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aoitsukasa2me

【西南交通大学科研基地信息更新】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正转建、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复制链接]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19: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为超高速低气压磁浮交通及动 模风洞研究平台的预研项目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7-24 22:06
6 H! ^& M  ~8 w; p! m- p! _2 n* c建设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系统国家级实验室
* y# i5 f2 K% p' E6 T' L% ], f9 D/ d& r5 |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 ...
1 U$ q4 {/ a& U; ^$ d' f3 ^. K-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2-5 22: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低真空管道磁浮高速飞车山西省实验室】实验室依托中北大学,联合航天科工三院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7-24 22:06; t: @: p2 X1 O* ~
建设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系统国家级实验室
" ^( `4 m# h+ W. @9 q. X$ k
. a, C( G, S7 [0 \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 ...
& n) V& K& W' `, c% Z0 K1 W
2024.1.29-1000km/h地表最快!高速飞车全尺寸超导电动悬浮试验成功(节选)
来源:中国磁浮     时间:2024-01-31 16:12
/ Y5 g; f8 c% u
       据悉,我国高速飞车大同(阳高)试验线是我国首条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全尺寸试验线,项目位于大同市阳高县,线路全长2公里,起点位于阳高南站西侧500米处。/ Q7 r) J% j) d8 K6 O* N
       这也是全球在建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全尺寸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试验线。" r. t/ F' C9 ]0 c( H
       高速飞车融合了航空航天技术地面轨道交通技术,通过超导磁悬浮和低真空管道减少轨道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实现超高速的“近地飞行”,设计时速达1000公里
2 d$ L1 l/ I; x/ b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2-5 23: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总 书 记对我国高铁科技创新寄予厚望,明确指示“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有更大发展”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7-24 22:061 \  F8 s2 \# f" K7 G& S8 ~% i
建设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系统国家级实验室
1 {$ R4 \; K& Z2 Q) Z* W; T$ w
3 C( Z- a2 @6 E0 L- o8 z  Y$ Q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 ...
3 z' P9 x. s! D" f# x4 r3 y3 p
2024.1.28-多态耦合项目顺利封顶
来源:中铁二十三局轨道交通工程公司     时间:2024-02-05 21:56
0 t( a* j! u+ V8 h
       2024年1月28日,多态耦合项目实验楼与宿舍楼同步竣工,举行封顶仪式。标志着项目如期实现封顶这一重大节点目标。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代表以及西南交大科研团队等众多单位,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 R3 r* `3 g% I+ A

, R8 z& g0 I9 }2 U1 _4 P9 L5 }
封顶仪式
0 e* B& H" l: E7 M" n3 {
       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项目由中国铁建、中铁二十三局、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联合体承建。为西南交通大学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程及四川省首批6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撑项目之一,也是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的重要支撑。作为四川省的首个大型科研装置类项目,该项目建设旨在对标成都市地标性建筑以及名片工程建设。
' ~2 v* g8 }- c" N2 z* e6 l, e, F# P2 ]' c
项目效果图
, J7 ^# m4 R+ w; z6 K# l: |
       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是一个长1620米、设计最高试验时速1500公里的高架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浮交通综合性研究试验平台,旨在系统性突破多比例模型、连续变化低气压状态、多种轨道模式下高速及超高速轨道交通磁轨(轮轨)关系、流固耦合关系等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与核心关键技术,引领真空管道超高速轨道交通科技发展
; [$ S" E8 K" c7 h! v" D4 K. c       项目负责人在封顶仪式上致欢迎辞,并作表态发言。他表示,项目部将全力以赴,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继续把好质量、安全关,力争早建成、早达效。站在新的起点,项目部将继续与项目全体建设者砥砺奋进,为提升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价值贡献力量。) G3 Q* u( u0 ^8 ]0 o+ ]! z8 i" y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2-15 00: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 书 记对我国高铁科技创新寄予厚望,明确指示“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有更大发展”

本帖最后由 aoitsukasa2me 于 2024-2-15 00:10 编辑
4 M! ^. ^$ h4 V: n* \. P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7-24 22:060 U4 i/ L7 B) j0 u3 ^  H
建设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系统国家级实验室
. K6 v, M6 ?; @& _1 _! j* }! F" k" l, g+ |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 ...

8 O3 m1 ^7 T! U$ V+ g* P* H
2024.1.30-余敏明、闫学东拜访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     日期:2024/02/04 23:59:03
  |% h; Z3 A" G( a4 \0 _, {3 x
       2024年1月30日,党委书记余敏明、校长闫学东拜访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振芳在国铁集团机关3号楼108会议室会见了余敏明、闫学东一行,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同军,以及安全总监兼安全监督管理局局长王保国、办公厅主任张才春、科技和信息化部主任张大勇、党组组织部(人事部)部长(主任)李东一同参加会见。9 f! T2 g. h8 ]8 Q6 ~! v
6 k( C  p  g$ o' K& y

+ o8 k  G  x3 ?) |       刘振芳首先对学校一行到访表示了欢迎。他指出,西南交通大学作为办学特色鲜明、享有良好声誉的传统铁路院校,为中国铁路的建设发展和改革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新时代十年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擦亮了中国高铁这一靓丽的“国家名片”,包括西南交大在内的众多铁路科研院所都参与其中并为之共同奋斗。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铁集团立足国家铁路、人民铁路建设,明确以重点构建“六个现代化体系”,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希望学校承扬传统、发挥优势,铁路创新发展中找准结合点,抓住、抓好川藏铁路成渝中线建设等重大机遇,进一步筑牢铁路发展“阵地”,不断深化与铁路行业各领域合作,为铁路现代化事业持续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 b$ x$ ]) v9 l! x1 H" w, M       余敏明对国铁集团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了感谢,并简要汇报了近年来学校围绕铁路、服务铁路,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的情况。他谈到,学校积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以及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需求,全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铁路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单位,在轨道交通基础理论研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工程实践、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同时,通过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组建“工程博士川藏班”、打造“天佑系”铁路国际教育品牌、开展各工种铁路专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创新轨道交通多类型、多层次人才培养培训模式,精准为铁路建设发展输送急需人才。他表示,今后学校将继续深耕和服务铁路行业,努力为推动国家轨道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更卓越的西南交大力量。
, N, K5 R+ B/ V& i( `       闫学东谈到,学校始终与中国铁路同向同行,坚持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在交通运输、土木、机械、电气等轨道交通“硬实力”方面积淀深厚、优势突出。当前,学校扎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依托国家级创新平台集群和高水平科研团队,有组织地全面、深度参与川藏铁路CR450高速列车智能高铁2.0等领域技术攻关工作,大力开展原创性的基础、前沿科技创新;同时,不断丰富育人场景、强化人才供给,联合轨道交通头部企业,大力推进工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切实扩大铁路技术应用及管理人才培训规模,加快提升铁路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质效。4 d1 `. W8 A5 D1 x
0 h( F: B1 N- r# r& {3 i, d

