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ben 发表于 2025-2-7 10:34:38

大义钟馗 发表于 2025-2-7 10:13
记得你说过武大的师资只有华科的一半。
最近查了一下,武大专职师资3800+;华科是3700+。
武大:文社12 ...

没想到:华科人社规模这么大了;武大工科比华科小不了多少

大义钟馗 发表于 2025-2-7 10:59:01

茶马古道 发表于 2025-2-7 10:33
数据准确吗?印象中华科的工科医科规模巨大,估计是武大两倍,从每年国家自科基金申报数量看,差不多是两 ...

各学科的专职教师都是从校园网各院系介绍上一一个扒下来的。
武大文社1200多人,前不久武大网友在贴中就说过、也是这个数字。

qsxtydf 发表于 2025-2-7 11:17:23

大义钟馗 发表于 2025-2-7 10:59
各学科的专职教师都是从校园网各院系介绍上一一个扒下来的。
武大文社1200多人,前不久武大网友在贴中就 ...

感觉各个学校实际的人员,很难统计...

大义钟馗 发表于 2025-2-7 11:35:14

qsxtydf 发表于 2025-2-7 11:17
感觉各个学校实际的人员,很难统计...

高校专职教师数是动态的:每年都有退休的,每年都有招聘新进的,但入职时间不同。各校教师的规模可能上下波动、但基本不会大变。

isurf 发表于 2025-2-7 11:35:23

大义钟馗 发表于 2025-2-7 10:13
记得你说过武大的师资只有华科的一半。
最近查了一下,武大专职师资3800+;华科是3700+。
武大:文社12 ...

文科、理科、医科的规模相对大小准确性,应该差不多
但工科,可能不太准。华科的工科比较全,武大工科学院数量要少不少,,,

汉大yyds 发表于 2025-2-7 11:43:21

大义钟馗 发表于 2025-2-7 10:13
记得你说过武大的师资只有华科的一半。
最近查了一下,武大专职师资3800+;华科是3700+。
武大:文社12 ...

要我说,把工科砍掉400,文科砍掉200,加到理科和医科上。绝对能搞几个A+

isurf 发表于 2025-2-7 11:45:47

Annebel 发表于 2025-2-6 21:51
那你在表达什么?无人机测绘应用于城市级或者工程测量级别的场景建模,十年前武测就玩明白了的东西,楼上 ...

我想表达的就是这句话: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带动科研
你举的例子完全不靠谱啊,搞过无人机测绘了,就没研究价值了,看过乌东无人机作战的有关吗,最近看到一个无人机在室内搜寻目标的视频,要研究的地方多了去。。。固态电池有人做出来了,就没有研究价值了?你是学文科的吗,这么理解科技产业问题?
你对武大发展工科有何建议呢?

观察者 发表于 2025-2-7 12:06:57

汉大yyds 发表于 2025-2-7 11:43
要我说,把工科砍掉400,文科砍掉200,加到理科和医科上。绝对能搞几个A+

呵呵。等你砍完,武汉湖北政府更加没人搭理你。你就是空中楼阁,自我表演自我欣赏吧

zero111111 发表于 2025-2-7 12:09:01

大义钟馗 发表于 2025-2-7 10:13
记得你说过武大的师资只有华科的一半。
最近查了一下,武大专职师资3800+;华科是3700+。
武大:文社12 ...

武大工科教师人数跟华科差不多,怎么实力差距这么大?

kiben 发表于 2025-2-7 12:15:15

zero111111 发表于 2025-2-7 12:09
武大工科教师人数跟华科差不多,怎么实力差距这么大?

实力不仅仅看数量,还看质量和积累

bufangqi100 发表于 2025-2-7 12:28:51

汉大yyds 发表于 2025-2-7 11:43
要我说,把工科砍掉400,文科砍掉200,加到理科和医科上。绝对能搞几个A+

不能砍,而应该腾笼换鸟,提高质量,实力再提升

Annebel 发表于 2025-2-7 12:57:39

isurf 发表于 2025-2-7 11:45
我想表达的就是这句话: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带动科研
你举的例子完全不靠谱啊,搞过无人机测绘了,就没研 ...

你这人才是毫无事实依据,闭着眼睛空想说话,难道武大研究电池和无人机测绘的那批人,就没在继续研究了?只不过你说的跟扯淡一样,言之凿凿的智能汽车,无人机等成熟产业,完全看不到新兴的空天信息产业,反而建议要去成熟的市场捡残羹冷炙。武大的工科怎么发展,我没有那个水平指导,但显然也不是你那半桶子水平说的那样去搞。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5-2-7 13:06:38

zero111111 发表于 2025-2-7 12:09
武大工科教师人数跟华科差不多,怎么实力差距这么大?

