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叫饭圈化? 简单来说就是抛开事实不谈,只选择自己喜欢的片面信息吹捧或者诋毁一个人或者失误。比如慕斯的有些球迷,无视慕斯拙劣的球技的事实,只愿意用各种数据说明慕斯就是goat,但事实是慕斯球技确实不咋行,但奈何上天赏饭,身体倍棒,所以弥补了球技一般的缺陷,加上职业规划得不错,最后得到的结果确实不错。
那么回到一个学校,什么学校容易饭圈化? 我觉得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有暴发户的经历,不比如什么时机巧合,合并成了一个巨无霸,数据翻一倍。第二是处于信息茧房,养成了表面极度自负,实则内心自卑的二元统一精神内核。 我们这地自从GDP进入全球第二之后,是不是网上各种牛逼无敌的观点就越来越多了? 这种思想深层次的原因是之前有深层次的自卑,终于GDP第二了,内心深处渴望被认同的欲望激发了极度自负的情绪,于是今天吊打这个,明天碾压那个的论调就来了,但事实是咋样的呢? GDP第二的有些人跑欧洲晃荡一圈,发现别人压根就不太关注这个,别人在乎的更多的是自己生活的咋样,自己生活的体验如何。 这就是典型的我突然变成暴发户了,以为他们会羡慕我,发现他们居然不羡慕我,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最后内化出一个结论,他们是嫉妒我。
那么,什么样的人即使暴发户了,也不陷入饭圈呢? 这就是第二点,开放的信息促成的客观的认知。一个吃过猪肉的人看到自己院里多跑了一头猪,他会很淡定。因为他有完整的,系统的对猪的多寡,猪的质量和自身生活有什么影响有系统化的认识。更简单地说,哥见得多了,跟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就是不一样,所以看啥都很淡定。
那么,怎么才能避免低端饭圈化思维呢? 避免网红式的洗脑教育,“我们最牛逼,我们最牛逼,我们最牛逼,我们真的最牛逼”,这种洗脑洗几年之后,对于高中刚读完,连社会长啥样都没看清的娃来说,他就慢慢相信自己真的是最牛逼了。但是当他们走出校园后,发现社会的反馈跟政委宣传的怎么有很大差距? 于是内心怀疑,压抑冲突搞的现实和网上会比较反差。 一到网上就开始搜集各种利于闭环“我最牛逼”的信息,久而久之就上瘾了,每天沉醉于在网上找到赢的感觉。 什么鸡毛蒜皮的屁事,只要有人捧场都会获得满足感,只要看到不捧场的,就想跟他们战斗到底直到彻底大赢。 其实这个阶段,基本心理是扭曲的,讲啥道理已经不重要了,立场和需求已经取代了理性思维。
那么,怎么杜绝饭圈化,避免陷入扭曲的精神内耗呢? 现实中多去欣赏美好的事,比如看看美女帅哥,欣赏下鸟语花香,没事晒晒太阳,品品美食,欣赏下音乐。 久而久之,你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和方式获得内心的满足感。这样你就不用靠网上那点别人的捧场来填补精神的慰藉了。 你看什么喜欢不喜欢的东西,可能跟看相声一样轻松娱乐。恭喜你,这个阶段,你已经脱离了精神扭曲,开始愉快的享受互联网上别人斗蛐蛐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