  ~! u! N: y0 q7 h) \       座谈交流中,刘振芳还就加强人才需求分析、深化人才培养调研、推进人才联合培养,优化科研工作顶层设计、构建铁路科技成果与行业应用紧密结合机制、形成铁路科技成果高效转化通道,针对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制定特殊政策、拓宽培训面向、打造人才特区等重点方面,与学校领导充分交换意见,并提出了进一步紧密协作的工作建议。9 v# }1 Z. i0 A4 c6 d
       姚发明副校长以及土木工程学院、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校长办公室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陪同参加座谈。/ Y# {7 A. K; d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2-15 09: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 书 记对我国高铁科技创新寄予厚望,明确指示“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有更大发展”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7-24 22:06) M- P# `! {/ H, p( w( W8 J" f0 |# b
建设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系统国家级实验室! Y$ _& X+ r1 {6 w$ G5 Q
- N- R; S- _0 H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 ...
: L# V9 c0 o: E/ Q
2024.2.1-西南交通大学校领导会见巴西国家工程院院士Richard Stephan教授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国际教育学院     日期:2024/02/03 23:22:00
2 A: }. r+ b4 d
       2024年2月1日巴西国家工程院院士、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Richard Stephan教授访问西南交通大学,受余敏明书记和闫学东校长委托,副校长姚发明会见Stephan教授。( t7 p- |, C# L1 Z8 M
       姚发明表达了对Richard Stephan教授的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科设置、国际合作交流和东部(国际)校区建设情况。他提到,交大和Richard Stephan教授的合作交流源远流长。2002年教授第一次访问交大,开启了两校间高温超导磁悬浮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22年来双方一直保持着深入且卓有成效的合作。2024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感谢教授长期以来为促进两国交往与合作,特别是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所做的积极贡献。希望未来Stephan教授与交大的合作更加深入,成果更加丰硕。
% ~/ r% y/ l% L2 @& c% V2 e& ], _* h

+ ]: j8 X4 l  ^3 H& k+ N       Richard Stephan教授表示这是他第九次来到中国,他非常喜欢中国的历史文化,也十分重视与西南交通大学的合作和中国-拉共体轨道交通联合实验室的各项工作。他认为,大学之间最好的交流就是开展学生的联合培养或交换学习。希望未来可以和西南交大在联合实验室、学术科研、学生互派等方面继续加强合作,也非常欢迎西南交大组团到巴西进行访问3 f0 |+ {: C! n) @+ m% g4 }5 x
       最后,姚发明为RichardStephan教授颁发了客座教授的续聘聘书,也向Richard Stephan教授表达了中国新年的问候。
' z3 |  r+ y# S$ z
6 D$ M# m$ A& a6 }3 i0 S6 r

: k. K* o: ^& y5 _5 G( l       人才工作办公室、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相关负责人陪同参加了会见。3 \# e$ s' {$ e& m
       Richard Stephan教授是磁浮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在超导技术应用、电机控制和磁悬浮技术等领域均有显著的学术成果。他多次担任国际磁悬浮大会、国际磁悬浮轴承会议的主席、巴西电力电子协会主席,同时享有IEEE高级会员的荣誉,2018年9月受聘西南交通大学客座教授,并在2019年被选为巴西国家工程院院士。2018年5月,由西南交通大学牵头,联合巴西、阿根廷等拉美知名高校以及国内轨道交通龙头企业,成立了中国-拉共体轨道交通联合实验室Richard Stephan教授作为外方负责人,负责整合拉丁美洲资源,以实际行动推动双方交流互信。( ~6 @7 X2 `# I, D& I! P7 w+ 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2-15 19: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总 书 记对我国高铁科技创新寄予厚望,明确指示“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有更大发展”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7-24 22:06
, R- s! G- g) O* l6 [! I建设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系统国家级实验室
  B# m3 O+ s3 ~6 d$ J7 _% B
+ _  J' l+ ^7 `* R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 ...
" m" e6 R$ X! m/ x/ X$ q9 {3 B, a
2024.2.4-西南交大客座教授Richard Stephan院士荣获202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节选)
来源: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西南交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日期:2024/02/07 10:17:08

& n: x8 l- m+ O4 R% k) G( W

- A# k+ v; P/ e# H- @       2024年2月4日202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务院总 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获奖外国专家和在华工作外国专家代表,国务院副 总 理***出席会见。西南交通大学客座教授、巴西国家工程院院士Richard Stephan教授作为202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参加了会见。& r" L) R) l( k- p9 H$ j$ ^; Y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2-15 19: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 书 记对我国高铁科技创新寄予厚望,明确指示“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有更大发展”

本帖最后由 aoitsukasa2me 于 2024-2-15 19:25 编辑 ) T& N' P/ ~# A. ~$ s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7-24 22:064 h/ ]$ c; Y3 G
建设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系统国家级实验室, E4 O0 y) x1 n9 X

, W. D+ H, b  x! B+ \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 ...
2 A/ S1 {: }" y+ \. Q
2024.2.4-李强同外国专家举行新春座谈会 丁 薛 祥出席
时间:2024-02-04 20:32     来源:新华社
, e; g0 g' Y( c  F
* j8 _' |  y0 U7 V* w. L, |
       新华社北京2024年2月4日电 在农历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国务院总 理李强2月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获得202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并同他们座谈交流。) W! ]! G& }& j1 l
       国务院副 总 理丁 薛 祥出席。
+ O" i- R% \' x% s9 i+ u  ?3 M. x; @( B% A1 i4 ~4 k$ o$ G) |: M
2024年2月4日下午,在农历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国务院总 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获得202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并同他们座谈交流。国务院副 总 理***出席。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 S  g: [; N4 f
       李强向外国专家及亲属致以新春祝福和诚挚问候,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的发展和建设,认真听取专家们对中国发展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来自瑞士、德国、巴西、韩国、泰国、俄罗斯等国的专家围绕科技创新合作、绿色发展、人才培养等作了发言。
/ T( |2 a$ x* W  }5 `       李强指出,外国专家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外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家在投身中国发展的实践中,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既作出了积极贡献,也实现了人生的抱负和价值。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无论从当下还是未来看,都是充满机遇的发展热土,将为外国专家等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广阔的天地。: h7 A- N5 A1 k9 [: q! M) I
       李强强调,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我们敞开怀抱欢迎世界各地英才。希望外国专家继续深度参与中国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舞台上充分施展才华,同时继续当好中国与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纽带。中国政府将持续优化相关政策,进一步便利人员往来,加强知识产权等权益保护,为各国人才来华工作生活营造更好环境。8 }% F4 z% u, S/ b6 g
       王毅、吴政隆、谌贻琴出席。
8 O% Y) q( P, y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2-25 10: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2.1,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开建磁浮飞行风洞,多态耦合轨交动模试验平台全面竣工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4-2-5 23:07! i& x4 m: l6 B' I: d. B7 {- S
2024.1.28-多态耦合项目顺利封顶来源:中铁二十三局轨道交通工程公司     时间:2024-02-05 21:566 _& i+ G8 `6 X2 E* {4 H
        ...

