 A8 g: I+ [( ]* L% i* _
奔赴星辰大海
珠海经济特区成立于1980年,是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1999年9月,珠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携手建设珠海校区,开启了国内高校异地办学先河,结束了珠海没有大学的历史
从建立之初,中大就致力于在珠海校区“办原汁原味的中大”。中大扎根广州、珠海、深圳,形成了“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中大深厚的文脉、优良的办学传统、“立大志、做大事”的精神深深扎根在珠海校区。
中大珠海校区瀚林楼群。李子兴摄

& v2 H1 V2 ^+ b; l  q! ?/ K
5 F" U$ ~# p/ t( T. j: X
生于斯,长于斯,中大以珠海市“4+3”产业集群布局为引领,在珠海校区大力发展特色、新兴、交叉学科,不断夯实基础学科,布局“深海、深空、深地、深蓝”为特色的“四深”学科群,聚焦服务珠海市经济产业、社会事业发展
! I- o0 j& [; U
异军突起的“深海”研究之外,中大还在不断追寻广阔的目标。今年11月,中大80厘米红外天文望远镜在青海冷湖投入试运行,这是中国目前唯一投入观测试运行的地基红外天文望远镜。中大人仰望“深空”,探索宇宙的奥秘
中大人发掘“深地”,不断解读地球故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大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培震团队长期从事地震地质和现今地壳运动研究,在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断裂活动与强震复发规律、利用GNSS技术研究南海及周边现今地壳运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在国际上形成较大影响。
2022年9月,“海路通”高性能集群设备顺利通过验收,将配合天河二号,充分利用中大的计算资源优势,以超强算力支撑高水平科研。中大人发力“深蓝”,打开人工智能发展新蓝海的无限可能。
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中大供图
' }* N  R) ?2 }

# j2 H: p. m7 e9 U3 ?
近5年来,珠海校区获批重大重点项目超120项,总经费逾6亿元。”高松表示,学校将更深入对接珠海产业发展需求,深化校地校企协同创新、更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珠海校区成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创新引擎”,为珠海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提供支持。
  n: v5 y8 Z) I3 p- P# z$ G
" ^" K3 k  p6 E/ L% s, A, @2 q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4 16: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
6 A4 U# _' Q) P9 G4 x今年11月,中大80厘米红外天文望远镜在青海冷湖投入试运行,这是中国目前唯一投入观测试运行的地基红外天文望远镜。中大人仰望“深空”,探索宇宙的奥秘。" o: y7 o* \' y% R& {
0 x9 [8 C. k# R1 W/ J

. x; `' T: `3 e; I——————————————9 r5 I0 ]) U0 X( g; o! a) s  p

6 A8 k& s: i: H9 P7 _0 m" y! ^; t5 k
. L" t; e9 l$ B( C

6 X1 t4 t, F& M+ a【全国首台,填补中国相关领域空白】中山大学 80 厘米望远镜在青海冷湖投入试运行
/ c& y" G$ ^: g7 |1 X; d2 Z! ]https://bbs.netbig.top/thread-63320-1-1.html
8 N& @0 L4 d- Y(出处: 网大论坛)) H$ s. ~. {3 a& \" }
4 ]. O9 d$ ?" ^; y3 R- i
) w' l, E8 Q' [

3 b* s4 d  }; _6 {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4 16: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1-4 16:15: m% i: B, Q1 g  g* w
“中山大学极地”号出征!国内首次冬季渤海冰区综合调查:海大、天大、大工、等12所...* Y/ y- B% Z7 \# T2 G
https://bbs.netb ...
( g- m1 S4 [1 l% ?' N# q
0 f4 ?' ?- M4 O* C7 t
“中山大学极地”号出征!执行国内首次冬季渤海冰区综合调查" |4 E4 A; q4 S* B7 D! X: q9 C

