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大”“小”“精”的个人想法及探讨
本帖最后由 让往事留在风中 于 2022-4-1 20:13 编辑关于小而精中的小和精,笔者的看法如下:1.“小”指的是发展方向少,学科数量少,专攻一项或几项。例如中农专攻农学,协和专攻医学,哈工专攻工科。大指的是方向全,雨露均沾,例如山川吉浙,文理医工农管均有涉及,称之为“大”2.规模大不代表方向多摊大饼。大量资源投入少数方向恰恰是“精”的表现,推动一个或少数几个方向和学科朝顶尖方向推进。例如国防科技大学,大量资源投入少数几个学科,争做世界一流。资源多却不能称为“大而全”3.师生比理论来说越高越“精”,师生比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师资多少也是科研力量的一大表现。某些学校师资少,方向全,学科多,其实才是“大而不精”“摊大饼”的真正体现,可笑的是竟然有人认为师资少等于“小而精”。 总学科少,师资少,学科整体水平高、高端产出好,可以称之为“小而精”。
总学科多,师资多,学科整体水平高,高端产出好,可以称之为“大而强”。
academic818 发表于 2022-4-1 20:24
总学科少,师资少,学科整体水平高、高端产出好,可以称之为“小而精”。
总学科多,师资多,学科整体水平 ...
总学科少,师资多,学科整体水平更高,更容易达到顶尖水平,可以称之为小而精 让往事留在风中 发表于 2022-4-1 20:35
总学科少,师资多,学科整体水平更高,更容易达到顶尖水平,可以称之为小而精 ...
理论更容易拔尖,但实际未必
学科整体水平要看优秀学科占开设学科的比例
单个学科是不是顶尖看高端产出
yuquanshan 发表于 2022-4-1 20:29
学科全面是优势,是做精的基础。学科不全而规模庞大,只能是低层次重复。浙大是成功的由全及精的发展路径。 ...
这个说法是中肯的 在中国,估计只有科大是名副其实的小而精? airseu 发表于 2022-4-1 20:45
在中国,估计只有科大是名副其实的小而精?
国科大,中科大,国防科大我认为都属于小而精 airseu 发表于 2022-4-1 20:45
在中国,估计只有科大是名副其实的小而精?
严格地说,是科大的本科小而精 accord 发表于 2022-4-1 20:46
严格地说,是科大的本科小而精
:lol,我印象流了哈 让往事留在风中 发表于 2022-4-1 20:46
国科大,中科大,国防科大我认为都属于小而精
学习了,致敬! 某校软院因批发硕士学历被处罚了,这也能叫小而精的话,那标准是不是就低了点。 yuquanshan 发表于 2022-4-1 20:29
学科全面是优势,是做精的基础。学科不全而规模庞大,只能是低层次重复。浙大是成功的由全及精的发展路径。 ...
比较中肯 毫无价值的话题 让往事留在风中 发表于 2022-4-1 20:35
总学科少,师资多,学科整体水平更高,更容易达到顶尖水平,可以称之为小而精 ...
“更容易达到顶尖水平”,至少A+比别人明显更多,才能够说这话。
如果自己采取了“更容易达到顶尖水平”的策略,结果顶尖学科跟别人差不多甚至还没别人多,那才尴尬 accord 发表于 2022-4-1 20:46
严格地说,是科大的本科小而精
中肯之言!硕博相对师资力量,堪称巨无霸! hughzhuce 发表于 2022-4-1 21:17
“更容易达到顶尖水平”,至少A+比别人明显更多,才能够说这话。
如果自己采取了“更容易达到顶尖水平” ...
有几分老师配几分学生,师生比过低就是水多面不够,最后喝浆糊。雨露均沾的很难面面俱到。同档次学校,单位学科师资力量的学校大都有特色,发展的不错。比如中科大,理科顶尖。国防科大,军工顶尖。 本帖最后由 hughzhuce 于 2022-4-1 21:42 编辑
科大人大是真正的小而精。
科人和复交比,专任教师少,这是小;A+学科多这是精。
“小”其实是劣势,但是可以用“精”来弥补,科人也是因为如此,A+比复交更多,才能跟复交并列。
有的学校规模小一点,但是A+不多相反C类学科一大排,就喜欢把“小”偷换概念成“小而精”从而以“小而精”自居,实际是小而不精;
有的学校教师比别人多,A+比别人少,也经常说自己小而精,这更是没法理解。 让往事留在风中 发表于 2022-4-1 21:32
有几分老师配几分学生,师生比过低就是水多面不够,最后喝浆糊。雨露均沾的很难面面俱到。同档次学校,单 ...