& S" {( M4 o& O2 s9 x2 }2024.2.1,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节选)+ t) c" S' O# g% @: L

) Q! S5 Q3 P5 u  X       增强科技创新战略力量。高质量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和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开工建设磁浮飞行风洞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全面竣工加快建设高端航空装备、精准医学、超高清视频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争取布局国家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和工业云、信息安全等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国家实验室园区建成投用,推进在蓉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全力争创第二批天府实验室,支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和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 l7 m6 M2 ~" {9 h3 ~" r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2-27 00: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级实验室】多态耦合项目为超 高 速 低 气 压 磁 浮 交 通及动 模 风 洞预研平台

本帖最后由 aoitsukasa2me 于 2024-2-27 08:15 编辑 ) b2 ]6 V1 v1 h" ^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7-24 22:06
2 I  q0 p2 H! ~. \* v9 Q建设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系统国家级实验室* b$ B6 G5 ~. \  [. X6 e6 A

  t) C/ q- d; l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 ...

" E! H7 c2 u& W6 ~0 t2024.2,成都市两会,市政协委员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陈辉
8 ^9 X5 G! {2 v8 Y0 Z0 t4 e  s" J/ p

1 P5 {# y% ]  x6 g! D  a' T. z充分发挥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大科学装置潜能
2 p! v) l" N2 a2 l) I$ @" o! C! J! y7 @0 k7 \
       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建设使得四川省在超高速低真空磁浮交通领域的建设及研究走在我国乃至世界前列,但目前仍然存在平台建设技术难度大,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试验平台运行和基础研究经费没有落实,试验台作用难以发挥,人才聚集不足,协同创新亟待提升等问题,因此,陈辉提出了“关于充分发挥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大科学装置潜能”的提案8 |, z6 a7 u0 P' w
4 Q3 w! A. I( j! G7 f4 m( P

1 t0 w% G9 _) \5 ~. {! w7 w5 C       一、进行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基础科学问题及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引领世界轨道交通科技发展,助力交通强国战略实施。建议省、市加强基础研究的立项支持和平台运行费用的投入,确保试验平台能稳定、持续支撑基础科学问题的探索及颠覆性技术的研究,引领世界未来交通科技前沿发展。
. l9 c' ?  s8 P* W3 |       二、基于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通过技术升级与扩展,培育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因拟申请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规模更大(10km以上),建议省、市在建设用地及建设资金上予以大力支持,在现有平台集成上开展预研究,以促进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早日获批,从而有力带动四川省科技及产业发展。
9 |7 ~' V5 q) s/ i& i* P" Z+ b       三、攻关高速磁悬浮核心装置与系统,进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工程化研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建议省、市加强对磁悬浮交通工程化研究与试验的经费投入,加速高速磁悬浮交通研究,特别是发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具有我国原创技术优势、且目前唯一可能与美国、日本、德国抗衡的高温超导钉扎磁悬浮技术的可靠性验证,从而有效支撑科技成果的转化,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 \0 l' [0 c5 g2 N3 \        四、引进和培养一大批未来轨道交通高端技术人才,打破行业壁垒和技术孤岛,开拓未来产业技术跨界融合新赛道。建议省、市在平台运行经费、基础研究经费、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上加大支持力度,在超高速(磁悬浮)轨道交通领域实现人才强省、科技强省、产业强省。
) q. H) E' V4 m- E5 A. r( i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巨佬曾呼吁真空高温超导磁浮】工程力学领域泰斗、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逝世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11-14 15:50+ r. ]. \0 v# f& v3 v, S$ G$ {
2018.5.10重要旧闻-孙钧院士:畅想海上交通运输建设的伟大革命--真空磁浮超高速桥隧工程的前期工作与运行 ...

7 [* W) r9 h- n" T3 P6 v       澎湃新闻记者从孙钧院士多位学生处获悉,工程力学领域泰斗、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教授孙钧,于2024年3月1日晚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0 O9 S! f3 y2 u
       据同济大学校史馆官网介绍,孙钧,男,祖籍浙江绍兴,1926年10月生于苏州。1949年6月上海国立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获工学士学位。早年(1954~1956)随苏联桥梁专家И.Д.斯尼特柯教授学习并担任专家技术口译,修毕副博士学位课程并写作论文。1980~1981年去美国留学,在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任高访教授。9 R5 T7 L6 q" ^; |1 V9 X, k2 [
       孙钧青年时期在母校交通大学任教,1952年秋全国院系调整,转调同济大学任讲师(1953)、副教授(1962)和教授(1979)。195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孙钧是我国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1981)。1991年经选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93年后改任院士。特许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享受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
) |1 [( }" e" z! Z  l: e6 d       孙钧在大学行政、党务工作方面曾历任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地下工程系和结构工程系系主任、校务委员、教务处长和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校职称评聘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首批重点学术梯队学科负责人;还曾历任多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土建、环境与测绘”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在岩土与地下工程界,他还曾历任隧道与地下工程学会、中国公路隧道工程学会、防护工程学会的副理事长,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地下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R8 E% Z9 m6 f: y! z/ g
       孙钧在校外学术界历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暨中国国家小组主 席、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现任名誉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顾问、副理事长(现任名誉理事),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中国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评委,他现任同济大学地下建筑工程系和岩土工程研究所教授、名誉系主任,交通大学(上海、西安、西南和北京等4校)、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9所知名大学的顾问教授和兼职教授以及国外一些大学和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员, 清华大学结构与振动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新技术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U3 }6 c" x) d4 V
       在国内工程界,他历任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技术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终南山秦岭公路隧道,江阴、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委员会和上海市地下铁道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技术顾问、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技委委员和顾问,以及中国铁路建设集团、上海市城建集团等企事业单位的高级技术顾问和上海市民防协会顾问、上海市非开挖技术协会首席顾问等工程技术职务;沈阳市和杭州市人民政府的高级技术顾问、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浙江省地下工程协会顾问,上海市普陀区科协主席。# a( Z+ _8 k$ Q; e/ K
       孙钧专长结构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和岩土力学,长期以来在岩土力学与工程以及隧道与地下工程结构等学术领域辛勤耕耘,是国内外岩土与地下结构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在岩土流变力学、结构粘弹塑性理论和防护工程抗爆动力学等子学科研究方面有深厚学术造诣。他学术思想敏锐,蓄意进取与创新,近20年来还致力于开拓环境岩土工学、软科学理论与方法在岩土力学与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土建学科的更新与改造等新兴技术学科方面的科学研究,并已有相当特色。他是国内外最早创建“地下结构工程力学”学科分支(1964)的主要奠基人, \4 D' q5 x+ |6 P) F7 S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3-17 17: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关重要】铁路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10-10 23:08
# `  o/ M; r/ N) }  X( e2023.10.10-铁科院集团公司与西南交大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原创 铁科院     时间:2023-10-10 20:521 W- d3 y* R& d8 K. z
3 P& z, R% ~6 Y  |
     ...