可能底子不一样,武大的工科是武测➕武水的师资,华科是华中理工的师资。不过合并25年了,最近这些年是退休高峰期。看学校怎么引进新人了

景难留 发表于 2025-2-7 13:35:14

张校退休以后一定要拿出诚意,请他留在武大,武大数学复兴有望

青木123 发表于 2025-2-7 14:04:26

大义钟馗 发表于 2025-2-7 10:13
记得你说过武大的师资只有华科的一半。
最近查了一下,武大专职师资3800+;华科是3700+。
武大:文社12 ...

假的,不准

isurf 发表于 2025-2-7 14:21:16

Annebel 发表于 2025-2-7 12:57
你这人才是毫无事实依据,闭着眼睛空想说话,难道武大研究电池和无人机测绘的那批人,就没在继续研究了? ...

我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我强调产业引导,带动科研,其实,这句话是马克思的话(类似的意思),也是我对这20-30年大学发展的总结。
空天信息,说实在的,一旦遥感独立成为一级学科,工信部高校发展空天信息学科,其优势,武大只有羡慕的份

okwzhtt 发表于 2025-2-7 15:21:45

茶马古道 发表于 2025-2-7 10:33
数据准确吗?印象中华科的工科医科规模巨大,估计是武大两倍,从每年国家自科基金申报数量看,差不多是两 ...

首先,附属医院的医生是不算在学校教职工人数里面的。
其次,还有一大群编制外的研究员、博士后不算在教职工人数里面。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2-7 15:23:13

大义钟馗 发表于 2025-2-7 10:13
记得你说过武大的师资只有华科的一半。
最近查了一下,武大专职师资3800+;华科是3700+。
武大:文社12 ...

这些数据有些问题。
扒拉了一下两校官网,医学部为例。不含直属医院医生,不含职工,只算大概的教师PI数量。
武大基础医学,公卫,药学,护理四个学院专职教师约250人,加上实体化的医学研究院,泰康医学中心的专职PI,大约330左右。
华科基础医学,公卫,药学,护理,法医,医学管理专职教师大约450人,还不计算华科独立的研究所研究院的独立PI。
华科的医学规模体量比武大要大不少。
直属医院就不用说了,光是同济医院临床医师3700人,武大三个直属医院加起来可能都没有华科直属医院的医师多。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2-7 15:40:47

茶马古道 发表于 2025-2-7 10:33
数据准确吗?印象中华科的工科医科规模巨大,估计是武大两倍,从每年国家自科基金申报数量看,差不多是两 ...

24年自然基金立项数,武大约600,华科约800。
其中武大中南医院加人民医院150,华科同济医院加协和医院近300。
把医学部分去掉,武大约450,华科约500,相差不大。
基金数量是计算直属医院的。

Annebel 发表于 2025-2-7 15:53:17

isurf 发表于 2025-2-7 14:21
我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我强调产业引导,带动科研,其实,这句话是马克思的话(类似的意思),也是我对这 ...

空天信息,武大在三个赛道都是拔尖的,黄书记刚在省里提到的东方慧眼星座、北斗智能导航定位,开放地球引擎,对应的商业遥感,导航与位置服务,地理信息服务。工信部又咋了,武测本来也深度参与国防类项目,至少四个卓青。测绘遥感不算院士在内,也有30多个国家领军人才,遥感独立成一级学科影响啥,还一堆国家级青年人才,武测的学术传承目前就还没断过,一代传一代。

大义钟馗 发表于 2025-2-7 16:07:51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2-7 15:23
这些数据有些问题。
扒拉了一下两校官网,医学部为例。不含直属医院医生,不含职工,只算大概的教师PI数 ...

华科医学院专教在同济医学院官网上就有,自己看“专任教师400余人”、我写的“400+”。

okwzhtt 发表于 2025-2-7 16:40:27

“书记,请接话筒。”

“今天是新春上班第一天,我们将召开‘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你能以此作一副春联吗?”

