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复旦围绕未来产业领域和问题,对原有工科院系和相关实体科研机构进行重组,高质量建设6个新工科创新学院,从原来的主要以学科划分为基础,调整为面向国家产业需求建设,大力推动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和工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作为复旦新工科发展的战略支点,卓越工程师学院(以下简称“卓工学院”)依托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于2024年7月正式成立。学院统筹管理各工科院系承担的中组部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集成电路产业研究生专项班、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实现资源集中、优势协同,形成六大创新学院(“6”)与卓工学院(“1”)的互补格局,构建起复旦新工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卓工学院以服务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着力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通过“项目制+双导师”形式,实施校企深度融合的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即硕士生“1年在校学习+2年企业攻关”,博士生“2年在校学习+3年企业攻关”,实现学生在“真场景”中解决“真问题”,达到技术攻关“真突破”。校企双方将通过共同选题、共同建课、共同指导、共享成果,携手推进工程专业学位培养体系重构和流程再造,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样板间”。 “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是复旦跳出内循环融入大循环、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同经济社会发展适配度的重要抓手。”裘新表示,建设卓工学院,致力于培养世界一流的工程师人才队伍,是复旦学习贯彻xxx重要贺信精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国家和上海有需要、企业有痛点,复旦就有责任把事担起来,只有校企手拉手、肩并肩,才能把事干成,依托复旦的综合学科优势和新工科这把“利器”,复旦有信心把事干好。 0 G# s1 x& W' {! u&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