+ c; I- D" h1 O& J. D# N2 _" t3 B8 d6 m( W5 S

4 w( x  R3 z* b& M& _, _( K/ d  ^6 ?4 [  {  V/ ~+ v2 M1 {* |! j
1月4日,“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科考船从广州南沙出发,前往渤海冰区,开展渤海冬季冰-海系统关键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重大科学考察。本航次由中山大学牵头组织实施,国内1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计划作业时间44天,将覆盖冬季渤海海冰形成期、盛冰期、消退期,是国内首次在冬季对渤海冰区开展海冰-海洋-生态综合调查。% _) {- Z% i3 H  d5 i6 Q
。。。。
8 U( P6 Q0 O+ b8 N$ n1 p9 l
% f& Q7 s: R$ v6 Q9 r据介绍,中国海洋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1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5名科考人员共同参与本航次任务。领队为卫星遥感专家、中山大学教授陈卓奇
2 _: f: t: s, q1 U/ ~$ W  o  {% X4 z0 F' v3 h
! e. K' H8 N0 |, K3 Q# X
据本次项目负责人,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极地研究中心主任程晓介绍:“科考队将在辽东湾和渤海中央海区设置2条纵断面2条观测横断面,重点研究渤海海冰生消过程,大气、海洋对渤海海冰生消过程的热力、动力影响,渤海海冰生消过程对水体环境的影响机制,构建渤海海冰生态动力学模型,揭示海冰对渤海生态系统季节变化的潜在影响。”
- F' |' a+ |- D
4 j% T4 O& s$ Z3 F) w$ ]5 i$ A“渤海冬季海冰高密集度冰区的观测数据稀缺,限制了对渤海冰下海洋环境与生化要素变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本航次是国内首次在冬季对渤海冰区开展海冰-海洋-生态综合调查,将很好地弥补之前观测数据不足的缺憾。”本航次首席科学家、著名物理海洋专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显尧介绍。) p% K# Y( |( g
。。。。。。。。。
; h0 t; h' }" \: _/ G% |
* f- w9 C  T, M4 B! y本航次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编号为 NORC2025-302渤海冬季航次。“中山大学极地”号是我国高校首艘极地破冰科考船,具备极地全海深科考能力。去年7月26日至10月7日,“中山大学极地”号顺利完成2024年北冰洋科学考察,这是我国高校自主组织的首次北冰洋科考活动,标志着中国继“雪龙”号与“雪龙2”号之后,正式拥有了第三座能在北冰洋中央冰区作业的海上科考平台。5 |1 |! k3 O2 G' Q
2 h% S/ R, x$ {7 e5 _  {! u
* @4 f' ^( n' z+ U5 U: h

: l2 T4 D1 o8 V7 V, s
) {( H: \+ q7 x; Q0 G6 q5 f
% O0 P0 I3 N0 j7 R3 n7 J, e

- j) N: r' W8 `8 m! e. y) j/ V

9 f( T$ I- d" A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14: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1-4 16:37  R: c; Z( d( P2 @$ h
“中山大学极地”号出征!执行国内首次冬季渤海冰区综合调查
4 _% o, p4 }- _. N
知难而上,勇攀高峰,远眺北极。。。。
* X, D# v; r: @5 G2 }) k4 M
/ k. Z7 w' ?+ S$ }+ \0 s* s8 p  P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364874296062807& f) n3 i$ S2 ]
执行国内首次冬季渤海冰区综合调查任务 “中山大学极地”号出征8 K; I2 m8 e7 h+ g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14: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1-4 16:370 |( ^+ ?% Y, C+ i
“中山大学极地”号出征!执行国内首次冬季渤海冰区综合调查

- Q  z$ R$ R! w5 q“中山大学极地”号科考船将于春节出征
. m' B& C& O; Z南方日报7 h! x6 \' v7 D! y$ V6 T, ~
2024-12-30 01:48
5 k6 c; a, G1 U
  P5 C$ H1 Y5 P4 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829176406365447&wfr=spider&for=pc7 x, n. x4 l$ [5 |9 [" d

: A, u! `4 t8 |8 q* u极地虽然很遥远,但和人类社会的幸福、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开放日活动现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大楼里,中大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赵羲说。
  T6 l/ N( ^3 ^; q: Y  n4 U1 t  T( f' u- S* ^
中山大学极地研究中心模型预测,北冰洋大面积的海冰正在快速消融,若不加干预,5年之后北极将会迎来“无冰之夏”,破坏北极气候的稳定性,让北半球经历更加极端的寒潮和酷暑5 w. {% D& S3 J0 H& N/ g" m9 P8 B
2 }4 ~) C9 b- a9 O1 [  M
据介绍,2025年春节,“中山大学极地”号将继续出征,在渤海冬季海冰区开展海冰—海洋—生态综合调查,研究北极气候对我国冰区的影响及开展科研设备海试,服务辽东湾生态环境建设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14: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1-4 16:37; I" ~0 H, z' _" C4 T! E
“中山大学极地”号出征!执行国内首次冬季渤海冰区综合调查
/ j; L1 v1 g/ d8 J/ |  A
“中山大学极地”号出征!国内首次冬季渤海冰区综合调查:海大、天大、大工、等12所...( s& _5 D! x" S7 `) r) S: C7 f7 S
https://bbs.netbig.top/thread-65316-1-1.html. u: @2 J' L+ I9 T
(出处: 网大论坛)
5 W2 o" e5 Z% R1 n5 h* q, D6 M
7 A+ P+ n+ r, [% w( j( e6 r9 ?; @1 x: \$ L( L6 `
2 r, X) W3 U6 t. j" b