! L  G8 I: b! \- I1 m! |( a" C
2024.3.11-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铁路贡献(节选)
原创 人民铁道     时间:2024-03-11 00:00

# @6 v5 ^" K1 d) Q  I! C7 g2 w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 近 平 总 书 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问题,对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等提出明确要求。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工作任务时,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首条,释放了鲜明信号,体现了国家对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视及迫切需求。
$ S( `# E: A  M( d" m       铁路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重大民生工程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连日来,铁路系统代表委员立足行业特点,围绕“加快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奋力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铁路贡献”展开热烈讨论。
$ p6 W7 T$ }! ~0 X7 c3 w/ D$ [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总 书 记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凸显了党 中 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张格明表示,铁路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牢记总 书 记嘱托,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上勇担使命、笃行实干,为铁路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火车头”贡献科技力量。  A+ ^# [, H" u. s* T' S
       “我们积极参与铁路重大科技攻关工程,深化推进关键领域应用技术创新,下一步,将对标构建现代化铁路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加大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力度,研究破解科技研发能力、系统间数据共享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加快安全管理数智化转型,同时研究制定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措施,不断提升信息技术人才在系统研发、软件设计等方面的能力水平。”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景表示。7 g# f7 v6 S1 o7 a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3-23 12: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东方时空节目提到,2021年,成渝地区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9-15 22:39
! o& D& r/ K) P9 V2023.5.8重要旧闻-省政府参事室调研组赴湖南、山东,就“建设国家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课题开展专题调研来源 ...

4 q% @7 z2 Z3 m! n* }. G5 G- p       2024.3.17,央视新闻《东方时空》特别策划《新质生产力在中国》节目,探访中国六大科技创新中心,其中之一便是成渝科创中心。节目提到,2021年,成渝地区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目前,成渝地区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2个,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16个,重点建设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材料4大万亿级产业集群
" {# k! `  D/ e" R: @' N, l5 {1 y
: {" E& Y/ G5 V% P

# k. l' f+ r" ?9 C# L3 _: ?& c4 a
6 c  E$ Q# a* v9 S, f  N

& ~/ h) [$ ~) c' j$ Q5 c# [

  b( }# R* _! i; J. f  |9 z
) \) G* m1 ^" o
1 z4 f* E# `- ^! d& R, S
; Y/ H. I  V" b& Y) {7 U% _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3-25 14: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3.17,央视《东方时空》栏目专题报道西南交大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9-15 22:39
+ W6 O6 c7 ~) c3 M2023.5.8重要旧闻-省政府参事室调研组赴湖南、山东,就“建设国家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课题开展专题调研来源 ...
0 s# w$ w; ?; U1 V% d8 X0 z# Q% Y
2024.3.17-新质生产力在中国,央视探访西南交大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     时间:2024-03-20 11:54

1 j3 J6 \6 ~* L, L       2024年3月17日晚,中央电视台以《新质生产力在中国 探访中国六大科创中心·成渝 更高速动车!线路如何修?列车如何造?》为题,专题报道西南交大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8 n) `! b4 `2 I+ C! j( |

5 c5 W% _  z3 A  s
2 \. O! @. a: Z/ u/ V+ R
) ?1 u9 H; S8 S; M) n1 V2 L  y6 C; [

. T& L- W) G+ D/ p* `/ k       说到轨道交通,中国高铁作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保持着高速列车世界最高商业运营速度,如果未来这个速度还要提高,线路该怎么修,列车该怎么造?跟随记者到正在建设的成渝中线高铁去寻找答案。5 I/ t# y" |8 Z2 ^% }" R( Z9 U
       这里是正在建设的成渝中线高铁蜀安隧道的施工现场,成渝中线高铁,连接成都和重庆两个千万人口的城市,也是国内首条预留400公里时速条件的高速铁路。同时,它也极有可能成为时速400公里高速动车组的首发舞台。% ^$ H& c( i+ p

- @: C3 C4 b6 v) Z& t* \4 ?
  K$ p. s% u( H$ @6 s
       成渝中线高铁设计之初,国内缺少时速400公里以上的设计标准,这条铁路要如何修建,成为第一道难题。西南交大的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是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翟婉明院士领衔的科院团队对此提供了一些理论分析和优化设计,相关成果最终纳入了成渝中线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范,这是我国首部时速400公里高铁的设计规范
! k6 ^& n$ j7 Z* [) O' v       接下来的难题是如何建造更高速度的动车组列车。按照国家铁路集团公司提出的要求,更高速度动车组要减重,因为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刹车制动的距离更长,对能耗和安全性都带来很大影响。可是动车质量越轻,在钢轨上高速运行,任何一点颠簸都会被放大,影响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1 [2 \' |3 ~  x
! V; Z% F" ]) q' e- ]* ~! o+ k8 [* V

( F) l4 A3 j- ~3 H! p       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开云:运动稳定性,对于我们高速动车组也好、铁道机车车辆也好,它一旦出现了运动稳定性差,或者是出现蛇行失稳的现象,就有可能会导致车轮跳离钢轨,出现脱轨翻车的事故。
6 e7 z, C7 W! I' h
: O+ T+ R; ~9 p/ k

% p% H  w4 r1 O9 d5 g0 R       为了精确做好更高速列车运行稳定性的分析和优化,研究人员通过台架试验,进行理论建模与仿真分析,建立抗蛇行减振器的实体模型。
2 x# r  d( t- n# f% s* u8 F! `       经过长达三个月的仿真计算台架实验,蛇行减振器的参数最终确定下来,生产企业很快将试验样品加工出来,希望尽快进行滚振实验,验证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王开云和团队将整列动车组搬进实验室,进行实车验证,而不仅仅只做零部件,他们认为这样能准确观测车辆运行到临界速度,是否出现蛇行失稳,也由此来验证抗蛇行减振器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0 G4 x6 b3 H9 a: y1 s

& X* W, ?+ d' ~
- V7 m4 m5 G  ^; O/ x7 N, u# T
       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开云:目前我们这个研究是非常成功的,已经把这个参数,反馈到了生产厂家,计划进行批量化生产。
9 W2 n. w- d0 L; Q. r. h1 O" P5 Y' l  U+ r& m% C+ I# [6 n) q-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3-25 15: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围绕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工程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7-24 22:06% N. i$ d; k' k5 [! G6 K5 u
建设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系统国家级实验室" }  m& [3 N/ i# j( _

5 p/ ^2 C5 {# J! r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 ...
0 ~+ `4 G4 l% K8 f! _2 g+ o( {
2024.3.21-铁科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蒋辉一行来西南交通大学交流座谈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     时间:2024-03-25 12:01

  p4 f6 H: F  T  H       2024年3月21日下午,中国铁道科学院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蒋辉一行来校交流,党委书记余敏明,校长、党委副书记闫学东,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川会见来访客人并交流座谈。座谈会由余敏明主持。* ]) o+ I" j, d8 g# I- \+ o' n

