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4-26 09:05: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iwangxing 于 2024-4-26 09:11 编辑 a% H8 r, P$ y) P9 |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4-1-1 20:25
; G# _) j; Q# |2023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申报提名公示:
) R7 G" |$ M/ ]% q" P1-基于自由电子的高频大功率电磁辐射新机理-电子-宫-自然科学奖(省 ...
6 t3 Q- N4 E; R2 D先进毫米波研究院张健院长,似乎和深圳毛军发院士团队一直有一些合作。马凯学这次居然也参加了。。。
, h) R% ^0 g+ J*张院长似乎在研究一种真空+固态集成的器件,兼容两者的优势?7 h: g0 F. P8 {" } w
! U# }; e9 f/ b: @6 y2 g8 x4月12日,由科学出版社与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毫米波技术集成攻关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先进毫米波技术学术论坛暨丛书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深圳举行。+ Z& C/ r+ `$ Y3 a- \* b0 O7 T
7 G/ G) K: F5 Q& I
丛书主编、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院士出席活动并致辞,执行主编、先进毫米波技术集成攻关研究院院长张健教授,科学出版社成都有限责任公司张展总经理、杨光华副总经理,以及20余位编委代表参加活动,参会专家学者围绕“推进我国毫米波技术进步及应用发展,分享学术前沿与核心技术突破”的活动主旨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并针对“先进毫米波技术”丛书的编写工作进行了沟通探讨。# A9 Q" P. q1 z6 T. H* X3 w
, i& J# s- ]: ^
毛军发院士在致辞中介绍了毫米波的独特优势和应用前景。他指出目前我国在毫米波器件、电路、系统与应用等领域发展迅速并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在某些方向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先进毫米波技术”丛书的编写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能充分展示我国毫米波相关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最新科研成果,并弥补目前尚无一套系统性的毫米波技术丛书的缺憾。丛书编委会需要站在引领性的高度来策划和把握丛书内容,保证丛书的学术性、应用性、系统性与前沿性,以期为我国毫米波领域的教学、科研和产业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d3 M Y/ r) R; N; q: v
. T7 T& [: q" W# x6 Y5 {$ L) u1 v 张健教授介绍了毫米波技术的重要性并指出近十余年来毫米波技术虽蓬勃发展,但有很多重要问题尚未有效解决,需大胆创新和进一步发展。他表示将在丛书主编的指导下与编委会继续优化完善丛书架构,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毫米波技术集成攻关研究院会全力协助丛书的推进。他对丛书主编毛军发、崔铁军、史生才三位院士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所有参与丛书编写工作的编委、专家及科学出版社的支持表示感谢。
5 v. p: H6 G) t/ O. Y' ^
+ N0 H# E! _" N( h& R3 V1 G- d, c- h3 Q: Q. ~& w* I
。。。。。。。
, j; A/ k+ n: J) c0 ?: @+ ^- K) X" D$ h! K, S* F
2023年11月9日至11日,第三届全国集成微系统建模与仿真学术交流会(IMMS 2023)在深圳召开。IMMS由中国仿真学会集成微系统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目前挂靠电子科技大学)发起,致力于为集成微系统建模与仿真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产业界同仁提供一个聚焦前沿技术,探讨发展趋势,展示最新成果的交流平台。本次会议由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和深圳大学主办。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中国仿真学会集成微系统建模与仿真专委会主任、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毫米波技术集成攻关研究院院长张健,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党委委员、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唐磊分别致开幕辞。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常务副主任赵元富主持大会开幕式。& s9 s# N9 _. q V1 V9 Q
) N% X* i( t+ Q4 w 大会共收到来自50多家单位的近300篇投稿,吸引了众多知名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参会,参会单位涵盖了我国集成微系统领域
8 x; g9 @ r/ Y7 \' s9 b
/ L2 T. X& \" U8 P 大会中,毛军发院士、邬江兴院士、俞大鹏院士做报告,其他十二位嘉宾也分别从各领域、各方向进行了集成微系统技术的学术分享,深入探讨了集成微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前沿议题。其中,张健教授发表“面向新一代光电融合太赫兹的集成微系统技术”的主会场报告,全面地分析了面向光电融合太赫兹的核心光电器件、电子学集成、光子学集成、超表面阵列天线、光延时相控阵、光电异质异构集成等微系统技术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思考等。8 D5 f& }" r/ W8 v: G6 ]" U
2 @; _7 d2 z) J; F 11日,会议四个分会场围绕异质异构集成/先进材料/多物理场建模仿真、射频/光电/太赫兹微系统建模仿真、MEMS/NEMS微系统建模仿真、Chiplet /SoC/IC建模仿真与EDA四个主题共进行了110余场特邀报告和学术汇报。研究院陈飞良副研究员和杨帆副研究员作为分会场主席主持了相关会议。
# U' o& U9 V1 v( e5 C) q- |2 G( D; H- Q; r
研究院师生主持和参与分会场
7 Z4 Q: t& z: B; ^
7 \' t' M8 w* j% W! d5 K 本次学术交流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科研单位、科研院所和企业分享交流了集成微系统建模与仿真领域最具创新性和引领性的前沿科技成果,在广泛深入的交流中碰撞出了前沿科技的智慧火花,探讨出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为领域发展提供宝贵的智力支撑,为我国集成微系统。/ X) g! R: Q5 Q5 c: T* d+ ]
+ k* k; g% f5 J$ U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