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25-6-15 16:26: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zgj1907 于 2025-6-15 16:27 编辑 ) n0 k. m x; c P) @: }
4 }4 M, t+ x/ z; }& U- e! G( w
爱荷 发表于 2025-5-18 10:349 ^, A1 y2 i& i! E" J5 k
以往那种修一座桥,建个隧道等都能获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的,本身就是闹剧。 ... ; F/ t( N9 j$ S/ x
9 l$ J9 V! U& v, U& e1 ^- m现在就是在走以往的路,近些年讲究突破,卡脖子,其实和以前修个桥,建个隧道,道理是一样的。) h% f5 H: J% @" c& \4 v) f: q. g
5 k5 Z4 e$ u. I J
最开始以前,修个桥,建个隧道,很多都是新工况,都没遇到过,更早甚至都得依靠外国技术团队。正是过去30年基建大发展,建了一些桥、一些隧道,尤其是同种类型的第一个,往往起到了探索的作用,取得了非常多的经验成果,这种获得科技奖很正常。但是随着这些年建的越来越多,很多新的建设都是在以前的框架内了,再获得奖项就难了。 当然一些新难的领域,我觉得还是会获得,比如可能的烟大隧道,川藏铁路,墨脱,红旗河工程。 但是如果你要再建个600米高的大楼,建个大跨结构的体育场如鸟巢,这种就很难了,因为他们的技术已经很成熟。
" `. v& ?8 E* e( `
% B: S; E4 X, ~6 x' L# k: T4 s$ A现在很多卡脖子的东西,等到10年20年后,都全面突破,技术成为我们的家常便饭时,可能也授奖也会减少,都是一样的道理。( N+ N2 ~* I7 I0 W; o
1 e4 S! }/ z2 l" L2 m' i% h每个工科都有自己的寿命和技术突破期。只有一些工科技术持续进步,可能才会有持续的大量授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