“没问题。上联:智领荆楚春潮涌 人机共绘新画卷;下联:势起中部气象宏 山河同谱振兴篇;横批:智启新篇。”

“省长您好,祝您新年快乐,蛇年行大运。”

“新年快乐,越做越好。”

据“湖北发布”报道,2月5日,在湖北“新春第一会”开始之前,10款“湖北造”人形机器人在武汉洪山礼堂组团“开工”,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省长李殿勋分别与名为的“天问”人形机器人互动。


“天问”是武汉大学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得名于《楚辞》中屈原的千古名篇《天问》,寓意对科技创新的永恒追求和对未来科技发展的美好憧憬。

它拥有国际上目前最低成本、高可靠性刚柔耦合灵巧手,可以通过手部的视触觉传感器获取感知信息,自动设计出对应的最佳力度,再通过连接手指指骨的腱绳,如人手般精准抓取鸡蛋、苹果等不同形态的物品。

目前,天问正在从实验室迈向生产线,计划今年量产,并打造一条研发制造生产线,未来可以应用在商业和养老场景中。

值得关注的是,“天问”是“土生土长的湖北人”。这个人形机器人的传感器、芯片等80%的核心零部件都是湖北制造。

okwzhtt 发表于 2025-2-7 16:42:26

刘胜做的天问机器人的特色是灵巧手和传感器,这是武大的强项。这个项目感觉挺突然的,去年第一次亮相就是领导视察,今年就要量产了。

whusolo 发表于 2025-2-7 16:54:16

okwzhtt 发表于 2025-2-7 16:42
刘胜做的天问机器人的特色是灵巧手和传感器,这是武大的强项。这个项目感觉挺突然的,去年第一次亮相就是领 ...

政府专项支持,高校企业技术攻关,武大在机器人竞赛方面成绩本也不错,是有一定基础的,都不是无根之水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2-7 17:29:06

大义钟馗 发表于 2025-2-7 16:07
华科医学院专教在同济医学院官网上就有,自己看“专任教师400余人”、我写的“400+”。 ...


武大工科专职教师概数
学院:
动机:100
电气:140
土建:125
水利:140
城设:115
测绘:90
遥感:130
电信:140
计算机:170
网安:50
人工智能:50
网安人工智能大部分包含在计算机内

实体
工研院:35
南极中心:50
导航中心:55

总数约1400人
未计算测绘国重及博后及实验室工程师类不属学院的独立PI
上下1500人左右。


华科工科专职教师PI概数:
学院:
机械:240
材料:100
能动:145
电气:240(含3个研究所)
船舶:50
电子:115
光学:100+125含4个研究部
集成电路:100
人工智能:120
计算机:135
航空:80
建筑:120
水利:120
环境:60
网安:90
软件:35

总数约:1900人
未计算光电中心,国重等不属于学院的独立专职PI以及博后及实验中心工程师
总数应该超过2000人往上走

武大工科类教师规模大约是华科的75%,差了500人左右,不是差100人。
数据粗糙,有时间的朋友可以统计一下。

okwzhtt 发表于 2025-2-7 17:51:58

whusolo 发表于 2025-2-7 16:54
政府专项支持,高校企业技术攻关,武大在机器人竞赛方面成绩本也不错,是有一定基础的,都不是无根之水 ...

去年3月立项,6月出样机,8月省长来校调研,今年2月跟书记省长互动,年内量产。我去年第一次看到感觉这是个献礼项目或者是省里宣传的需要。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2-7 17:56:02

zero111111 发表于 2025-2-7 12:09
武大工科教师人数跟华科差不多,怎么实力差距这么大?

武大工学大概1500名教师,其中测绘遥感加水利电气,差不多6-700,超过1/3接近一半。
武大工科也就这两三个方向最强。
计算机170到200人,但分布到计算机,人工智能,网安,就很小了,所以计算机人才还要翻番。
刘胜新工科30几号人,规模太小,未来可期。
其他土木,建筑,矿业工程,城市设计这类学科,都是传统夕阳学科了。
其他主流的工科,光学,电子,信息,能源,机械,动力,控制,自动化等等,武大要么很弱,没什么带头人没几个厉害的教授,要么连这个学科都不存在。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2-7 18:03:10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2-7 17:29
武大工科专职教师概数
学院:
动机:100


这个扒拉的数据,还没计算华科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大科学装置,国重的不属于学院的独立PI,也没计算华科未来技术,中欧,工科科学等好几个学院的专职教师。
华科工科教师和研究人员,可能要到2200到2300。
实际上规模体量比武大要大很多。
医学部也是,华科医学学院比武大大挺多的,至于直属医院的体量就更不用说。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2-7 18:09:01

武大计算机人工智能网安不到200人,人工智能网安大部分教师都在计算机有重叠,华科计算机人工智能网安大概300+,比武大规模也要大很多。

whusolo 发表于 2025-2-7 18:38:26

okwzhtt 发表于 2025-2-7 17:51
去年3月立项,6月出样机,8月省长来校调研,今年2月跟书记省长互动,年内量产。我去年第一次看到感觉这是 ...

省里有个尖刀计划,具体内容不知道,感觉应该就是针对这种前沿热点的东西,精干快上
页: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查看完整版本: 【顺势而为】武汉大学2025年发展纪实(校友新晋美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