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学在东大

【东南大学●医学】附属中大医院最新数据:2院士、5国家级科研平台、51国家级人才

  [复制链接]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4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5-20 22: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创新发展大会成功举办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 : 2025-05-20 点击量:36

( U  T9 B) a$ C- d$ \
本站讯(记者中轩)九秩医路勤耕不辍,百廿学府再启新程。5月18日上午,东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创新发展大会于东南大学丁家桥校区科技会堂开幕。各级领导、国内兄弟医学院校和医院负责人、东南大学医科老领导、老专家、职能部处负责人、大医科师生代表和校友代表等七百人参会,共同见证这场医学学术盛宴。东南大学大医科及附属中大医院作为主体承办了本次大会,全体工作人员精益求精,为大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n! Z9 \+ _" N+ l$ g5 ?+ B+ |
5月18日上午8时30分,大气磅礴的东南大学大医科专题片《东南医学 九秩医元》开始播放,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为大会拉开了序幕。在开幕式上,与会领导发表了鼓舞人心的致辞,高度评价了东南大学大医科及附属中大医院取得的卓越成就。聚力发展大医科、深化医工融合,既是响应国家战略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顺应学科发展规律、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东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作为实施“大医科”战略的核心载体,于2024年5月26日正式揭牌并落户南京江北新区。这一重要学术机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滕皋军领衔,组建了汇聚全球顶尖专家的战略咨询委员会。学部充分发挥东南大学工科优势,通过整合医学与生命科学资源,构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生态。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等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同步入驻,标志着学校医学与生命科学学科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未来,学部将重点布局高端医疗器械、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东大智慧。附属中大医院作为重要支撑力量,科研创新成果丰硕:拥有5个国家级、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承担30余项国家级重大课题;荣获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60余项省部级奖项,入选江苏省首批研究型医院,尤其在重症医学、介入治疗、影像诊断等居国内先进行列。面向未来,与会领导殷切期望:东南大学要立足国家重大需求,构建具有东大特色的医工交叉创新体系,推动“大医科”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东南大学医学学科必将勇攀高峰,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源点·跃迁——同根同源见证仪式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西京医院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等七家同根同源的医院代表携手登台。这一刻,历史与未来在此交融,共同开启医学发展的新征程。

! b9 T+ z+ m3 `5 ]! o6 W3 s% M
在致敬医生教师环节,赵季文、周秉章、阴东平、汤云珍、窦国祥、李耀华、张建民、张祖贻等8位从医从教60年以上的医学前辈在志愿者的陪伴下缓缓走上舞台。两位东南大学医科杰出校友代表为前辈们献上鲜花,表达最崇高的敬意,并深情回忆起在丁家桥87号的求学时光。那些青涩的岁月、拼搏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引发了全场的强烈共鸣。
大会还先后举行了“医擎重症大模型、医道星途医学教培智慧平台、小肝人肝癌大模型、慧影影像大模型、易医患者服务大模型、血管大组学”等6个医学大模型集中发布仪式以及东南大学医学校友会授旗仪式。最后,由附属中大医院医护人员自编自导的音诗画《医路长歌》温情上演。他们用饱含深情的朗诵,生动展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将大会氛围推向了最**。

5 p) u& R. p6 @7 B
开幕式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四位医学界资深专家的主旨报告备受瞩目。医学领域的顶尖专家们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以高屋建瓴的视角、深入浅出的讲解,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更激发了创新思维与灵感火花,获益匪浅。
18日下午,附属中大医院举办的精管赋能与提质增效管理论坛和临床前沿与创新转化论坛,均邀请到众多国内高校、医院的专家和领导。他们的精彩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结合实际,让与会者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九十年风雨兼程,九十年春华秋实。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将以此次盛会为里程碑,秉承“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持续深化医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在守护人类健康的征途上勇攀高峰,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澎湃动能,续写无愧于时代的东大医学华章!(审核/崔玉艳编辑/张鑫)
% y1 U: L8 H4 {; V& [* r% ?0 j