8 }9 G) u% T- j& W/ S# d

" D2 \, o  ^. ?1 v9 d       闫学东谈到,铁科院集团与西南交大有着天然情谊,渊源深厚,双方在科技、人才、教育等方面合作成果丰硕,未来合作前景广阔。学校有智力资源和科研力量优势,铁科院在解决行业重点问题、科技前沿问题更有针对性,希望双方围绕重大平台、重大工程、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新的贡献。
9 l4 p1 X1 w# d, x) `3 |7 i       何川介绍了双方在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科技奖励等方面的合作成效。他希望双方以国家任务为重、以科技为先导深化合作,尤其是川藏铁路专项及其相关工作,继续在现有良好合作基础上,推动资源共享,在大国工程中担当作为。
4 d  k% h2 x( g, {, ]       蒋辉对学校长期以来对铁科院的支持和关心表示感谢。他谈到,这次回到母校感觉特别亲切,双方合作协议签订三年以来,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成绩斐然。西南交大是科研高地、技术高地、人才高地,希望双方进一步在科技创新、行业服务、成果转化等方面拓展合作空间,围绕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工程、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 A% t* Z& Q% `6 k8 ?$ f       余敏明代表学校对铁科院长期以来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余敏明谈到,双方合作基础深厚、成果显著、潜力巨大,希望未来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行业服务、成果转化,尤其在参与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推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希望双方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深做实产教融合,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 K$ G. h" R! s2 {, g! p5 r" h       双方围绕科研创新、科技攻关、加深合作等方面座谈交流。学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川藏铁路研究院、合作发展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
2 s7 t# V( V( a% d6 A5 k7 h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3-25 16: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优先在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7-24 22:06
3 e! v# E' U/ s) k9 R+ _. K5 L建设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系统国家级实验室
/ i* K1 T3 z# u$ C" a7 @! V! g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 ...

( N% o& {& w" n" f# e& r7 W
2024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杨丹:成渝中线走廊创新发展潜力巨大
来源:中新网     记者:岳依桐     时间:2024-03-09 20:17
5 E% E$ a! f9 |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主委杨丹看好成渝中线走廊创新发展潜力,并带来关于建设成渝中线科创走廊的提案,冀更好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1 l' e: ]+ z* e       成渝中线走廊以成都、重庆主城为起点,由成渝中线高铁、成遂渝铁路、成渝高铁3条铁路以及成渝、成安渝、成资渝、成遂渝4条高速公路和若干条国道形成的立体交通网络,有机串联起川渝沿线14个市(区)。
  [2 v$ `* y0 {8 |       据介绍,成渝中线走廊现有7个国家高新区(成都高新区、自贡高新区、内江高新区,重庆高新区、璧山高新区、永川高新区、荣昌高新区)、9个省级高新区(遂宁高新区、资阳高新区、温江高新区、新都高新区、金牛高新区,大足高新区、铜梁高新区、潼南高新区、合川高新区)。
3 a, {. C+ [1 C& \" m       杨丹表示,建设“科创走廊”是城市群沿交通要道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创新高地的重要途径,成渝中线走廊创新发展潜力巨大。
) U" G$ }5 ?; [" E       杨丹建议,将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建设纳入国家区域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制定出台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建设方案;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在创新平台、重大项目、交通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倾斜支持。4 s9 W5 U) b; b  Z/ g
       杨丹谈道,可优先在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研发计划,支持中线走廊内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4 o: f) ~" e  W. `. ?* l       同时,还可重点支持成渝中线走廊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及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以“科创+产业”为内涵、产城融合发展为目标,打造先行先试走廊。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3-25 23: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天府新区#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力量“试验田”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7-24 22:068 O! V/ b: b  v# E7 \( w
建设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系统国家级实验室
" R' }0 q; J/ l7 L3 v3 [; g+ v0 e% P$ x3 r3 ]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 ...
! S* _. F4 g8 X( U
2024.3.22-天府新区党工委书记周先毅会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辉一行
来源:成都科学城     时间:2024-03-25 21:00

. [! j1 Z; U4 j       2024年3月22日,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书记周先毅会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蒋辉一行,双方就协同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进行深入交流。
) w! U; x8 U: N       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潘勇,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王建盛参加。
" e: A' A/ d7 t1 k5 C. W3 w
4 E5 O7 U+ W/ f1 i7 H( s

/ L. W6 T/ d0 `  Y) j0 W1 V       周先毅对蒋辉一行到访天府新区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当前天府新区正全面贯彻习 近 平 总 书 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中 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以公园城市建设为统揽,以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为战略引领,加快做优做强创新策源核心功能,努力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纵深承载地和西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策源地。前期,在科技部、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国铁集团等多方支持下,天府新区全力保障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建成投运,目前中心正瞄准铁路建设前沿领域深入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持续产出科技创新成果,也为双方深化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希望双方能继续加大合作力度、拓展合作领域,进一步坚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聚焦创新成果研发、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等关键环节,探索完善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果转化机制体制,打通“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化”路径通道,持续导入更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构建起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生态,加快形成轨道交通领域新质生产力,切实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为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力量“试验田”7 y* C6 C% W  T; D& \4 S& M
       蒋辉对双方前期合作所取得成效表示充分认可,并感谢天府新区长期以来对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基地建设运营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他表示,自双方开展务实合作以来,双方前期的合作成果令人欣喜、令人振奋。正是由于有成渝中线高铁等一批铁路重大工程,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有天府新区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产业体系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突出优势,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将持续布局西南、扎根西南,进一步以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为依托,携手天府新区一道不断探索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更好支撑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大局。3 x' U+ n2 G3 u" h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赵有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鑫,四川天府新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有关部门,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参加。
0 |1 z3 i( _0 f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11: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轨道交通产业科技中心】争取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磁浮系统制造业创新中心

本帖最后由 aoitsukasa2me 于 2024-4-1 12:31 编辑
' a% m+ R* K2 t& B0 ]: Z# N0 R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7-24 22:068 F* y7 M! z( G
建设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系统国家级实验室, \6 y: [* P+ K+ x* F: W

