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4-9 08: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平台都有要求,但所有的单位都是凑人头应付。管理部门也好、承办单位也好,都知道内里的猫腻,但大家都装着不知道,反正能把国家的钱花掉就行。考核还不好应付,水几篇论文、申请几个没人理会的专利就差不多了。
人头都不固定,一切都是扯淡。一个高校承接了多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说是要求人员固定,怎么固定?一个系或者学院就那么几个人员,数一下承接的平台,看看固定人员够不够分?一个教师可以算这个重点实验室、也可以算那家中心,甚至重复再算到另一家中心,考核的时候不就是数人头、数人头下面的经费、论文、专利,从人头开始都是假的,哪个真的?
定位更是扯淡,每个平台都要求有定位,可人头跟你没关系,研究方向自然五花八门,内部没有协同,哪里来得定位?反正考核时数人头,谁能仔细考核一下是否所有的业绩都符合平台定位?真这么考核要得罪一堆单位,考核部门才不敢干。这么多年下来,真正撤销的平台有几家?都是搞的实在太烂了才撤销的,只要你稍微努力一点,上下齐心都会给你过的。
说回来,其实中科院的各个研究所和一些行业领域的国家级研究平台比如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本质上就是国家实验室,国家给你了定位,给你了人头和经费,踏踏实实按定位搞研究,专业人干专业事。再搞一套国家实验室,看起来高大上,其实是人傻钱多,就看你会不会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