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49|回复: 25

民国高校排名

[复制链接]

初出江湖

Rank: 2

10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2 10: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参考方法:1941、1943两批部聘教授人数+1948中央研究院院士人数

1.中华民国时期部聘教授指由国家教育部直接聘任的教授。教育部部聘教授是当时中国教育界的最高荣誉。有人称之为“教授中的教授”。
遴选方法也极为苛刻:由各大学各行各业的教授对本行投票推选,得票最多者被委任为教育部部聘教授。在大学任教10年以上,声誉卓著,对所在学科具有特殊贡献的教授,经教育部学术审议会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可成为部聘教授。部聘教授任期5年,可续聘。

1941年,全国大学共有30位教授被遴选为第一批部聘教授。 1943年,15人当选为第二批部聘教授





2.192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但直到1948年才举行了首届院士选举。这次选举不仅标志着中央研究院的首次选才,也是在中国大陆的最后一次。共有81名杰出学者被选为院士,他们被分为数理、生物和人文三组。
1948年中研究院院士分布
北京大学:10人
清华大学:9人
中央大学:4人
浙江大学:4人
辅仁大学:2人
武汉大学:1人
四川大学:1人
湖南大学:1人
山东大学:1人
复旦大学:1人
台湾大学:1人
社会教育学院:1人
其他大学:0人


结论:抗战时期,中央大学第一,抗战~建国初,清华北大分庭抗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新手上路

Rank: 1

1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2 10:17: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从哪年到哪年

初出江湖

Rank: 2

10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2 10: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萧十一郎 于 2025-4-22 10:29 编辑

抗战之前:
1925-1937,清华第一
1921-1925,国立东南大学第一
1921年之前,北京大学第一
主要参考依据:中央研究院评议员(第一届1935年评选,第二届1940年评选)在各个时期的分布和来源,中央研究院评议员是中央研究院院士的前身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1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2 10: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kapior 于 2025-4-22 10:42 编辑

按照蔡元培的说法,1920-1930,同济第一,交大第二、北洋第三。

初出江湖

Rank: 2

10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2 10:46: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apior 发表于 2025-4-22 10:41
按照蔡元培的说法,1920-1930,同济第一,交大第二、北洋第三。

这个就……,可能蔡本人比较看重德国,看重医学吧,正好德国工科和医学都很强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1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2 11: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4-22 10:46
这个就……,可能蔡本人比较看重德国,看重医学吧,正好德国工科和医学都很强 ...

那么蔡先生说的有没有道理呢。当时德国还是世界科技中心,像蔡先生这样的民国时期镇国大神,在德国都几乎毕不了业,而同济理、工、医门类的教师全来自德语区博士,学生中留学哥廷根大学、柏林大学的也是是大把。这难免让蔡先生赞叹不已。像汉.李斯特,当年在同济也只是副教授,回国创办了世界著名的AVL公司。六十年后,AVL还在手把手教奇瑞造汽油发动机。而今奇瑞汽油发动机在国内还是最好的那一个。这么看,蔡先生是不是没说错。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1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2 11: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pior 于 2025-4-22 12:02 编辑

一般认为,1942年8月遴选出34个部聘教授。姓名、入学时间及毕业学校分别如下(本人亲自考证):
姓名           入学时间   毕业学校
杨树达        1900        长沙求实书院
黎锦熙        1907        北京铁路专修科/湖南优级师范
吴宓           1916        清华学校
陈寅恪        1905        复旦公学
萧一山        1919        山西大学/北京大学
汤用彤        1912        清华学堂
孟宪承        1912        南洋公学/圣约翰大学
苏步青        1920        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吴有训        1916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饶毓泰        1905        中国公学/南洋公学
曾昭抡        1915        清华学堂
王琎           1911        美国里海大学
张景钺        1916        清华学堂
艾伟           1915        圣约翰大学
胡焕庸        1919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李四光        1907        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
周鲠生        1906        日本早稻田大学
胡元义        ?        ?
杨端六        1899        湖南省师范学堂
孙本文        1915        北京大学
吴耕民        1914        北京农业专门学校
梁希           1913        东京帝国大学
茅以升        1912        唐山工业专门学校
庄前鼎        1920        南洋公学
余谦六        1914        南洋公学
何杰        ?        ?
洪式闾        1912        北京医学专门学校
蔡翘           1918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印第安纳大学
秉志           1904        河南高等学堂/京师大学堂
?               ?沦陷区未公布               
胡刚复        1908        震旦公学
萧公权        1918        清华学校
邓植仪        1909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
梁伯强        1916        同济大学

发表于 2025-4-22 12: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现在还没结束,希望补充完整。

新手上路

Rank: 1

3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2 15:44: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届中央研究院交通大学校友共10位。其中,交通大学毕业的有6位凌鸿勋、饶毓泰、钱崇澍、吴敬恒、茅以升、竺可桢 ;曾任交通大学教授的有4位:张元济、周仁、吴有训、马寅初。

新手上路

Rank: 1

1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3 12: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睁眼说瞎话,竺可桢是交通大学毕业?好好学习下吧

新手上路

Rank: 1

1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3 12: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睁眼说瞎话,竺可桢是交通大学毕业?好好学习下吧

新手上路

Rank: 1

1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3 12: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浙江大学前校长。
1890年3月7日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一个小商人家庭。1909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初出江湖

Rank: 2

10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3 12:46: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anfordlam 发表于 2025-4-22 15:44
首届中央研究院交通大学校友共10位。其中,交通大学毕业的有6位凌鸿勋、饶毓泰、钱崇澍、吴敬恒、茅以升、 ...

