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12-28 22:07: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科研方向:/ M% a1 J- r; j- b( {8 p" _
W1 e b* ~. L/ t) g
(1)智能机器人技术方向
( |0 q/ {: c5 _4 F* r# X0 h/ B* C$ w2 ~6 B' l4 K$ q: W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机器人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依托自主研制的多自主移动机器人、仿生四足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巡检搜救机器人、安保机器人等智能机器人系统,深入开展机器人视觉感知、多机器人协同控制、鲁棒柔顺控制、智能人机交互等问题研究。
. [+ x9 K7 ?8 }) z$ Y. X% G$ a* s: J7 ^* V+ b: \3 L
1988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两足步行机器人。
3 p$ n. Z f9 j, i+ ?+ `2000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先行者”( v5 ]/ A; N2 t9 Y$ T* A, q+ Q
# b8 O0 z# a2 s" s! c" a/ x
0 U# D, j" H2 ^8 _+ m
& S2 m4 P7 {0 K+ ?7 a4 I) X# b" I(2)智能导航、通信与制导技术方向
0 |6 ]6 C, X9 b- U( _7 O' T/ D+ n, F q( o; B8 f6 P
紧贴国家和军队建设重大需求,瞄准导航制导技术领域的学科前沿与工程应用,打造了一支晓于实战、锐意进取、集智攻关的高水平创新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惯性基组合导航、仿生导航、智能导航、重力测量、光学组网通信、先进制导控制、协同制导、智能成像导引头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导航制导领域的赋能研究。
/ p( y6 J S1 l# U Q! h* G- m- A4 ^; }4 G& g/ L' C8 `
自主研制的重力仪先后应用于南北极、珠峰、深海等环境下测绘任务,研制了国内首套激光陀螺罗经、捷联式海空重力仪、速率偏频激光陀螺寻北仪,研制的某型号装备命中精度与毁伤威力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的某红外成像导引头及制导武器具备发射后不管和全天时作战能力。
% t& v" A4 e' U; o& C4 i$ f. Q& E: |) a5 m6 N" v$ z' b
9 C) A; ~6 l) C8 `5 Q9 E
5 o. _% Q2 i: V& e+ t* I
(3)电磁悬浮与推进方向
; V( n) B9 l @/ r5 W4 ?" x" i9 }
以控制学科为基础,融合机械、电气、仪器等学科,开展了磁浮交通、电磁弹射/辅助发射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其中低速磁浮交通、高速磁浮交通核心技术及成果推广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正在开展磁浮轴承/储能飞轮、磁悬挂风洞天平、磁浮主动隔振、无人机电磁弹射、超高速电磁辅助发射等方向的研究工作。7 Z$ N Z3 X* x" m6 A% A- l
, z' Z/ N2 Y0 }2 k" z4 H; a9 }* N
2015年研制的悬浮控制系统成功应用于长沙磁浮快线工程,保障了长沙磁浮快线的顺利通车。2017年作为系统总体和核心关键技术支撑单位,保障了北京S1线磁浮列车的顺利工程化运营。承担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的悬浮导向等核心系统研制工作,车辆于2021年在青岛成功下线。研制了时速160公里时速中速磁浮列车悬浮技术,并于2021年在长沙磁浮快线成功应用,实现车辆提速运营。2 @- {) j) z3 c3 J: Y
( X( P: Y+ I- ]# \2 s0 A. ^' B7 w" t* E* Z; ~
5 ]- Z$ ^% w* s: D }5 P4 h% N5 _8 h# P8 j6 q( B+ o
(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方向. j, H& [# |' ^- e3 @
. a0 ^" O* M" Y4 b( q' i( \* E
依托地面和空中无人系统,瞄准复杂环境中提高无人系统智能化水平的需求,重点开展强化学习、持续自主学习、人机协同等高级机器学习理论和应用研究,多次获得最佳会议论文。围绕复杂场景中自主系统的智能感知与学习控制两大前沿科学问题,在高效学习控制算法和理论、视觉显著性检测、仿生流场适应性感知机理等方面取得突出创新,推动了智能系统感知与学习控制的理论研究和技术进步。
/ ^- Y: a/ F0 Q! G- |& h) P" p+ Z2 k4 X2 W: n# g# n2 P; q% q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 E3 M' O3 t' d7 x, _; [$ h5 `$ d. t
