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gooduni 于 2025-4-9 21:50 编辑
北航党委书记赵长禄2月26日在2025年度工作会暨第九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提出,力争2035年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言外之意是2035年会产生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前列高校。这是有高校第一次提出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说法。根据各高校双一流建设方案,清北复交浙科南提出2030年进入或力争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按时间节点,这七所大学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最有力竞争者。哈工大提出2035年学校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华科在去年11月底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到2029年,学校稳居世界一流大学行列,2035年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武大在去年12月底的第十次党代会提出,2029年新中国成立八十周年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际,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加上北航今年年度工作会提出力争2035年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截至目前只有上述清华、北大、国科大、复旦、上交、浙大、中科大、南大、哈工大、华科、武大、北航12所高校提出到2025年、2030年或2035年进入或力争进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其中不是985的中科院大学目标最激进,提出到2025年整体实力将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2035年跻身世界顶尖大学行列。虽然武大、北航没有像华科那样明确提出到本世纪中叶进入世界顶尖大学行列,但是这12所大学实质上也是到本世纪中叶进入世界顶尖大学行列的最有力竞争者。如果不能在2035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世纪中叶很难有机会成为世界顶尖大学。接下来,可以关注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国际排名靠前的大学重要会议关于一流大学建设的论述有没有变化。北航在国际排名不高,却提出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所以加了个“力争”的限定语。这也传递出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认定的一些信号。
以上明确提出2030年或2035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11所大学从地域看,北京4所,上海2所,武汉2所,杭州1所,南京1所,合肥1所,哈尔滨1所。考虑到地域平衡和学校优势,华南的广州(中山大学)、西部的西安(西安交通大学)也很有希望在2035年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仅有2所985的武汉显然是大赢家,多达4所985的上海是输家。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