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0|回复: 2

中南大学发表Nature论文

[复制链接]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6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iucamcom 于 2025-4-25 10:03 编辑 ' j2 C! |9 C. ?9 Y9 D

8 O+ s3 V! w/ _
急性心肌梗死是全球范围内致病和致死的主要病因。临床研究已证实,心肌梗死后心脏损伤的严重程度呈现昼夜节律模式:晨间发病的患者往往表现出更大的梗死面积及更差的临床预后。然而,调控这些昼夜变化的分子机制仍未阐明。
2025 年 4 月 24 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阮溦副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联合德克萨斯大学休斯敦健康科学中心 Holger Eltzschig 教授、Kuang-Lei Tsai 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杂志发表了题为:BMAL1–HIF2A heterodimer modulates circadian variations of myocardial injury(生物钟核心蛋白BMAL1与缺氧诱导因子HIF2A协同调控昼夜节律性心肌损伤)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生物钟核心蛋白 BMAL1与 缺氧诱导因子 HIF2A 在心肌缺血状态下形成功能性异源二聚体,构建“生物钟–缺氧信号”的互作桥梁,解释了心肌损伤的昼夜节律差异,为基于生物钟的精准干预奠定了关键机制基础。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核心生物钟转录因子 BMAL 通过与缺氧诱导因子 HIF2A 以昼夜动态模式形成具转录活性的异源二聚体,从而调控心肌损伤的节律性变化。
为了证实这一发现,研究团队解析了 BMAL1-HIF2A-DNA 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 BMAL1 内部的结构重排,这使得昼夜节律与缺氧信号之间能够相互交流。BMAL1 通过增强 HIF2A 的转录活性并稳定 HIF2A 蛋白来调节昼夜节律性缺氧反应。研究团队进一步确定了双调蛋白(Amphiregulin,AREG)是 BMAL1-HIF2A 复合物的节律性靶点,对于调节心肌损伤的日间变化至关重要。
从药理学角度靶向 BMAL1-HIF2A-AREG 通路进行靶向治疗,可提供心脏保护作用,且当与该通路的昼夜节律阶段相一致时,其疗效最佳。
总的来说,这些发现确定了一种控制心肌损伤昼夜节律变化的机制,并突显了基于生物钟的药物干预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方面的治疗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Nature 同期发表了新闻与观点文章:Heart-attack outcomes are worse in the morning when activity of protein duo dips,介绍了阮溦等人揭示了心脏病在早晨发作时后果更严重的机制。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898-z

# |. n. i+ Q% z. e7 {: P! e( q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6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南大学团队Science发文揭示靶向肠-关节轴可治疗骨关节炎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2193次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4日 作者:王伊伦

5 e: c# ^2 m" Z# o9 N  @
本网讯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团队合作在《Science》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题为“靶向肠道法尼醇X受体调控胰高血糖素样肽-1介导的肠-关节轴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treatment via the GLP-1–mediated gut-joint axis targets intestinal FXR signaling)”的原创研究成果。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雷光华教授、曾超教授、魏捷教授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谢岑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杨原蘅博士后、郝聪博士后、焦廷颖博士生、杨子丹主管技师、李辉副教授为论文共同一作。中南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和第一通讯单位。
" ?0 `& h' u/ M2 T# o. q该研究基于雷光华教授团队历时10年建成的大样本、稳定随访、前瞻性自然人群队列“湘雅骨关节炎研究(Xiangya Osteoarthritis Study)”的创新发现,首次系统揭示了“肠道细菌–胆汁酸–肠道FXR–GLP-1–关节软骨轴”在骨关节炎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已上市药物熊去氧胆酸可通过抑制肠道FXR治疗骨关节炎,系统提出了骨关节炎“肠-关节轴”发病机制新学说,突破了骨关节炎是一种局部因素所致疾病的传统认知,开辟了临床转化新方向。9 A/ F' f% a8 s+ H( b
全球有超过5亿骨关节炎(OA)患者,疾病负担沉重,尚无安全有效可延缓病情进展药物,亟需探明OA发病机制与干预靶点,并基于此开发治疗药物。OA的特点是关节局部发病,既往一直认为局部因素(如机械磨损)是OA的最主要病因,而系统因素(如全身代谢)在OA中的作用一直不清楚。基于此,雷光华/曾超/魏捷教授团队与谢岑研究员团队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 W* {* w+ ~$ q5 T5 A7 ?9 Q1 e" k* y, h8 O. g
研究团队基于自主建立的自然人群队列“湘雅骨关节炎研究”,发现血液甘氨熊去氧胆酸(glycoursodeoxycholic acid, GUDCA)水平与OA及其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该发现在另一项自主建立的独立人群队列(湘雅步行研究/Xiangya Step Study)中得到验证。. Q: U6 O# Y% b6 h: b
研究团队通过动物实验证实GUDCA可通过选择性抑制肠道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 FXR)延缓小鼠OA病情进展;敲除小鼠肠道干细胞Fxr可促进其增殖,从而增加其分化成的L细胞数量,进而促进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 1, GLP-1)的产生,最终升高血清GLP-1水平。
4 g' s8 ]# a2 X/ g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OA患者血液GLP-1水平降低,且血液与滑液GLP-1水平正相关;关节腔注射GLP-1受体抑制剂可阻断GUDCA对OA小鼠的治疗作用,关节腔注射GLP-1受体激动剂可延缓OA小鼠病情进展;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与OA患者病情进展风险下降显著相关。- J) `7 s! s2 Q# ~1 k4 I
为探索GUDCA发生变化的原因,研究团队经过宏基因组测序发现自然人群队列中OA患者肠道鲍氏梭菌(Clostridium bolteae, C. bolteae)相对丰度降低,多组学研究显示C. bolteae相对丰度与血液GUDCA水平正相关;补充C. bolteae升高GUDCA前体-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 UDCA)和GLP-1水平并延缓OA小鼠病情进展。8 ]2 h. z! ^, J) D: z
为进一步探索临床转化前景,研究团队发现安全性良好的已上市药物UDCA可抑制肠道FXR活性、增加L细胞数量、促进GLP-1分泌、延缓小鼠OA病情进展;真实世界研究验证了口服UDCA与OA患者病情进展风险下降显著相关,有望“老药新用”治疗OA。" {2 ~7 k2 L4 W
系列研究历时十年,雷光华教授带领团队,从人群出发,再到细胞、类器官和动物,最后回到人群,系统揭示了“C. bolteae–GUDCA–肠道FXR–GLP-1–关节软骨轴”在OA中发挥重要作用,阐明了抑制肠道FXR通过影响干细胞命运促进GLP-1分泌的新机制,而安全性良好的已上市药物UDCA有望通过抑制肠道FXR治疗OA。: V( p+ M9 q/ G

“肠道细菌–胆汁酸–肠道FXR–GLP-1–关节软骨轴”为OA提供了潜在治疗靶点

- e1 b& B' `$ J  `" X
! D, ]/ V. R' N0 O6 l
% \$ s+ Y  k8 ~# f

新手上路

Rank: 1

4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还有一篇Lancet在路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5-2 07:00 , Processed in 0.02880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