新手上路

Rank: 1

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26 16: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北院区要重启建设了吗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1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26 16: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xiridexiyang 发表于 2025-5-26 16:42
) M8 N1 ?. A3 I8 P0 X- G# l# X4 g江北院区要重启建设了吗

9 Y' N$ K3 H4 F( M) [估计悬了;反正现在有了两江医院也够了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4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5-26 19:04: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eta756 发表于 2025-5-26 16:47
# e+ x! k/ I6 q; ~& O1 f估计悬了;反正现在有了两江医院也够了
( ]* N* ]2 L8 j8 t& R
如果江北新区能把两江划给中大,然后再扩建,那也不错!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1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26 19: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在东大 发表于 2025-5-26 19:04
+ \  P2 w3 q3 A2 E! |8 l9 _如果江北新区能把两江划给中大,然后再扩建,那也不错!
& M( I( n7 p4 \
两江医院三期已经完工,好像也是一千多床位,应该够了

初出江湖

Rank: 2

6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26 23:05: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在传资金搞到位了,很可能重启。另外丁家桥中大医院住院楼一楼摆了新院区的模型,似乎真有希望

初出江湖

Rank: 2

6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26 23:08: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摆出的模型是当初规划的一期建筑,1500个床位,30万的建筑面积,二期会增加1000床位和20万建筑面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1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27 07: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曳引留痕 发表于 2025-5-26 23:05
6 A( p* h* O$ B0 J; s$ n网上在传资金搞到位了,很可能重启。另外丁家桥中大医院住院楼一楼摆了新院区的模型,似乎真有希望 ...

0 r* v7 k0 h7 S" f, D( \5 ^地基已经打好。如果资金到位,2年就可以完工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4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5-27 08:08: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曳引留痕 发表于 2025-5-26 23:08
5 Y9 q5 {! m/ Q2 H4 H  p) `4 t摆出的模型是当初规划的一期建筑,1500个床位,30万的建筑面积,二期会增加1000床位和20万建筑面积。 ...

, v6 j9 h# ?( d' m8 X1 w$ B如果这样的话,复工应该快了,不过如果江北财政吃紧的话,总体规模可能会缩水或延迟!

初出江湖

Rank: 2

10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27 08: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大医院江北新院区最新的官方回复-----2024年11月,南京市卫健委答复政协提案,明确支持中大医院江北新院区项目恢复建设,要求加快审批流程。因此,项目的推进需严格遵循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目前,省、市、区各级政府对此项目高度重视,并与东南大学积极研究新的建设方案及资金筹措方式,以加快项目的进展。也就是说,中大医院江北新院区建设依然在持续推进。

初出江湖

Rank: 2

10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27 09: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大医院江北新院区建设重新更换项目建设单位、重新立项、重新走流程,走长期国债的方式融资,中大医院90周年院庆时宣布两年后开张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1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27 09: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一步处处晚!当初如果早开工半年,房子已经盖了2、3层了,硬着头皮也干下去了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7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27 09:48: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anjingok 发表于 2025-5-27 09:28
# Q1 D" o3 e% w+ N' i* N- ~中大医院江北新院区建设重新更换项目建设单位、重新立项、重新走流程,走长期国债的方式融资,中大医院90周 ...
+ m, V0 \7 G* ^  Z% q
那就是全面复工了 配合国家重症医学中心建设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4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5-27 10:39: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anjingok 发表于 2025-5-27 09:28
1 ?( ?. `) l* c- p中大医院江北新院区建设重新更换项目建设单位、重新立项、重新走流程,走长期国债的方式融资,中大医院90周 ...