4 F2 p6 P. F' _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 ...

  I6 B! F# A- A8 I6 ]轨道交通- k% L9 b1 [/ H/ r. C4 k
; M) \+ n$ H0 X* l, F
       抢抓川藏铁路和四川省山地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机遇,做大做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服务业,加快推动全制式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及示范应用,不断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综合维保能力,奋力打造中国轨道交通产业综合发展新高地。
$ B  Y1 @% i, E# }% w9 C       建设国家轨道交通产业科技中心。争取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在蓉落地,重点支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防护设备、铁路建设及维护装备、超长深埋高寒冻土隧道装备及关键材料、复杂环境下的轨道牵引供电装置及系统、超长超大连续坡道制动系统等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加紧推动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建设,积极开展低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等前沿技术研究;创建国家磁浮系统制造业创新中心,形成国际先进的研发设计、制造、系统集成技术水平,打造国内磁浮交通装备原始创新示范区。建设山地轨道交通技术研究中心,攻克米轨制式“齿轨+轮轨”等关键技术,加速推进山地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研制。, q/ g& f8 D" W( W$ W% ^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4-2 16: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颠覆性技术创新策源地】校地在大科学装置共享、中试平台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7-24 22:06
2 e2 k9 _$ Y: X# s% A* C, ~建设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系统国家级实验室
4 ]  O) e7 ~. v( ?" X/ x% g& Z3 ?1 C1 p# I8 b$ l) @' c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 ...
  _. H* V( |" Q. ]0 [
2024.4.1-施小琳王凤朝与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余敏明校长闫学东座谈交流
来源:成都发布     时间:2024-04-01 21:30
- ]+ w; o. }7 K1 [' G$ ~2 C
       2024年4月1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施小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与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余敏明、校长闫学东座谈交流。+ C  u, \4 v" P3 T+ [7 [% f6 }
       省政协副主席、西南交通大学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杨丹参加。
% g0 t" L7 {6 ?4 Z( D( ^
# f0 T$ P8 [+ c" X  j+ ~* F
. ^, {0 \5 n1 q$ \( f8 Q3 B7 K
       施小琳、王凤朝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西南交通大学长期以来给予成都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学校在“双一流”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 }! |. N$ ~5 R0 P8 c7 H
       施小琳说,当前,成都正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 平 总 书 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产业、人才、开放和市场等方面优势,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大力推动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等产业建圈强链,深入开展“校企双进·找矿挖宝”科技成果对接行动,不断完善“地上科创岛+云上科创通”线上线下服务网络,以一流创新生态吸引各类要素聚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8 ]3 _3 W% O! _+ D
       高校是城市培育和集聚人才资源的重要支撑。希望与西南交大在原有良好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联动、同向同行,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建圈强链、科技成果转化、大科学装置共享、中试平台建设、城市治理提升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引育集聚更多人才、企业、基金、中介机构、交流平台,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开创校地合作新局面。: z) o7 b5 [3 K! W; o: P- X) m
       欢迎更多优秀西南交大师生在蓉创新创业,我们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环境,为大家创新创造、干事创业搭建宽广舞台。  u) r, _3 ^0 L2 j1 h. H  o
       余敏明、闫学东感谢成都市在学校“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给予的关心帮助支持,表示将持续扎根成都、服务成都,依托“一园五区”交大科创园建设,加快推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2.0版改革,实现科研成果就地研发、就地转化、就地产业化,加快打造“引才、育才、聚才、留才”的创新人才集聚地、颠覆性技术创新策源地、成果转化“一号工程”要地、产业建圈强链基地和高新技术企业集群高地,高质量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动更多教师团队和青年人才留蓉创业发展,为成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 A' g1 v% T0 A5 \8 Q! W$ W  ?
       市领导杜海波、辜学斌、许兴国,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书记周先毅,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何川、刘长军、王平、何正友参加。, D3 d+ F6 I$ N$ q4 L' }* K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4-2 16: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磁浮飞行风洞】多态耦合项目为超 高 速 低 气 压 磁 浮 交 通及动 模 风 洞预研平台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7-24 22:06
5 K, b( t3 v/ t4 U, p% Z建设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系统国家级实验室
( e  o; G5 I# q3 L8 J" ]) m. P* r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 ...
9 D1 y& `. ^4 J* r+ r- M6 U$ V, v! s
以下内容节选自:孙宗祥,李文佳,唐志共等.美国空气动力地面试验能力及发展趋势分析[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3,41(01):1-21.