- H: V3 r) ?0 U- @$ F3 |& `% y( Y# D
2 }2 k7 ~, D* k$ Y
(5)脑科学与人工智能
- [/ B5 b& ~# W# m" V0 Z9 c/ U$ B* d" |/ x1 D2 z5 d! v4 ~( j1 d) }
在探索和理解大脑工作方式及认知机理的基础上,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研究,从脑科学角度提高装备的智能水平和人员的能力素质。在Science Advances, Brain, PNAS, IEEE T-PAMI等SCI期刊发表论文近300篇,在Springer和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与教材10余部。建成“湖南省优秀导师团队”。. a7 S4 D7 l, F, d C, T! P {; ]* \
; t8 o- |3 B5 f* N( ]3 z9 P k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5 c: F z; R+ s/ @* h
9 F1 u6 B" s) j: E2 F8 Q& Z5 {" c
' v g& a# q8 c# B, O
; a, Q& }" v; B2 O8 X, z' i$ M% L# b4 ?- H/ g! w( F
# V$ l& k8 ]* q8 ]' Z! R; Y: a
(6)智能规划与决策博弈方向
( k; g9 h( C$ I$ }' s! w' ]. H* V S- M4 l% a+ ~6 T/ h" J
面向国防和军事需求,开展机器学习与博弈、智能任务规划、智能人机对抗、复杂系统决策、大数据融合决策等理论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研制任务规划与辅助决策系统。牵头全军军事智能发展等40余项战略规划决策论证工作。
' o% j& S9 e! r
4 Z# L1 K8 ? [) _历经30余年,构建了以“数据-知识-规划-决策”为体系的多型军事大数据系统、任务规划系统和攻防对抗仿真系统。从开放式的系统到成长式系统,再到当前的智能演化系统,始终走在全国最前列,引领规划决策系统发展。5 v9 o* Y, ]; A+ f r* u( |
0 z$ e( t" [/ ~; ` W) u/ d
3 s5 e9 Q( V) Z7 d- g% M- g) Q: M: |, K% Q
# }1 v" n2 @+ d/ [" ]6 j# G
( d) f7 Z" [8 ~7 m7 _7 _0 J3 e(7)智能无人系统仿真与辅助决策方向
& z' t% [+ p3 q% _* _
7 c- L- i) S H7 I' o- Q, l. c本方向瞄准智能无人系统仿真、任务规划、辅助决策等技术领域的学科前沿与工程应用,重点开展多智能体建模、分布式仿真、态势智能感知与认知、战场数据挖掘分析等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7 C# @* H3 T- `
2 y6 A. J3 G3 ]! K+ I% |- V! ?在大规模分布交互仿真平台、联合作战模拟系统、任务规划与优化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KD-HLA仿真平台,成功应用于军内外几十个仿真系统的建设。
! G. E. @- q% }) g. K, N+ j7 W, R* Y# e5 u( r
) t: O! d; Z% k: W7 D! f7 e" e
3 E6 H; L, a9 _: a; }
5 v6 G& n. k& h( A- m5 R3 i, u(8)车辆无人驾驶技术研究方向0 L" C6 ?& g& v: A8 J* }
% f4 S$ T+ ?( Z' h- ^& u在国内率先开展无人驾驶相关技术研究,聚焦无人驾驶领域学科前沿与工程应用,重点开展场景实时三维建模与理解、卫星信号拒止下的定位与导航、智能决策与规划、人机智能融合等理论与方法研究,并致力于将其用于提升部队无人装备的智能化水平。 h( c) x, R0 Z) `
1 X0 v( e2 L- M: T9 h2011年HQ3自动驾驶系统在国内首次开展正常交通场景下长沙-武汉长距离高速公路无人驾驶实验,被央视新闻联播等多家媒体报道;2012年研制成功国内首台高原山地无人巡逻车并交付边防部队试用;在无人系统相关挑战赛中连续斩获多个冠亚军。: a- n0 G @0 H
, b& o& @! V; x, B, J% V# p) e
/ u6 P6 d) g% Y6 d h! H' w5 o8 n& V8 C
(9)无人机方向
" V' @4 W' d) p/ J3 A- Z
- u5 A1 e, F5 l) F+ M2 ?以提升无人机在对抗环境中的任务能力为目标,以群体智能和人机混合智能为牵引,开展无人机单机自主、无人/有人协同、无人机集群协同控制的基础理论和试验验证研究。) P! j7 B! D5 y
8 l; Y/ @5 g$ l s+ w$ d0 d国内首次开展了以任务能力为牵引的20余架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飞行试验。) w! q' z4 N1 f& i3 K
国内无人机集群首次实现了机群按需探测与自主飞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