/ n( J4 y$ I3 e' ]; P) r: @真要能如期开张,那也算是给125周年校庆献礼了!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4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5-30 09: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电视台】《生活圈》守护“生命之门”
发布时间:2025-05-16发布者:吴涵玉浏览量:93
[size=0.16]分享至:
" P# A3 ^2 c  Q0 _( e  F- i
[size=0.16]字体:
5 ~" m& n  ~$ }9 f) p中大1 b4 \+ b/ ~# O

+ x4 i8 o4 {& ~! I3 g2 G% \! n3 {1 y

) t8 J1 }8 E5 X[size=0.18]

5月16日上午8:30,CCTV-1频道《生活圈》栏目播出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医师沈杨教授的专访《守护“生命之门”》,央视频、央视网同步播出。


/ {0 t1 a0 @( I! A) \8 I( `8 g% Z1 o; x/ W; M

[size=0.18]原文网址: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2908023111758129236&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31a0b939e1c0a82326000n&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

* z% C0 d8 ]8 a- Z. l1 o  C
* _+ z2 ?( m- ^/ k7 I) a2 V
0 |- Q6 a; v2 f, M; u! Q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4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5-30 19: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南大学承担的科技创新2030“四大慢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举行$ D: a$ Z1 ~, ~5 i5 D
发布时间:2025-05-30发布者:李震浏览量:203; Y& \4 u, v, n: K
0 D1 ?: N" l! O  \( @4 ]
分享至:
2 J7 }- L+ z- ^4 K3 o2 y# b/ ^字体:+ ?5 K& ^- w5 i4 g
小中大
: F# k. F% D, Z% T! ?% ~* W【东大新闻网5月30日电】(通讯员陈慧)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承担的科技创新2030 “四大慢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南京召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刘玲教授负责的“慢病人群呼吸机依赖高危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邱海波教授负责的“基于 ICU 质控体系的慢病人群脓毒症诊治评价及策略优化”两个项目同期启动论证。项目特邀郑州大学姜勇教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刘良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宋元林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刘克玄教授、东南大学杨冠羽教授等5位来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及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担任指导专家。9 K* k4 D9 e' s

% L; l6 T' C' W- v+ s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管理负责人对项目的实施和管理要点做出提示。江苏省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态积极推动重大专项实施与成果转化,为健康中国贡献江苏力量。姜勇作为专家组组长,就项目具体实施规范、科研诚信等方面提出要求和建议,并寄语项目团队实现研究成果的国际引领性。  S# b# l. U% Q6 n& K. X
( `; i2 \( |) m: v
两个项目有关负责人分别对项目的研究目标、实施方案、关键技术难点与解决策略进行详细汇报,并就研究进展情况做了全面梳理。与会专家从国家战略需求、研究方案优化、临床实践应用和课题间协作等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与建议。1 P4 x* ]6 W# c6 ~& y

5 g2 m5 e/ K0 z2 {: p/ q项目组表示,将认真吸纳各方意见,优化实施路径,强化项目统筹协调,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确保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以优异的科研成果服务国家健康战略,推动我国重大慢病危重症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会上还开展了专项财务培训。0 C* F/ V8 K2 a1 q, O

) P: s1 O+ Q0 c6 l
9 {  V" s9 P9 c4 D: s
( \8 N3 C5 E  ~( v$ W7 i% B供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g& n6 a  B3 G# p. a" F3 V

0 ?. b- d8 _& a(责任编辑:杨万里 审核:宋业春)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4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5-30 19: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南大学承担的科技创新2030“四大慢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举行
% Y! M) G& @  z8 ~3 \发布时间:2025-05-30发布者:李震浏览量:203
) l0 ?, E# @0 [$ d0 z8 I6 j  C# S( c) {( p, k
分享至:
; x1 J4 u% U7 j$ Y! `7 K字体:
# }3 `. K0 k* R7 q5 a! \0 b小中大
' Y7 ~# Y$ |% G" w" a0 q5 `8 o【东大新闻网5月30日电】(通讯员陈慧)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承担的科技创新2030 “四大慢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南京召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刘玲教授负责的“慢病人群呼吸机依赖高危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邱海波教授负责的“基于 ICU 质控体系的慢病人群脓毒症诊治评价及策略优化”两个项目同期启动论证。项目特邀郑州大学姜勇教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刘良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宋元林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刘克玄教授、东南大学杨冠羽教授等5位来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及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担任指导专家。
( ~* Y+ v) G+ z7 Z4 R/ s. l
2 Q1 i& s0 |. h" u" O) I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管理负责人对项目的实施和管理要点做出提示。江苏省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态积极推动重大专项实施与成果转化,为健康中国贡献江苏力量。姜勇作为专家组组长,就项目具体实施规范、科研诚信等方面提出要求和建议,并寄语项目团队实现研究成果的国际引领性。
, ~8 X0 T9 Y, [3 U) l" x! J  Z
* G* A1 Y* F( g3 R1 R4 D两个项目有关负责人分别对项目的研究目标、实施方案、关键技术难点与解决策略进行详细汇报,并就研究进展情况做了全面梳理。与会专家从国家战略需求、研究方案优化、临床实践应用和课题间协作等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与建议。! F4 p- j, W" J( W6 o