饶在南洋公学读的是本科吗?人家在芝加哥大学读了四年本科才毕业

13年,考取江西省公费留学,初入美国加州大学,后转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学,1917年冬,获得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学士学位

初出江湖

Rank: 2

10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3 12:50: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anfordlam 发表于 2025-4-22 15:44
首届中央研究院交通大学校友共10位。其中,交通大学毕业的有6位凌鸿勋、饶毓泰、钱崇澍、吴敬恒、茅以升、 ...

另外,高校实力首先看的是师资而不是毕业生后来的成就,尽管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既然评价民国大学培养,完备大学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因为既然是高等教育,那么就应该侧重本科甚至研究生的学习阶段,这也是能区别早期大学起步成型阶段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如果一个著名人士在该校读的都不是大学教育,而是中专,专科,预科,特别是这种重新进入标准的大学还要读四年本科的教育过程,那只能算是校友,有什么理由称只能提供大学前教育的高校在当时很牛呢?

初出江湖

Rank: 2

10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3 12:58: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萧十一郎 于 2025-4-23 13:02 编辑

我记得同时期的清华学堂高等科能提供至少大学本科二年级的教育,这样庚款出国一两年就能获得本科学士学位,像这种本科四年要重新读的很少见,这也是授课体系的差别,说明就从教育方面,人家清华确实牛,尽管当时还不是大学,或者清华的外籍教师已经防着不让讲高深的内容都能做到这样

新手上路

Rank: 1

3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3 13:0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毕业的不算校友,那中央大学前身两江师范学堂毕业的也不能算南京大学校友了,京师大学堂毕业的也不算北大校友了

新手上路

Rank: 1

3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3 13:02: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大学三个源头,除了南洋公学,还有唐山路矿学堂,也后来是交通大学唐山学校。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39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3 13:02: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时期清华强的是理科和人文学科,而中央研究院院士也是侧重理科,正儿八经工科专业好像也就四五位

初出江湖

Rank: 2

10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3 13: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sanfordlam 发表于 2025-4-23 13:00
如果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毕业的不算校友,那中央大学前身两江师范学堂毕业的也不能算南京大学校友了,京师 ...

所以我主贴根本没写这两个学校,你看清楚用词,京师大学堂可不是1921年才改北京大学的

而且你说的饶你说他在南洋公学接受的是什么教育?高等科吗?重读大学本科四年才拿学士学位的的很少见

初出江湖

Rank: 2

10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3 13: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sanfordlam 发表于 2025-4-23 13:00
如果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毕业的不算校友,那中央大学前身两江师范学堂毕业的也不能算南京大学校友了,京师 ...

没说不算校友,我说的是只能说是校友但不能说明其他的

新手上路

Rank: 1

3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3 13:06: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饶毓泰 别名 名:俭如,字:树人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江西临川钟岭 出生日期 1891年12月1日 逝世日期 1968年10月16日 毕业院校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职业 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人物关系 更多  萧公权 好友   郭永怀 学生   吴大猷 学生   郑华炽 学生   江泽涵 学生   陈省身 学生 相关视频  饶毓泰——中国物理学界的“四大名旦”之一 3174播放 | 05:26 快速 导航 主要成就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后世纪念 人物生平 1891年12月1日,饶毓泰出生于江西临川钟岭[14] ,幼年在叔父和舅父教导下学习《四书五经》[1] 。  饶毓泰(青年时期) 1903年,进入抚州中学堂(现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学习。 1905年,废科举三年后,饶毓泰只身去上海,就读于中国公学;后转入中国新公学,他的高班同学胡适,曾在新公学教其英语。 1911年,从上海南洋公学(现上海交通大学)毕业。 1912年,回到故乡,进入临川中学(现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任教半年。 1913年,考取江西省公费留学,初入美国加州大学,后转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学。

新手上路

Rank: 1

1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3 14: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大学学制是一年吗?技校吧

新手上路

Rank: 1

1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3 14: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前面要加前缀:西南交通大学,一年只是校友,不是毕业,你大概没上过大学吧

初出江湖

Rank: 2

8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3 16:15: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山猫 于 2025-4-23 16:32 编辑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4-23 13:04
所以我主贴根本没写这两个学校,你看清楚用词,京师大学堂可不是1921年才改北京大学的

而且你说的饶你说 ...

饶毓泰是南洋中学毕业,和南洋公学没关系。
钱崇澍由南洋升学唐山,由唐山转学直高,在直高考上庚款。
直高只是高中。

初出江湖

Rank: 2

8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3 16:2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交大官网的院士校友都不含饶毓泰,就是网络流言。

初出江湖

Rank: 2

8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3 16:24: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敬恒受聘去执教并执掌南洋师范院,他把他自己也注册成了最早的师范院的学生,以示其诚,其实也有一点特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5-2 00:13 , Processed in 0.04342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