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6-22 13:58: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mithArno 于 2024-6-22 14:14 编辑 / b# F, e$ t( D/ _
+ Z: p9 B6 h$ \% G( W5 \# U[人才引进] [澳国立联合理学院]
& i- W& I f4 J5 A" G
6 s& ~) ~8 b& ], N' d刘健教授,曾任中科大副教授、博导。现任山东大学教授,山大杰青,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拔尖青年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i0 O5 r# A) U
2 b e- W) u9 `1 U! g% W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主要从事计算数学、数学物理、AI for Science以及动力系统研究,在JCP、POF、Nucl. Fusion、Phys. Plasmas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7 @) ~2 J, H$ n/ Y
; y0 X/ D: S& @5 _* I+ |" J2014年起,组织发起几何算法等离子体物理模拟器(Geo-Algorithm Plasma Simulator)先进软件开发项目。发起建立磁约束聚变能源计算中心。
3 e. }2 a% T) P/ d+ G: U! w6 I, P% T# ]% j( J; K7 |6 `
2015年,因“充分利用世界顶尖超级计算机系统研究多尺度、非线性射频波物理过程,在算法构造、大规模模拟及物理上均具有创新性和重要价值”,以“辛PIC算法在射频波大规模并行模拟中的应用”获“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最佳应用奖”。% z8 H: d$ g8 X
8 d5 \6 f3 p4 \( R; F. Z
2016年,利用自主开发的APT程序在当时世界排名top1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上完成千万核规模、超千亿时间步的大规模粒子长期模拟,发现逃逸电子无碰撞投掷角散射规律和磁波纹场对逃逸电流约束等一系列新物理。; z, ^3 M: d; ~' z6 x+ t& L
* _6 q! o i, a, k0 p# M- s2016年夏,受邀访问巴基斯坦,在诺贝尔奖获得者Salam博士发起的暑期学校讲授等离子体几何算法、高性能计算与科学数据挖掘等系列前沿讲座,接受侯赛因总统颁发聘书。
6 t$ [' U( C: U; N
) W. a8 d2 O8 H6 I: w( ^2017年获得首批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拔尖青年科学家”项目的支持。& [. A5 y! _/ n6 R
9 a, _3 S) y- b/ J
2022年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成果一等奖。获2022年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翟光龙学者。近十年,与合作者系统发展了以辛算法、洛伦兹协变算法、保能量算法、保体积算法为代表的等离子体先进几何算法,构建了辛PIC算法、洛伦兹协变算法等几何算法的理论基础。在射频波与磁化等离子体相互作用、逃逸电子物理、等离子体大规模数值模拟与高性能计算等方面做出了原创性的工作。将物理系统的自身结构与机器学习相结合,推动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在等离子体领域的应用,发展基于数据的等离子体物理和聚变能研究。
/ t3 }- b; K# o6 Y3 a) z) N4 @
2023年5月受邀在香山科学会议做大科学装置软件与AI平台建设的专题报告。担任 2023 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等离子体高性能计算”主题论坛主席。/ J l- h0 K2 ^8 k1 x# l
; m D C [$ R$ g)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