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余位院士专家再聚首,这场年会讨论了什么4 G) s; }- ^& V. L
; S0 n Z/ X3 F3 S4 R1 N$ Z; e
) P" Z: `+ _% }
20余位院士专家再聚首,共绘人工智能发展新蓝图。今天(1月11日)下午,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暨学术年会,在张江人工智能岛召开,共同研讨全国重点实验室未来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人工智能领域新质生产力。# \# N, p) m7 l$ i0 N: `: r( S
1 J! V+ r; Y6 O8 O* q# W( F; i' O4 H# T& H& Q, `* z! Q
) Y5 f w3 _7 |8 ^
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优贤,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建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樊邦奎,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沙飞,香港中文大学卓敏讲座教授黄捷,新加坡工程院院士谢立华,新加坡工程院院士陈本美,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奥泰因·赫尔佐格,中南大学教授阳春华,清华大学教授尹霞等院士专家出席。
, o# Q% b! c2 ~9 c9 B/ L0 {3 z+ b$ | H* O8 R% ~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赵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屈炜,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庞思平,同济大学副校长石振明、党委副书记刘润、原副校长顾祥林,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实验室处处长仲东亭,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人工智能发展处副处长王鑫等出席会议,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童小华主持。
# S6 G% k, C2 K0 D# N/ V+ P, R8 k! C, {4 D
6 l/ u* T( U3 G2 s! t9 {+ d张宏韬致辞表示,上海全面贯彻落实******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建设取得新进展。近年来,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为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扎实基础。下一步,市经信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1 d1 O- ?* u1 F: H8 w
" `- X6 Z0 v- r
8 j2 z) ~, `% w- J赵震致辞表示,教育是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环节,应瞄准自主智能科学前沿,开展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培养高端人才,致力于打造上海和国家人工智能教育高地。希望实验室以更高的学科站位和国际化视野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创新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服务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q4 u# x$ j5 X
( r0 N5 x- J: O! v
% C+ V7 `4 I! d! y* e- Y6 \屈炜致辞表示,面对科技和产业新的发展态势,亟待发挥包括实验室在内的各相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努力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希望实验室在各位院士专家的支持下,聚焦人工智能领域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将各方优势力量协同起来,引领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国际学术发展,建设好人工智能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样板”。
]. A5 s# N/ c9 M% c( ]3 x
0 x7 ^' ?- k! O- {- k/ E2 ^% Y
6 d1 w y4 j2 _, O+ |/ L方守恩致辞表示,在国家有关部委、北京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术委员会各位院士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全国重点实验室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重大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同济大学将继续携手北京理工大学,落实好院士专家们的意见建议,扎实推进实验室和科学中心的建设发展,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和人才培养高地。
/ G* u1 S9 v6 ^1 Y! k4 X7 H- R5 Q% Q
8 ?% w4 G! h6 m0 M! _9 \
庞思平致辞表示,自主智能无人系统是人工智能和实际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是研究人工智能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抓手。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对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相关学科发展和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恳请各位院士专家一如既往地对实验室工作给予指导,为实验室未来发展带来新思路、注入新动力。
8 C2 F: W7 P8 V2 T% `1 Y; e' K. a+ H% R" k. l
" T9 ?% j/ U1 ]* o, V2 [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孙健代表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作年度工作报告,汇报了实验室一年来面向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的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在智能感知、认知、决策、控制及驱动的全链条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研究、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工作进展以及取得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U% a: M6 I L" p
* U2 S/ k$ [* ?7 W
9 O' ? G, l/ N5 k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辛斌,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执行副主任何斌,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副主任、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陈虹,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教授石青先后作专题学术报告,内容涵盖多机器人自组织协同方法、虚实融合具身学习及复杂场景应用、高效通用的预测-滚动优化架构汽车应用、智能微小型仿生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J* F( J2 L' A* X* P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