7 ^# ?. d, e+ y! }项目组表示,将认真吸纳各方意见,优化实施路径,强化项目统筹协调,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确保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以优异的科研成果服务国家健康战略,推动我国重大慢病危重症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会上还开展了专项财务培训。
- s( T! h0 o1 @8 a! l( `" A
! e4 A- p+ B3 ]
6 r8 y4 |9 a1 G; H  K* @# E4 f# P$ w% i& {' Z
供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0 Z5 l7 |# U5 R/ [- t" P! W6 @
2 q0 g: `. ?+ D7 v" |) r(责任编辑:杨万里 审核:宋业春)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4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5-30 19: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南大学承担的科技创新2030“四大慢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5-05-30发布者:李震浏览量:203
[size=0.16]分享至:
# d9 z2 k8 U) O, @# d
[size=0.16]字体:
. B9 j  |, ~; @+ x4 Z8 Z中大( \$ F4 Y5 [7 W/ F' U+ T* `. R! Y
6 v7 Q* A0 J1 Y) G# \: @# I: P

* |; f8 O/ x+ ~& b

: N- C) C& N% v/ B8 c[size=0.18]

【东大新闻网5月30日电】(通讯员陈慧)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承担的科技创新2030 “四大慢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南京召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刘玲教授负责的“慢病人群呼吸机依赖高危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邱海波教授负责的“基于 ICU 质控体系的慢病人群脓毒症诊治评价及策略优化”两个项目同期启动论证。项目特邀郑州大学姜勇教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刘良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宋元林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刘克玄教授、东南大学杨冠羽教授等5位来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及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担任指导专家。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管理负责人对项目的实施和管理要点做出提示。江苏省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态积极推动重大专项实施与成果转化,为健康中国贡献江苏力量。姜勇作为专家组组长,就项目具体实施规范、科研诚信等方面提出要求和建议,并寄语项目团队实现研究成果的国际引领性。

两个项目有关负责人分别对项目的研究目标、实施方案、关键技术难点与解决策略进行详细汇报,并就研究进展情况做了全面梳理。与会专家从国家战略需求、研究方案优化、临床实践应用和课题间协作等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与建议。

项目组表示,将认真吸纳各方意见,优化实施路径,强化项目统筹协调,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确保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以优异的科研成果服务国家健康战略,推动我国重大慢病危重症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会上还开展了专项财务培训。


# Q% w# n4 Y  h) _

供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责任编辑:杨万里 审核:宋业春)


" C- v) Z4 R3 o. \2 h4 S( J8 ~! p

5 @! q8 o% h, K6 u5 p1 v

% b8 ~1 J- ^5 a
3 t: T7 c) {/ j! c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7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30 20:31: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在东大 发表于 2025-5-30 19:34
  R  [& f: s1 `: {" c- Q( v东南大学承担的科技创新2030“四大慢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举行发布时间:2025-05- ...
+ l) u3 W( I/ B; T
国拨经费上亿了

初出江湖

Rank: 2

10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30 20: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在东大 发表于 2025-5-30 19:34
8 r, Y1 O4 b2 H- a6 q东南大学承担的科技创新2030“四大慢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举行发布时间:2025-05- ...

