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kapior 于 2024-12-15 22:28 编辑
按照当下的信息,顶尖大学初定十所。个人初步的逻辑分析和预测如下,
1、原C9团队会分化。985工程为3系业绩,现在再做新地标,必然会大不同,不然怎么凸显进步?我们可以先看看当年C9的逻辑,最初只想“2+2”,但是上交其时明显不服众,复旦当时还是江南第一校。南大此时以论文为中心的评估指标几乎全是第一,那甩不掉。浙大是各方面(商科除外)加强版的上交,那就团结了。中科大,少年班和出国留学深入人心,分数在部分省份也位居全国第三,科技部代表,团结了。哈工建国后非常受重视,工科竞争全国第二,工信部代表,团结了。西交扯后腿,DNA比上交纯度还高,学科底子也很厚实,那就团结吧。其他,硬伤普遍更明显,官方有意促进合并,如南开/天大、武大/华科、中山/华南,但是都不听话啊。北理其时影响力也很大,一度几乎跻身第十所。本次,预计西交、南大、哈工都会有危险。现在当下的价值取向,在顶尖层面并不会明显地域照顾,比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强化了北京、上海的地位,仅照顾了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南京落榜。甚至南大实力强劲的人工智能学科都没捞到多少大平台。这些可能都代表了某些价值取向。
2、如果仅为十所的话,除C9外有可能竞争的选手,武大/华科,虽然也都有硬伤,综合表现还不错,有机会搏一搏。但是中西部地区要不要或者能不能建设顶尖大学是有疑问的,可以参考美国。中山,部分排名跻身前十,大湾区代表,但是广东搞教育并不服众,希望不大。南开,个人认为存在机会,当下高层比较喜欢老牌子,北方也需要更多的增长极,不过南开科技引领方面比较弱鸡限制了想象力。北航近些年势头很猛,转型尚可,但是问题是要不要支持一所特色学校作为顶尖,估计清北也并不乐意。人大的机会应该比北航、北理更大一些。中科院大学太年轻,估计希望也不大。同济,OLD MONEY,可能存在一些机会。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最核心的人工智能平台是由同济牵头的,这尊荣堪比1927年首批国立。同济国际榜也大多位居前十,但是如果北京没有三所的话上海也基本不可能有三所。川大,学科高度不大够,顶尖学科硬度不足。如果是十所,应该跑不出这些范围了。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