% @$ g# p% q1 m! r  g! g我的五年 | 韩博:站在地球极点的中大人* l# @6 A. y6 B7 e8 Z) _7 K6 v0 L
0 g9 O' S) x+ R$ p4 s! a/ O/ p
https://www.sohu.com/a/650983584_121124322- B( V5 F$ ]" V# f, k- C

- Z1 {  e2 ~. o) k6 ~在极地研究领域, 中山大学有深厚的积淀,拥有一支近百人的极地研究队伍,有多个学院参与过极地科考,并且还 牵头教育部中国高校极地研究联盟,该联盟中参与极地科学任务设计和建设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已经有十余家。 2020年,中山大学成立了多学科交叉科研机构——极地研究中心,重点开展极地冰雪观测与探测技术研究,推动极地领域多学科交叉创新,通过集群效应带来了极地研究的跨越式发展。2023年春节,“中山大学极地”号顺利完成渤海冰区试航,成为我国高校首艘、国内第三艘具备极地科考能力的破冰船。6 j. H$ _  B: }
# c/ c7 m, h5 I2 k: N0 z
$ Z9 i! B& I' c/ Q3 D1 C: c% s
——————————————
, |7 d$ e6 V8 Q8 f4 @$ f
$ f4 N* f" @" W7 c中山大学牵头教育部中国高校极地研究联盟,该联盟包括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和科研院所。$ N' i8 @! T" _* p+ D( M" G/ l

9 [4 V% ]/ Y' i2 _; o2 R/ ]独家探访中国第三艘极地科考破冰船0 g* W" E4 v0 Y( I
https://tech.huanqiu.com/article/4BcB9dVXNv27 U9 i: H% e6 m% Q. t7 I
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NjE1NTA4OQ==.html
7 [( Z% G# C! F. |5 \( R
$ C) J* U- z* p& s8 @* ^
# {" a  r8 c/ R7 l9 @8 F中山大学:开展了极地冰盖物质损耗机制、海冰快速变化机理等研究,自主组织北冰洋科学考察,成功复刻外国科考船轨迹。
3 W9 Z4 c- I# ?8 p+ [' @- ~, `清华大学:在地球系统科学、能源与环境等领域具有强大的科研实力,为极地研究提供多学科支持,如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极地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和模拟等。
& G- a+ j3 i  l! ^同济大学:在海洋地质、海洋工程等学科领域积极参与极地研究,在极地海底地质构造、极地海洋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 D% r8 B% \/ }; v8 r+ Y" ~
武汉大学:其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是中国极地考察支撑条件建设单位,在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学等方面成果显著,率先在南北极建立北斗、验潮、绝对重力等野外观测台站。
3 v: X6 g' Q; j  {. P2 j/ n大连理工大学:在海洋工程、船舶制造等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为极地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学校研发了一系列先进的海洋装备与技术,如高效的破冰船、海上浮式平台等。% v' f7 u. ], x  @0 b. j$ W
中国海洋大学:国内最早开展北极研究的高校之一,成立了极地法律与政治研究所、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
. @. }* \* o* q, y+ V& d。。。。。

. O5 s5 K8 N" ~2 X& s) l7 [$ W5 ]. f。。。。。。* v& y6 p2 W  Q( `: i

" s" \/ i0 w" B' {
( s. t( q3 r4 ^% P. D" X8 N! [
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NjE1NTA4OQ==.html. P, ~9 G) k5 [* [

