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24-6-25 12: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据:《以高质量基础研究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https://theory.gmw.cn/2024-04/23/content_37279426.htm
% V( ]+ T( R* r% [& u9 U, J: P
1、【顶天立地】(国家急需、产业需要)
" k1 @" x' B6 ~, A; [. L; A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的前沿问题和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论问题,凝练基础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着力进行突破,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2 B; s ] V
7 v+ s& [8 k6 }0 }% n
2、【科学研究】(科研平台、学科交叉)
3 d4 Q6 ~# t! i% u6 I: J当前,基础研究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对象日益复杂,科学研究范式加速转变。然而,我国基础研究“两头在外”的问题依然存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自主研发不足,原始创新能力亟待大幅提升。应紧跟乃至引领世界科技前沿,改革基础研究的组织模式,积极推动科研范式转型,加强重大平台构建,深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勇闯科研“无人区”,占领科技“空白点”,实现更多从“0”到“1”的重大原始创新。
* c/ Z: ]) q- s' Y8 f$ v( v) G: `% n3 U( k: ~* ^9 H
3、【人才培养】(领军人才培养), W3 v3 E! Z: \% p' J* Z- Q
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依然不足,顶尖战略科学家较为稀缺,在培养基础学科人才方面步伐较缓。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60%,为做强基础研究构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后备人才“蓄水池”,必须下大力气打造高质量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体系,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
2 p% J0 K1 ^/ S' E% B, ?3 J
# O" X- D0 M, O/ V; c# V }聚焦人才,完善战略科学家培养使用体制机制。明确战略科学家的培育目标,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等特殊政策,有意识、有系统地培育战略人才。同时,发挥高校优势,完善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扩大基础研究后备力量供给。, J- i9 o8 B6 B/ K1 c9 m3 T+ d
; u0 D7 X( V @6 n4 y! b K,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