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全重的综合收益
本帖最后由 yaohuilai 于 2025-4-22 21:51 编辑虽然财政拨款只有1000万,综合收益可是非常大。以某物理全重为例,能申请到各种大项目
、基金、帽子。综合收益非常大。
实验室现有骨干研究人员 88 人,其中中科院院士 4 人,长江特聘教授 4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
者 13 人,1 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在站博士后约 50 人,研究生约 300 人。2019-2020 年实验
室承担科研项目约 150 项,包括牵头主持 3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
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等国家级科研任务。年均到账科研经费约 2.8 亿元,研究成果发表高水
平论文约 120 篇。实验室正积极推进两项“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立项,包括本实验室有深度
科研经费虽然有大小年,平均一年一个小目标还是没问题。 博后50人…. 很多高校一个学院都不一定有50博后 平台很重要,对个人,对学校都一样。 这样看起来,其实全重搞太多也没意义,一个学院有那么一家,在申请项目帽子时能挂上就行 kasoso 发表于 2025-4-22 18:53
这样看起来,其实全重搞太多也没意义,一个学院有那么一家,在申请项目帽子时能挂上就行 ...
全重基本上按照二级学科来布局,肯定越多越好啊,综合性大学哪所没几十个一级学科 kasoso 发表于 2025-4-22 18:53
这样看起来,其实全重搞太多也没意义,一个学院有那么一家,在申请项目帽子时能挂上就行 ...
当然是越多越好,一个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毕竟有限。同期,物理学院另一个全重的数据是这样的:
实验室有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3 个,主持承担了 200 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牵头多项国家
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以及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等。实验室获得 5 项国家自然
科学奖二等奖,1 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以及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教育部一等奖、青年科学奖、
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光学十大进展、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2018 全
球 30 项光学重大进展,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美国光学学会、英国物理学会、中国光学学会会士等国际
国内多项奖励和荣誉。
近 5 年来,承担经费超过 5 亿元,发表 SCI 论文 900 余篇,其中,有 12 篇刊登于 Nature(8 篇)和
Science(4 篇);多篇发表在 Nature 子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获国家授权
发明专利 110 余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