  x; ^+ i: H2 x: g海洋与极地学科是观测和实践学科,人才培养工作必须有相应平台。因此,中山大学依托自身的前沿设备与研究积累,牵头成立教育部中国高校极地研究联盟,目前已有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十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共同推进极地科教任务。
; i: C  I* ~) ]% g& C8 G/ W+ j/ u9 [( v5 g# j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14: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海而生!中大珠海校区25岁,培养超10万优秀人才$ M2 p  o$ o8 Y4 f
羊城派8 v' E0 L4 o+ d1 N8 q; ^' C
2025-01-05 11:03
4 H* U' m  x  `6 k' `* Y' O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364874303630501
  u& U2 l  |) q  K7 |
8 ]$ X1 H6 U# Q  _) [
) s) v  T5 }5 d6 Q$ d中大珠海校区建设25年 培养超10万名优秀人才
* u+ y$ \/ s3 C2 t金羊网0 ?0 s7 c. I  T, }( k3 }
2025-01-05 07:51
( c7 V9 P* L* a3 o3 d, d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364874303630501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15: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1-5 14:43- d* {5 Z! R6 u
向海而生!中大珠海校区25岁,培养超10万优秀人才
! t5 O# W& U# z9 a' y羊城派: Q# b0 N  |8 q* d- i+ {! W' J
2025-01-05 11:03

- W( `' U5 O" P" c$ T向海而生!中大珠海校区25岁,培养超10万优秀人才/ I5 ?$ R! Z! o9 k% E
羊城派
( Y) e  e2 j5 b0 a7 K8 [2025-01-05 11:03
2 I$ S, L; Q  Y) Q4 y& r, n& v0 k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376816131763288

6 L6 Q6 I0 g) X8 v8 i" R8 t: q9 u$ G
" p- ], v3 ]9 |9 H7 ]( x, q- B# Q1 I* ~3 v6 L! S' ^+ |
从建设至今,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简称“中珠”)一直在创造奇迹。1999年9月,中大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约,合作建设中珠,圆了珠海人的“大学梦”;2000年1月,正式开始建设;2000年9月落成并开学,创造了新建校区从开工到开学的“广东速度”;2015年,中珠启动新一轮全面建设,校园面貌日新月异……

$ }6 G& H7 ]& N- y
# E2 z) V1 W* I0 I$ m. a25年来,中珠“向海而生,因海而兴”,与珠海共生共荣,成为中国高校异地办学的典范,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杰作”。; p* m% @" i+ a

4 b9 G9 L2 v4 |, L  T# j6 @。。。。。。
/ Y# a: q: b- }/ z9 F; m& B0 G: w+ n& R% z; p0 \7 h
“珠海纳百川,有容乃中大”,中珠在建设伊始就具备了开放的气象和国际化的办学格局。. N& b+ d. |% E7 j4 {
, r+ B, V, U, y$ U
。。。。。。。2 ]5 M. M! z0 l$ Q$ o0 G! _2 P% b

( v/ m0 p$ \6 `作为与珠海“同生共存”的大学,中珠一直致力于深入对接珠海产业发展需求,深化校地校企协同创新、更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珠海校区成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创新引擎”。最近5年,中大每年超过70%的毕业生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很多人进入了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福祉高度相关的行业或者领域。+ ]& `; L( @$ x& o- B/ u- G) q9 _

+ f" u& [/ t2 j% y2 T9 |7 x" X。。。。。。。+ w  ~9 Y3 [3 Z2 N' x$ a
8 N* x* R. M) j* u: x6 b
珠海正处于产业快速发展与转型升级阶段,除了传统制造业,新兴的科技产业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海洋工程等不断涌现,同时文化旅游、会展等服务业也蓬勃发展。中珠培养的复合型高水平人才,凭借其跨学科知识结构,为不同产业提供独特的思维视角和智力支撑。8 e9 D1 u5 V, J1 L* j2 Q
。。。。。。。
5 @, Q" T2 w% m' |2 E# T( H+ t7 Y' ]% j" b
经过廿五载的建设和砥砺发展,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已成为办学水平一流、环境设施优良、文化氛围浓厚、管理模式日趋成熟并充满特区特色的现代化大学滨海校区,已为社会培养出逾10万名优秀人才。

; c1 U8 O# L- L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22: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1-5 14:35
5 l% {  q2 _  m+ h0 g0 W: g9 g知难而上,勇攀高峰,远眺北极。。。。
7 E! S$ q6 [  B; h, }: B, {7 h) x( _( H! T4 D! _0 s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364874296062807

& O$ a# Z' P1 ~# Z6 U$ p国内首次!“中山大学极地”号从广州出发- e% l" y1 ?# M* s
光明日报2 b$ U- w7 \- P- v8 y: c
2025-01-05 18:49( ?4 c: A' j8 J7 X+ r; q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405684874651304
  a" I+ |9 D: V; _1 W, x
* w2 }7 f+ p, J. a2 s2 E. }0 k) Z) b) d1 O
) K3 Y1 f& e1 V+ S& H* N) A“中山大学极地”号执行国内首次冬季渤海冰区综合调查
6 [$ {$ A8 @9 V+ _2 \中国教育新闻网- ]0 Y+ b0 [- o0 N3 [. k
2025-01-05 11:18. ?% y9 p  o0 v( p2 o- R: I" U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377413847097833
3 D* \( X( J% R, q/ i; T* ?

