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弘毅学堂的LD可能喜欢用脚起名字,未来科技(实际是数理化生,几百年前就有的专业也不知道为什么叫未来,还以为是AI相关)、健康科技(实际上是化学生物医学,这是要往基础医学方向培养?还是搞交叉?本科上来就搞交叉吗?)、碳中和经济和管理创新班...主打一个大词的堆叠,让人一头雾水不说,还显得很野J,名字这个角度虽然小,也能反映弘毅LD班子是什么水平了 w+ M( X* F/ E7 N" c+ v3 V; g
9 I; q0 |% N; \( B5 a1 C* ^3 q
% R8 k; x# |& C' G @% z" E2、包含专业里面写的一堆含xx班,也让人看不懂,是入学之后二次选拔呢还是高考直接分进去了?这些班型名字都差不多,区分设置的理由是什么呢?各自主打的方向是什么?也许有人说招生简章就这么点篇幅,写不了那么详细,但招生简章就是写的不好啊,又臭又长的名字占了很大篇幅,不能靠招生老师线下人肉去讲啊,你就是得让招生组联系不到的学生也能看明白啊
$ o1 ]* D& q- u5 x5 A8 B8 @
: J( \5 A$ V4 n3 e
( |7 v) S/ v/ t7 k$ x, \3、今年新增了几个和经管扯上边的专业,个人猜测和弘毅院长换成经管院教授有关,请问碳中和经管创新班是什么意思?参照去年培养方案,碳中和是水利,弘毅的定位到底是什么?水利和经管的结合对于这两个专业各自往专精探索有任何价值吗?
! W3 c& A: `1 H/ Z. S
; [) M$ Y) J: I) k* _4、弘毅学堂的定位到底是什么?如果是深化基础学科,班型不适宜经常变动新增吧,我搜了一下,现在响应地空经济政策开班的只有武大和北航、西工等学校,后者很好理解,培养造小飞机无人机的人才,但是武大这个遥感+经济是要培养什么人才,弘毅学堂要培养的人才难道是感觉发展路径很窄,经济学的路子走窄了,对技术也毫无帮助,是谁想出来的主意?大可不必因为遥感有优势就强行捆绑其他专业吧,弘毅学堂要培养大科学家,可不是为了某个学科的某个方向服务的,即便是想深化某个方向,你大可去研究生阶段设置,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往弘毅学堂塞& T5 \& g, ^2 y+ `& t# Y; T( c
6 q& O$ F! J6 E0 X* |, V
5、顺带说一句武大弘毅院长和其他学校荣誉学院院长的差距,25年3月新任命的余Z是经管院教授,无人才帽子,发表一般,本科不明(并非歧视,贺雪峰本科二本不妨碍他成为顶尖学者,但弘毅新院长科研也并不突出),网上搜到一段采访视频,个人认为讲话空泛平庸,大家不妨去搜搜看;与之相比,华科启明学院院长文JY是华科本硕博杰青,第五轮把华科电气带进A+;浙大竺可桢学院院长一直由校长兼任;南大匡亚明学院院长是物院杰青南大本硕博教授。另外武大前任弘毅院长也是无帽子教授,而且就xhs上的学生评论来看,弘毅近几年的发展并不让学生十分满意,结合今年的招生计划,学校到底是怎么思考弘毅定位的?这一层次的985荣誉学院,标配是是战略科学家,科研水平和视野格局都要过硬才行。! \( d2 R6 g7 F9 I$ {8 ?( M
+ [, Q1 F* E4 \' \4 o1 i
1 ~% K1 v" R) o8 a7 u( x/ r4 h
) p! z/ `0 \ ^- ]
: v3 t3 L1 y) y# n3 |: }7 L3 |, y
6、武大本科培养质量还有非常大的潜力空间,弘毅学堂的建设不让人满意,是学院之过,我认为目前全校的一个标杆是社会学院,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武大社会学本科生真的是有强烈获得感,可以说这是一支未来的顶级社科科研后备军,贺雪峰居功至伟,这就是顶级学者的魅力,弘毅需要战略科学家掌舵,我虽然不认同Z校的部分做法,但他是上佳的院长人选,可以考虑效仿浙大,真正担当起弘毅学堂这块招牌
* k g5 M o( b; f- C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