- ?1 r) G7 v2 d* d2 m. g& B7 n! l美国空气动力地面试验能力发展趋势
* v) d  r0 {, d( }" z6 V* H# W/ a, `2 E* ~
      美国风洞设备建设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最终建成风洞试验能力体系。1994年,美国拟耗资12亿美元建造大型亚声速和跨声速风洞,为民用和军 用飞机发展提供世界级的风洞设施,但最终并未付诸实施。2004年,兰德公司评估了NASA风洞试验能力,给出发展的意见建议。2010年左右各界(AEDC、NASA以及工业部门)对气动试验能力发展开展了大规模论证评估,NASA发表了加强CFD投资的趋势性判断文章,AEDC发表了以风洞投资为主、结合建模仿真的判断性文章。结果以NASA《CFD 2030年愿景》提出的宏大目标并加大CFD投入胜出(投资方向:高性能计算机、软件开发研究),而对于风洞投资,主要立足维持国家核心战略资源风洞的改造与能力提升,针对高超声速地面试验能力不足和高超声速武器发展需求,启动了HSST计划。2018年初,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地面试验技术委员会(GTTC)“地面试验未来”(FoGT)小组发表新的评估文章,认为美国目前管理政策不利于地面试验能力发展,使国家飞行器发展需求面临较大危机
9 m/ I' \; Q6 l; E( v) V  ?. e4 F- A2 `) C- b2 P8 B
       回顾美国气动试验设备发展历程,结合近期相关信息,对其地面试验能力发展趋势研判如下:
3 h& |$ i' o& i& L! s9 ]5 W
* L7 U) d$ B# d6 f8 f2 |       1)美国地面试验需求正走出冷战后的长期低迷状态。近年来,随着微型无人飞行器(UAV)超低湍流度、扑翼非定常气动力研究,以及新一代战斗机和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美国风洞试验需求长期不足的现状发生了较大改变,图3为美国新兴航空航天需求和2025年预期风洞能力[47]。特别是美国对高超声速技术的兴趣与日俱增,高超声速相关风洞试验的需求大幅增加。据美国NASA官员称,这种需求增加并不是高超声速风洞独有,低速风洞的需求也有类似的增长。2019年,AEDC多座设备的试验任务量创新高,并且这种趋势仍将持续,部分设备的任务量甚至会达到以前的三倍。据AEDC试验运行部主任Keith Roessig上校透露,目前AEDC的状况与20世纪60年代开展太空竞赛时的情况非常相似
3 Z, A' f+ B3 Z* z' |4 P       2)对现有风洞设备有保有舍,对有关成本及效率有了新的认识对于现有风洞设备,NASA兰利研究中心认为,应保留能够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必要生产型试验设备,充分利用新技术进行设备升级改造和发展先进试验技术提升,形成新的试验能力,重点加强知识型人才队伍建设、试验设备改造和信息化等工作;充分利用小型设备加强试验技术、气动产品、风险降低和分析工具开发研究。AIAA地面试验技术委员会(GTTC)认为,维护和改造关键地面试验设备是确保未来试验能力生死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将有限资源集中于满足关键能力和新设备的需求上,必须放弃冗余设备和非重要的试验设备;而提高试验技术是确保未来飞行系统发展的关键,培养知识型的试验人才队伍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的关键。此外,在风洞运行和管理中转变认知观念,转换思路,实现低成本、高效率。AEDC首席专家指出:“从整个武 器系统研发过程的企业愿景观点看,提高采办过程进度节奏的试验能力效力比试验能力效率本身的成本效益更重要。聚焦在采办进度节奏比关心运行成本更有价值。”: o3 R( G7 K! q+ A, ^. ^! y: N
       3)未来风洞发展要瞄准多任务能力和能量效率,注重先进试验技术和测试技术开发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AEDC都认为,未来任何新试验设备都必须有宽广的试验类型和速度范围,具备多任务试验能力;同时注重能效设计,任何新型设备都必须有非常高的能效(能源成本占地面设备试验成本的50%),能源利用同风洞横截面面积成正比,未来风洞设备的尺寸必须在能源使用和数据质量之间寻求平衡。此外,椭圆回路、多次循环试验环境、摩擦损失非常低的回路设计和可变的试验段尺寸,这些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未来风洞设备还要尽可能地设计使用可再生能源(如水电、地热、风或太阳能),并考虑循环经济发展,如考虑关闭冷却水回收系统、液压流体等,不仅能减少设备总能量的使用,而且能更好地保护环境,且停用冷却系统后的废热可用于供暖、发电、照明等。高品质的风洞设备只有配备先进可靠的试验技术和测试技术,才能发挥大型风洞试验满足型号精细化设计的作用。NASA兰利研究中心、AEDC等认为,未来风洞应发展先进的非接触流场诊断技术、先进的数据处理和显示技术,以及数据挖掘、数据融合能力和虚拟模拟能力,使研究人员能从全局角度充分理解流动机理,采用先进的全局测量技术(同一种试验中综合使用多种测量技术),对气动环境中出现非连续特性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归类和分析,不能局限于常规测力/力矩、测压,要综合理解试验模型所处的整体环境,使风洞试验实现从采集数据向获取知识的重要转变。
2 t& x* v  h  {1 `
$ K- o5 C3 k- A; p: t- n) D5 Q
图3 美国新兴航空航天需求和2025年风洞能力
, n+ Q, b/ L$ C1 ]& v
       4)积极探索研究新一代地面试验设备发展的新原理、新概念。相对于传统的风洞设备,探索气动试验设备的新原理、新概念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让模型运动,二是研究为风洞流场赋能的新方式(磁流体加速),使其达到所需的速度和温度。美国在这两个方向上已经开展了多年研究并积累了一定的基础。高速运动模型设备方面,AEDC对霍洛曼高速试验滑轨进行磁悬浮升级改造,并成功证明在低马赫数(Ma=0.8)条件下的可靠控制能力。在磁流体加速设备方面,NASA和AEDC相继成功研制了磁流体动力(MHD)加速试验装置。研究表明,基于MHD加速的风洞设备,模拟的马赫数和飞行高度高于现有连续式风洞和电弧风洞的模拟范围。相较于只能模拟静态试验(固定马赫数和不同压力)的常规风洞,磁悬浮/电磁推进和磁流体加热设备拥有能更真实地复现高超声速动态飞行环境,并且有环境污染和振动干扰小、运行时间长的优势,将是未来高超声速系统地面模拟试验所需的新型地面模拟技术, ]- T- O" `* N! F- n7 A! Z& a
       另外,美国还关注连续多状态动态试验(变马赫数、飞一个任务)能力风洞和多物理场试验风洞(干风洞dry tunnel)的探索研究与建设论证。* B' \5 U- V- P3 ~# D
       5)更加注重一体化试验与评估能力发展以及引入数字工程和人工智能技术。针对飞行器型号设计/分析/试验过程,更加强调风洞试验与计算工具两种手段的高度融合,实现快速评估设计方案和气动布局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试验效率、缩短试验周期、减少试验成本并降低试验风险。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与数字工程转型(颠覆性技术突袭)在空气动力试验研究能力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数字工程变革地面和飞行试验,利用数字工程工具和流程将使试验与评估效率和效能发生重大转变,这将显著影响新型飞行器系统开发总周期。美国的一些地面试验设备现已开始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试验设备的智能化在数据处理、运行控制、健康管理等方面不断深入。未来风洞试验发展趋势将是高度自动化试验,变化模型姿态、试验条件等更加容易、快速,风洞试验效率将得到提升。风洞将是一个融入网络、高度互联的设备,风洞试验数据将与CFD和飞行试验数据库紧密结合,相互支持,提高型号研发效率,减少风险,降低成本。风洞还将发展智能自动诊断系统,实现风洞故障诊断、运行风险评估等
6 m# ]- r3 Q% B. r       6)加大高超声速基础设施投资也是当前美国空气动力地面试验能力发展的重要方向美国近期风洞新建、改造、重启等工程主要聚焦于高超声速设备,尤其是9号风洞和APTU等设备的升级改造以及大型静音风洞和膨胀管等设备的建成,极大提升了地面试验设备在大尺度、长时间、高马赫数、高动压、高焓等方面的能力,拓展了高超声速真实飞行条件的模拟包线,补充了美国核心高超声速战略资源的不足和短板,为高超声速飞行器武 器 化的技术成熟打下基础。据美国政府问责局2021年报告称,国 防部从2015财年到2024财年,用于美国高超声速试验现代化设施的总资金约为10亿美元(不包括运行成本),NASA也表示,这期间,预计有超过5亿美元专门用于支持高超声速试验设施的运行、维持和现代化,以及其他应用
1 U# `/ Y% I! @0 l  c: ^& h       建设结构简单、高效、廉价的路德维希管气动设备,以加强高超声速基础研究,是美国近期高超声速试验设备发展的又一新动向。2017年,AFRL建成了一座马赫数4、6、8的折叠式路德维希管风洞;2016~2021年间美国田纳西大学空间研究所(UTSI)建成马赫数4、7两座路德维希管设备;2021年,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UTSA)建成马赫数7的高超声速路德维希管风洞。这些试验设施为美国高超声速基础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U) Y. Q/ @1 O; F% g* b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4-2 16: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磁浮飞行风洞】多态耦合项目为超 高 速 低 气 压 磁 浮 交 通及动 模 风 洞预研平台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7-24 22:066 b, |3 X# g0 `* T( @8 u, B
建设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系统国家级实验室
9 Z4 f7 u  W' W6 A: B
$ l8 x" J4 R# \6 p* B2 d+ O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 ...
+ ?8 c2 p6 ?& K; O
       美国在高速运动模型设备磁流体加速设备这两个方向上已经开展了多年研究并积累了一定的基础。高速运动模型设备方面,AEDC对霍洛曼高速试验滑轨进行磁悬浮升级改造,并成功证明在低马赫数(Ma=0.8)条件下的可靠控制能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4-5 13: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磁悬浮动力装备】扩展了磁悬浮技术的应用场景,开辟磁悬浮技术领域新赛道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7-24 22:066 L# {' {' E! R: m
建设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系统国家级实验室: ^( l0 b3 y& m! ~

  A- L) B5 M  B% l+ \# Y, |) T) H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 ...
) L) Z. j( n4 Y8 u( F0 `& V- I3 n
2023.5.17重要旧闻-“磁悬浮动力装备及其产业发展路径研究”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
来源:中国工程院三局工程管理学部办公室   发表时间:2023-05-25