1月4日,“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科考船从广州南沙出发,前往渤海冰区,开展渤海冬季冰-海系统关键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重大科学考察。

! X2 f" D# x  x

本航次由中山大学牵头组织实施,国内1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计划作业时间44天,将覆盖冬季渤海海冰形成期、盛冰期、消退期,是国内首次在冬季对渤海冰区开展海冰-海洋-生态综合调查。

2 b& w3 u; C! s

本次项目负责人、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极地研究中心主任程晓介绍,科考队将在辽东湾和渤海中央海区设置两条观测纵断面和两条观测横断面,重点研究渤海海冰生消过程,大气、海洋对渤海海冰生消过程的热力、动力影响,渤海海冰生消过程对水体环境的影响机制,构建渤海海冰生态动力学模型,揭示海冰对渤海生态系统季节变化的潜在影响。

; F- i: b8 p1 Z1 W7 `

“渤海冬季海冰高密集度冰区的观测数据稀缺,限制了对渤海冰下海洋环境与生化要素变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本航次是国内首次在冬季对渤海冰区开展海冰-海洋-生态综合调查,将很好地弥补之前观测数据不足的缺憾。”本航次首席科学家、物理海洋专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显尧说。

* J& ]9 w+ _7 I% ~1 |) Q4 A' d

“中山大学极地”号是我国高校首艘极地破冰科考船,具备极地全海深科考能力。

8 W' ~: i' g. v- B) n5 ^/ n8 d3 T
9 q+ v$ |/ j) Q( F4 m# G$ i& I

分区版主

Rank: 8Rank: 8

6579

积分

0

贡献

3000

奖励
发表于 2025-1-13 14: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始人 发表于 2025-1-13 14:05; E0 ?8 Q% e# j! P
图文并茂

. {3 z+ n* S0 V5 T7 z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24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全媒+丨“蓝鲸号”高速可潜无人艇在广东珠海下水 / q2 D4 L0 H* e/ \8 l
' K1 ]. h+ H6 G7 g
6 ~% a3 j! M9 P' s0 s4 ^$ q
4 g8 y2 i1 O7 d1 _5 ]' k* P" R+ ]
新华社广州4月28日电(记者王浩明)“蓝鲸号”高速可潜无人艇28日在广东珠海下水。
9 l9 p! l/ l2 I/ S& p* c7 o0 S9 P3 Y, h6 q, A( D
4月28日,“蓝鲸号”高速可潜无人艇在广东珠海下水。新华社发

: q1 K: [4 Y2 b' ?! Y; h- n3 _# H  K
“蓝鲸号”既能在水面高速航行、又能在水下潜航,可在水下静态悬浮一个多月,随时响应突发任务,可应用于气象探测、水下地形地貌测绘、水下拍摄、水下水质取样、水下电缆管线巡检等多个场景。
0 @) D: e) q7 n2 @- q" S) Z" Y( p  b0 }
7 i) Y2 Q$ V) {/ R( s+ s9 W9 k: e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表示,“蓝鲸号”的下水是我国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的里程碑事件,将成为探索海洋科技前沿的利器,为服务国家战略提供智慧高效的工具
- g) g/ |& O5 [& T3 `
* Q" e3 D$ T. k1 i
* O" M% l' w% Z5 T0 ^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潜无人艇项目总工程师吴国松介绍,“蓝鲸号”水面航速达36节,能在台风来临前潜入水下躲避风浪,能在台风中心经过的位置附近通过搭载的探空火箭和探测设备,探测海洋气象数据。0 f( X0 e: U& z- D

# I4 ?- V: T& `$ m2 X$ @5 @本项目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立项,并成功研制了原理样艇,进行了海上试验及发射探空火箭。工程艇从2024年6月开工建造以来,经过耐压体装焊、船体装焊、设备安装等环节,顺利完成了船艇建造。接下来,此无人艇还将进行内场调试、系泊试验、码头试验、海上试验等,有望在2026年投入应用。
0 I6 N& m1 T% V5 O+ G" `! J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5-2 07:38 , Processed in 0.08065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