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24-7-3 20:52: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4-4-24 11:45% S d4 [, m$ \7 C. s
航院学位点Report:
/ q6 }5 s2 Q. N/ s0 }$ E# [, y0 l, _0 k; u7 z \* R
■航空航天学科有望成为新的学科增长点,依托611/132等头部院所,发展起点和省内资源 ...
0 S" t/ Q' Z/ ?/ j拥有高水平的院长真的太重要了!!!
9 [7 K% \% L( c, U! N. y/ u+ P王院长上任以后,航空航天学院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从半死不活突然崛起蒸蒸日上!3 G: u, @+ i7 @, L
# B- b0 B! t Q
学院聚焦“飞行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方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航空航天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重点围绕智能飞行器设计、飞行器组网通信技术、雷达与光学探测技术、低慢小目标探测技术、飞行器测控技术、航空制造工程等优势方向开展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5 Q W C9 S" [* h V
% Q+ C9 _ y; f7 U( z8 D8 Q 学院科研队伍由新概念无人系统及应用力学研究中心、 空间信息及运控新技术研究中心、新概念飞行器智能制造研究中心、有效载荷技术研究中心、 临近空间飞行器技术研究中心、高灵敏度探测技术研究中心、无人机SLAM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无人飞行器技术研究中心、交叉与前沿技术研究中心、空间飞行器及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等10个研究中心组成。近五年,学院在相关方向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共计500余项,到校科研经费超3.5亿;获得省部级奖项近1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0余件。4 `! N1 x8 j. H' ]* u7 l
; O: e" m, X, B. b: k2 ]. b( X 学院建有“飞行器集群智能感知与协同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联合共建“自适应光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科研平台,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共建四川省飞机制造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省部级科研,以及2个校企联合平台。学院作为理事单位参与四川省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中国航空教育学会、中国航空教育学会科普分会,作为副理事长单位加入大飞机产教融合联盟四川地区子联盟;与北川县、彭州市、自贡航空产业园、青羊区航空新城管委会等地方政府开展了多项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合作,服务社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