2 E3 z/ F$ L/ D) A! C7 q       2023年5月17日,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重点项目“磁悬浮动力装备及其产业发展路径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卢春房院士(中铁系)主持,朱高峰(工程院初创元老)、殷瑞钰(工程院初创元老)、杜祥琬(中物系、能源系统)、傅志寰(中铁系)、冯培德(航空工业)、孙永福(中铁系)、何华武(中铁系)、周建平(GFKD、航天系)、柴洪峰(中国银联)、凌文(能源系统)、刘合(中石油)、王国法(中煤科)、黄殿中(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等院士以及中国工程院三局、战略咨询中心和项目组成员等共计40余人参会。
0 e  N; W4 u: H2 R- s% M5 p$ U/ B  _
: v: _8 H9 W" Y, m# w1 m
; O! O1 j+ t. V+ u* k
       项目负责人凌文院士介绍了项目研究背景与意义。磁悬浮动力技术是一项颠覆性技术,具有无接触摩擦、能量损耗少,可实现高速运转的优势,其规模化产业化应用对支撑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6 U# g8 a$ f$ ~0 k& E. P       项目组从项目研究背景、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团队和计划等方面汇报了项目工作方案。与会院士专家与项目组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对项目研究的重点问题与重点方向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7 q* ^/ x3 t% k; y6 H; h, J       卢春房院士在总结中指出,项目研究扩展了磁悬浮技术的应用场景,对我国开辟磁悬浮技术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项目组系统分析磁悬浮动力装备技术和产业化发展方面存在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针对性地提出可行有效的解决措施,前瞻性地提出产业发展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4 u* C5 f8 a  W" z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98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4-4-5 16:49: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吹牛逼一流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4-5 17:16: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aldvogel 发表于 2024-4-5 16:497 G8 j6 d- @" v; U! ^7 L
吹牛逼一流
$ G" Y' w4 k0 W: q$ J& l8 N. ?/ G
       论坛不就是吹牛逼用的吗,不同的是,你吹你的,他吹他的。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4-5 17: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磁浮飞行风洞“风静体动”新型试验方法,将首度突破风洞空气动力试验的技术壁垒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7-24 22:068 u1 o8 k1 u/ T, j7 n2 y( T) V
建设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系统国家级实验室% m2 M8 k  ]' F4 M4 A+ X. o
: |/ w- k; p$ q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 ...

7 |7 I9 E; |/ |$ [" b
2023.10.24重要旧闻-磁浮飞行风洞项目
发布日期:2023-10-31     来源:四川自然资源厅法规处(行政审批处)

3 P0 q$ R; R6 ]" s) `5 g2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4-5 17: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磁浮飞行风洞“风静体动”新型试验方法,将首度突破风洞空气动力试验的技术壁垒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7-24 22:063 u0 V9 d# p& x8 @' `  [- m# v+ l
建设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系统国家级实验室
( o; o+ Q2 C7 G. q  s2 d- ?% Q8 H% d% ]6 K! ?( u" Q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 ...
' k" S1 B4 `, W2 R! G  @  ]  x, \3 \
回眸2023:四川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节选)
来源: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中心     来源:2024-01-12 19:22
! w* F$ i/ b& }! C
# }, d* \2 P  {, ^
一、国之重器夯实科创“硬度”

3 h8 M8 t0 ?1 }. }! t5 n6 n8 g
02 重大原创性成果竞相涌现
' f2 y' @5 j. b
       在轨道交通领域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连续突破大功率直线电机牵引等核心技术,为轨道交通突破1500km/h时速奠定坚实基础。磁浮飞行风洞创新提出“风静体动”新型试验方法,将在全球范围内首度突破风洞空气动力试验的技术壁垒。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4-5 1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磁浮飞行风洞“风静体动”新型试验方法,将首度突破风洞空气动力试验的技术壁垒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3-7-24 22:06- q2 G. t5 ~" g6 L& ?0 ~% N
建设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系统国家级实验室3 Y' N( u! f$ v' ^

4 X' G* |7 [+ o' p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 ...

/ o9 `0 ]% ?1 I" D; O3 M
2024.4.3-成都科技创新"路线图"(节选)
时间:2024-04-03 14:26     来源:成都日报

. v; H0 O* H4 B2 ]& s4 G: e       2024年,成都坚定不移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产业体系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等优势,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8 F# Y8 s  i/ m9 h2 Z0 \

7 Q* H9 f# ?' u! n6 T2 {4 y, J' c4 Q/ D# F( V' J
增强科技创新战略力量; R* [/ }/ e$ ~& a8 }5 y( w6 Z

+ U) |- ^$ o! c0 H       高质量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和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开工建设磁浮飞行风洞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全面竣工8 s- {( o# A+ i) _% Q. V
, ?; G9 ~: ~7 p, a1 H# X0 Q
资料来源:2024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
, c6 i* e* b; _" Y$ B; P8 q" Z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4-8 13: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整合多态耦合轨交动模平台】形成覆盖低速到高超声速、跨尺度模拟的空气动力试验能力

aoitsukasa2me 发表于 2024-4-5 17:24% T# Z1 r7 F& Z" K% d3 [$ J0 D
2023.10.24重要旧闻-磁浮飞行风洞项目发布日期:2023-10-31     来源:四川自然资源厅法规处(行政审批处 ...
9 K) J( X7 p" ^$ }5 c/ h
2021重要旧闻-科技界"大国重器" 四川还有哪些?(节选)
时间:2021-05-18 10:25     来源:四川日报
(成都市科技局 成都市外国专家局)

+ X8 F- g3 S- ^. ~9 f( m3 Z       四川正加速形成①先进核能、②天文观测、③深地科学、④生物医学、⑤航空风洞等五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同时依托成都超算中心,在天府新区集中建设科学数据和研究中心,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供数据存储和算力支撑,构建"五集群一中心"的重大创新平台布局。# o7 t" [- }; f& L
       航空风洞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以①多功能结冰风洞、②大型低速风洞为核心,整合③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等研究平台,形成覆盖低速到高超声速、跨尺度模拟的空气动力试验能力,集聚形成亚洲最大航空风洞群。7 L9 w) P0 `* f. S+ y

新手上路

Rank: 1

2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4-4-8 14: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哪位大神知道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中,西南交拿到了多少平台吗?

新手上路

Rank: 1

4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4-4-8 15: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新中心已于今年3月获科技部正式批复,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的铁路领域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创新中心成都研发基地计划总投资超20亿元,用地面积约100亩,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规划建设“数字川藏实验室”“地理地质实验室”“智能建造实验室”“灾害预警和防控实验室”等四大类研发实验平台。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142

积分

0

贡献

1000

奖励
发表于 2024-4-8 16: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gernews 于 2024-5-4 10:12 编辑
. P1 ]- q% U/ T( F
heinzmann 发表于 2024-4-8 15:03( }; f4 T. n" H
创新中心已于今年3月获科技部正式批复,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的铁路领域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创新中心成都研发 ...

- S& V& b+ t) K; c这是2021年的新闻,新闻中提到“力争在2022年底完成创新中心一期建设”,这个一期建设具体内容是啥?
- c+ Z2 }3 f9 e; F- a,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11-21 23:22 , Processed in 0.38741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