, U1 A9 ]- }2 m- B6 \- b6 b8 q热烈祝贺东大医学方向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7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30 20:53: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anjingok 发表于 2025-5-30 20:501 f* ~) m9 |; Y3 _3 o
热烈祝贺东大医学方向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5 B: c& M9 a! E3 M% E重大专项秒杀重点研发计划两条街吧

初出江湖

Rank: 2

10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30 21: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jiamianlushi 发表于 2025-5-30 20:537 I8 K: f, X! k+ Y$ p
重大专项秒杀重点研发计划两条街吧

" Q3 ~4 p5 |% x官网认证,东大医学重大利好消息!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4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5-30 22: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jiamianlushi 发表于 2025-5-30 20:31) ~7 m$ ^' Q0 o% ~5 j5 `
国拨经费上亿了
8 d: G+ R7 Y. K9 C6 x
之前已经搞了几个经费比较大项目和平台了,公开明确金额的有: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约4亿),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约1.5亿),东南医学还是挺争气的,规模这么小,近5年国家大项目经费不算少了。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31 1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beta756 发表于 2025-5-26 16:47
/ T8 ~3 y* r  d估计悬了;反正现在有了两江医院也够了
2 h. b% Q& M% L, P& k7 r0 @' w# Q% G
医院划归省部共建,要启动了,新校长的业绩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7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31 12:05: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ekejie 发表于 2025-5-31 11:49# Z% g! C% o7 N8 t& d
医院划归省部共建,要启动了,新校长的业绩
9 M* x1 l+ [7 v/ ?2 T$ [: N
中大医院?只能说孙校长赶上了 不算他推动的吧 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4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6-5 18: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南大学完成1.6亿元“新型环状RNA药物”方向科技成果转化签约
发布时间:2025-06-05发布者:李震浏览量:65
[size=0.16]分享至:

; [/ Q) [4 s9 f7 z5 o8 M[size=0.16]字体:% V" u' _* ?$ l
中大
9 z2 n: G( g; o- K8 F. O, a' H
, a0 M& G8 E* K7 F

7 O) `% E2 @- {; t7 ?8 |
) \# E9 ~8 [( J, l5 X8 }) J' E# }4 \
[size=0.18]

【东大新闻网6月5日电】(通讯员 科萱)在建校123周年之际,东南大学完成“新型环状RNA药物”方向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以1.6亿元的高额转化金额,将前沿科研成果注入产业发展,开启基于环状RNA的脑卒中药物治疗产业化新征程。

[size=0.18]

此次成果转化基于东南大学医学院姚红红团队在环状RNA领域的突破性研究。团队创新构建的全新核酸药物,通过circSCMH1的多靶点协同作用、结合新型靶向载体,兼具高靶向性、高安全性和高效性,直击缺血性卒中治疗难题。这一成果不仅有望打破临床缺血性卒中治疗药物匮乏的困局,更突破传统药物单一靶点局限,为患者带来首个针对缺血性卒中多靶点协同干预的核酸药物,显著提升神经功能恢复效率,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未来,该项成果将助力我国在核酸药物开发新赛道实现领跑,打破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构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酸药物研发体系,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变革式发展。

[size=0.18]

该团队负责人姚红红为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药理学科带头人,深耕“神经炎症-非编码RNA-神经精神疾病”研究领域,先后入选多项国家级人才计划,担任江苏省免疫学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和江苏省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

该项目是东南大学近期推动实现的又一重大标志性转化案例。自2024年全国首个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江苏,东南大学作为重点支撑高校,以中心建设和大学科技园重塑为契机,锐意改革。通过全面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研人员评价机制,实施职务成果“赋权”,升级“一门式”服务保障体系,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化跃升的“东大方案”与“东大实践”,持续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创造更大社会价值。


+ I5 ]; F9 i6 O! Y

供稿:科研院 医学院

(责任编辑:嵇宏 审核:宋业春)


