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anquanhe 于 2025-8-1 09:54 编辑
07月31日讯 在上一轮中超联赛中,浙江队小将张瑷晖首发登场且表现亮眼,“潮新闻”近日也对球员父母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他们也谈到了张瑷晖在近年来的成长经历。 这名刚满20岁、身高1米91的后卫新星,竟是一路在校园足球体系中成长起来的,他进入职业足球俱乐部不过两年半时间。更令人称奇的是,他同时还是通过高考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的学子,因此也在队内收获了“教授”的昵称。 “感觉怎么样?对自己表现满意吗?”踢完全场的张瑷晖面对采访镜头露出了开怀的笑容:“还可以吧!”父亲张威解读,儿子通常反馈训练、比赛表现只用两个词:“一般”说明差不多是及格分;“还可以”,那就是有八十分左右了。 将时钟拨回2023年夏天。从清华附中毕业的张瑷晖面前摆着两份沉甸甸的offer——一份来自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梯队,另一份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对我们一家来说,这可以说是一份‘幸福的烦恼’,但做决定的时候真的很艰难。”目睹儿子一路兼顾学业和足球的张威,回忆至此,一时百感丛生。 为什么最终选择了浙江FC?“不仅是因为俱乐部、教练组和队员们对瑷晖的认可,也是为了踢球的初心。”父子俩对足球的爱很热烈、很纯粹,所谓初心,正是儿时初练球时心中的中国足球强国梦。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 幸得北航首肯支持,张瑷晖得以休学两年,这也更加给了他追逐足球梦的勇气和底气。 看到张瑷晖的成长经历,很多人惊叹,从校园到职业顺利衔接,文化和足球并行不悖,这不就是我们理想中足球人才培养的道路吗? 张瑷晖的出现,可以说正是校园足球建设的结果。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颁布后,国内的校园足球和青训进入了一个发展新时期。张瑷晖小升初的那年,清华附中开启首届足球特长生的招生。张威记得,那时自己去旁观了一周的训练课,一整套教练组都来自韩国,有成熟且职业的足球理念,训练基地也很完善,教育氛围符合家庭预期,于是毅然决定让孩子报考了这所全国名校。 2023年初,当时的浙江俱乐部2005、2006年龄段梯队需要补充一位身材高大、有一定速度的中后卫,俱乐部技术部工作人员王剑飞恰好就在刚结束不久的中青赛中发现了这样一名有潜力的球员。“当时我对他最直观的感受是身材高大、有一定对抗能力,而且速度快,尤其是回追和上抢,不过脚下技术和经验还有待加强。”王剑飞还记得,中青赛三四名决赛中,下半场后半段时间,张瑷晖中场断球之后一个人带球加速,冲到对方禁区,直接创造了一个准单刀。这和他首秀中一手策划的“绝杀”非常相似——他在抢断后将球传出,并全力前插,即便不是米特里策直接终结了进球,他也已经跑出了射门的空间和机会。 校园足球向职业足球输送人才的机制尚未成熟,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像张瑷晖这样的例子证明,校园足球和职业青训双轨并行,并非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正在生根发芽。我们需要的,只是更加畅通的衔接桥梁,让怀揣着足球梦的孩子们,无论起点是在校园操场还是青训梯队,都能循着热爱,抵达那片梦想中的广阔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