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nanpanda 于 2025-4-27 16:00 编辑 + ]7 p$ z2 |4 m* M+ c
2 @, W4 K! @$ O8 i9 B1 d0 e1、西医外科领先中医,中医找西医治一下病,这不丢人,丢人的是拿这说事的心理阴暗之人。4 z5 P5 f) p$ C; s
2、另一方面,西医找中医治西医治不好的病,如哮喘等,也不丢人。- {7 I! C" O! b. G
3、中国民国一代留学公知(胡适,陈寅恪,余云岫等),出国留学,修成博士学位,回国就反中医,尤其是胡适,有病西医治不好,找中医治好了,晚年却否定此事,而他的朋友与学生却证明胡适找中医治病是真实事件。就是这批公知误导了国人,有如鲁迅先生所说:村口一只狗叫了,一群狗跟着叫,这只狗知道为什么而叫,那群狗不知道为什么而叫!6 H! D$ u, Z8 ^- [
4、鲁迅先生年轻时反中医(注:因父亲被中医治死,他父亲生的病可能就是肝癌,放到现在,没有哪位西医敢说可以治愈),但晚年却认可中医,看法的改变源于他夫人许广平的妇科病西医治不好,中医药却有疗效,有读者写信咨询许广平“为什么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对待中医中药的态度和《南腔北调集·经验》一文中的态度有很大的不同”,许广平回复说:“我认为这一点也是由于鲁迅思想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呐喊·自序》写于1922年,这是鲁迅思想的前期阶段,那时鲁迅还只是一个民主革命者,而《经验》一文,写于1933年,这是鲁迅思想的后期阶段,到那时候,鲁迅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看问题已经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武器了。所以得出来的结论也就比以前更深刻,更全面了。”。鲁迅实事求是,胡适心态阴暗,鲁迅能被教员誉为国家精神导师,胡适却被抛弃,不仅因为立场问题,更与人品相关!% C& q0 H f/ a" |: C6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