喝不喝浆糊不是靠师生比说话的,是靠最后的实际效果说话的。
有的师生比很高,但是实际水平不行,教出来的学生不中用;有的师生比低,但是教出来的学生好使。
养一大批拿钱不干事或者干不好事的,就叫喝参茶了? hughzhuce 发表于 2022-4-1 21:35
喝不喝浆糊不是靠师生比说话的,是靠最后的实际效果说话的。
有的师生比很高,但是实际水平不行,教出来 ...
当然,教师水平自然有高下,所以前提是同档次学校,同档次学校的教师总体水平差距不至于太大。就比如以师生比自居的上科大,国科大,南科大。其学生确实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企业和高校的认可,这就是水平 hughzhuce 发表于 2022-4-1 21:35
喝不喝浆糊不是靠师生比说话的,是靠最后的实际效果说话的。
有的师生比很高,但是实际水平不行,教出来 ...
哈工的话,如果单独把深圳校区拿出来看,从招收本科生扩招研究生和教师到现在也就5年历史。5年能得到企业和高校认可的学校有多少?如果放眼学科建设来说,哈工深迅速帮哈工补齐了计算机的短板(本部几乎只有nlp,相对其他高校连年下降)。这是不是师资扩大的好处? 最高学历高五 发表于 2022-4-1 21:42
学校规模小,校园丑,女生少,城市差,就业差,哎,一无是处。
干脆,就叫小而精吧。 ...
一无是处也就是搞出了几个航天器型号而已,看看你的学校能做吗? 让往事留在风中 发表于 2022-4-1 21:40
当然,教师水平自然有高下,所以前提是同档次学校,同档次学校的教师总体水平差距不至于太大。就比如以师 ...
首先水平可能就有差距,其次校风也有可能有差距。
总之光靠师生比是扯蛋的。
我就知道个别学校,几年前说自己生源多好分数线多高踩别人学校;如今过了4年这些好生源本科毕业了,读研的清北华五人比例不如别人,就业的大厂进不了几个,靠读中低档学校、进中小厂刷升学率、就业率,然后继续拿升学率就业率踩别人,反正升学就业可以差,论坛贴吧永远不会输。
我说的学校,我没算过,但是很可能满足你所谓的师生比高的玩法 hughzhuce 发表于 2022-4-1 21:53
首先水平可能就有差距,其次校风也有可能有差距。
总之光靠师生比是扯蛋的。
我就知道个别学校,几年前说 ...
1.你不妨指明是什么学校,大家更方便分析。至于鼓吹生源和哈工无关2.光比师生比肯定是片面的,我的意思是,假定其他变量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师生比高,学生质量相对好。近年来的南科,上科走的就是这条路径而且成果颇丰 让往事留在风中 发表于 2022-4-1 21:45
哈工的话,如果单独把深圳校区拿出来看,从招收本科生扩招研究生和教师到现在也就5年历史。5年能得到企业 ...
我倒不是说哈深差,哈深是很好的。但是用企业评价哈深,确实不合适,地理优势简直大上天了。
别说哈深,就是华南理工都近200腾讯(中九的大部分学校可能没到它零头的一半),华工还只是在广州。
要是华工搬到深圳去,就业锤死所有中九都不奇怪,不能因此就说华工比所有中九都厉害吧 让往事留在风中 发表于 2022-4-1 21:59
1.你不妨指明是什么学校,大家更方便分析。至于鼓吹生源和哈工无关2.光比师生比肯定是片面的,我的意思是 ...
这个我还真不是说哈工,只是举个例子而已,哈工不光不大吹生源好,也不大吹就业率高。
不过我说的学校,确有其事,不是杜撰 让往事留在风中 发表于 2022-4-1 21:47
一无是处也就是搞出了几个航天器型号而已,看看你的学校能做吗?
?小而精还有分号了?
术业有专攻,你做航天,人家做医学,金融。
都是国家公立大学,有啥值得炫耀的。
天天拉着比大小,不是搞笑么?
只有不自信才会天天祥林嫂一样唠叨。 计算生师比没有意义 这个指标只在能确保每个老师都对口负责几个本科学生时才有价值 现实是大学老师只管念PPT搞基金刷paper 就算当上什么学业导师 新生之友 可能这辈子只见一面 那计算生师比就没价值 本帖最后由 吴思齐 于 2022-4-1 22:34 编辑
再说本科教育 没有几个大学是不崩塌的 可能这几年随着中年PPT教授退出一线教学 年轻海归PI走上讲台后 情况才好一点 不过年轻海归只能证明他们的学术还不至于落后于时代 上课应该也让位于写本子了 哈工大一届本科生8000人,师资按哈工吹的说法“规模不大”,可见哈工的师生比极差,按这个理论哈工的教育质量非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