3 f6 P$ }: \- p& F$ V$ f, M' H

  w. v1 w; T% z+ G/ W' M4 e4 ]& Q1 q) Y6 o/ r

0 n) Q- R# \" H' ]: o7 L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1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6-6 10: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在东大 发表于 2025-6-5 18:44
: v) j3 S3 h# G( E: H5 X9 M东南大学完成1.6亿元“新型环状RNA药物”方向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发布时间:2025-06-05发布者:李震浏览量:65 ...
% Z( n" S/ k+ T4 Y% y
医学院今年是1.1亿+1.5亿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4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6-13 13: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color=rgba(0, 0, 0, 0.9)]为进一步加强校友联络、凝聚医学力量、助力健康中国建设,2025年5月30日,[color=rgba(0, 0, 0, 0.9)]东南大学上海校友会医学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25年“医智健康”论坛[color=rgba(0, 0, 0, 0.9)]在上海隆重召开。东南大学原副校长浦跃朴,东南大学校友总会秘书长蒋玮,东南大学校友总会原秘书长姚志彪,东南大学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李波,东南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姚红红,东南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斌,东南大学医学部执行副主任程斌,南京铁道医学院原院长[color=rgba(0, 0, 0, 0.9)]朱广杰,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原院长何家声,东南大学医学院原副院长刘岐山,中科院院士、东南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樊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闫小君,东南大学上海校友会执行会长王茂廷,东南大学上海校友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薛军,上海健康医学院原校长、东南大学上海校友会医学分会新当选的会长黄钢,医学分会原会长郑萍等180位校友出席了活动。
4 \! m) E: u' K6 ~# T6 W5 ^- F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4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6-15 09:47: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3D外视镜助力人工耳蜗植入,让听力重获新“声”  潇湘名医 2025-06-13 19:39潇湘晨报旗下健康医疗新闻账号 关注 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传来喜讯,中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陆玲教授带领团队首次运用3D外视镜技术成功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术,术中践行柔手术、微创理念,充分暴露面隐窝、圆窗膜后,微创在圆窗膜上开放直径0.4毫米的小窗,缓慢稳定植入直径0.3毫米的电极,以求最大程度保留残余听力,减轻内耳创伤,各项数据监测显示,耳蜗电极工作状态与神经反应状态均正常,术后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无眩晕、面瘫等不适。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大医院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微创手术领域实现了新的跨越。   五旬患者“追声之旅”:从无声困境到重获天籁  58 岁的李先生(化姓)曾长期受听力问题困扰。他自幼右耳全聋,仅靠左耳感知外界声音。然而,两年前左耳听力也开始下降,尽管辗转多家医院就诊并安装了助听器,但其言语识别率却越来越低,助听器效果大不如前。不甘被听力障碍束缚的李先生,通过网络查阅大量资料、关注各类医疗新闻,最终得知了中大医院的陆玲主任。带着满心期待,李先生慕名来到中大医院,向陆玲教授寻求帮助。陆玲教授为其进行详细检查,并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李先生实施右侧人工耳蜗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仅五天,李先生便康复出院。   三周后的人工耳蜗开机时刻,充满了紧张与期待。在科室专家、家属的共同见证和专业听力师的指导下,李先生小心翼翼地佩戴好体外处理器。当听力师启动设备进行首次调试,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先生身上。下一秒,李先生激动地紧握家人双手,眼眶中泛起泪水,难掩兴奋地喊道:“听到了!我真的听到了!”  被静音的听力困境:解码耳聋背后的现状与危机  听力障碍正成为威胁全民健康的“隐形杀手”。在我国,新生儿耳聋发病率约为1-3‰,这意味着每1000名新生儿中就有1至3名面临先天性听力缺失。在语言能力发育的关键阶段出现听力问题,会直接阻碍语言功能发展,正如俗语所说“十聋九哑”,对孩子未来的心智发育和成长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性耳聋问题也日益严峻。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约三分之一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耳聋不仅阻碍老人与外界的沟通,更易引发社交隔离,增加抑郁、认知障碍等心理疾病的风险,极大降低生活质量。  人工耳蜗植入作为目前治疗重度、极重度耳聋的有效手段,通过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直接刺激听觉神经,帮助患者恢复听力。但目前我国人工耳蜗植入率不足5%,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亟需提升公众认知与医疗技术普及。  3D外视镜赋能手术:构建听力健康全流程管理  此次手术中运用的3D外视镜技术,通过配备的高清三维视野,将手术部位放大数十倍,让医生仿佛置身“微观世界”,在狭小的耳蜗空间内精准完成电极植入等精细操作,手术精准度与安全性大幅提升。此外,三维视野还具备教学演示和视频教学功能,为医学知识的传播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陆玲教授指出,目前,中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已构建起“精准诊断-微创手术-听力康复随访”的全流程管理体系,从术前评估到术后康复,为患者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全方位守护听力健康。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创新,未来将有更多先进技术投入临床,帮助更多患者打破无声壁垒,重新拥抱多彩有声世界。(通讯员程倩敏 陈慧君 编辑王倩 校对刘敏 编审程守勤)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4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6-17 18: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南大学医学院姚红红教授牵头国家科技计划——“四大慢病”重大专项项目启动会在南京顺利召开
发布者:余家仪发布时间:2025-06-17浏览次数:30

+ v( w+ j+ {) x, k

6月15日,由东南大学作为牵头单位,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姚红红教授作为项目总负责人承担的科技创新2030——“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四大慢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于神经血管单元时空演变规律探索缺血性卒中再灌注后无效再通的机制及其诊疗靶标”项目启动会在南京隆重召开。

项目启动会由东南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姚红红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王以政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干细胞与神经再生研究所所长朱东亚教授,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宋伟宏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忠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伊龙教授,东南大学副校长邱海波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杨弋教授,项目团队的各子课题负责人和项目骨干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

东南大学副校长邱海波代表东南大学对项目的顺利立项表示热烈祝贺,并代表东南大学科研处承诺对项目的后续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同时,也要求项目团队恪守神经内核,构建跨机构协作矩阵即打通医院-高校-企业研发壁垒,强化关键周期管控,以严谨治学态度铸就高质量证据链,协同创新范式突破技术瓶颈。

王以政院士对项目的立项表示热烈祝贺并给出了指导性意见,认为项目团队从临床关切无效再通问题出发,提出的科学问题意义重大,为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项目团队紧扣临床无效再通问题,深入研究无效再通中神经血管单元的神经机制。

为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任务目标,项目组成立了项目指导专家委员会,组长为王以政教授,组员包括朱东亚教授,宋伟宏教授,陈忠教授、王伊龙教授和杨弋教授。

会上,项目负责人姚红红汇报了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内容、总体目标和团队关联性和项目预期成果。东南大学韩冰教授、复旦大学赵冰樵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汪明欢教授、南京宁丹新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张正平博士分别汇报了各个子课题的课题设计、研究进展、问题和挑战等。

在听取各课题汇报后,莅会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王以政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干细胞与神经再生研究所所长朱东亚教授,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宋伟宏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忠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伊龙教授等专家们对项目的切入点和创新性进行了肯定,同时对项目的关键问题和动物模型选择、项目实施难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给出了可行建议。最后,专家们希望项目课题组以无效再通中神经血管单元为核心,全面解析无效再通的神经机制,成功构建无效再通预警模型,切实解决重大临床问题。此外,希望项目组以此为契机,培养一支从事神经血管单元研究基础的高水平人才团队。

会后,项目团队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和研究骨干及相关参与单位进行了深入讨论,在动物模型选择、研究重点及难点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达成共识,积极调整研究总体规划。

“基于神经血管单元时空演变规律探索缺血性卒中再灌注后无效再通的机制及其诊疗靶标”项目由东南大学牵头,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姚红红教授为课题总负责人,汇集东南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国人民JFJ第四军医大学和南京宁丹新药等国内心脑血管疾病研究领域的顶尖力量,同时吸纳了国内其他相关领域的优秀团队,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及预期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7 I- g7 K( V  w- Z

  }! K7 g! C8 }

- t, d2 q+ p$ T! q6 c, H! x5 M4 b
5 a9 M0 Y- ?6 Q$ _# ^
; k3 q7 l/ x$ B+ Y6 Y
& g, f6 e* i" s8 ?5 W5 R( 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8-7 01:29 , Processed in 0.06480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