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25-9-19 21: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szgr 于 2025-9-25 21:30 编辑 : X" \6 B# b* ]! L7 U
. q, {2 T u' V, [* @缪爽的故事
: E; v/ Q6 M8 }& h# L
) X9 }1 z. u( e' G! a. k9 b) u% i9 B3 _% e, w
缪爽,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2008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基地班,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理学博士学位,师从张平院士,后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初全职回国任武汉大学教授,入选国家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曾获得2020年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第九届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数学银奖、第18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科学奖(二等奖)等。主要从事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研究,在三维可压缩Euler方程和拟线性波方程的激波形成机制、牛顿力学框架下两体问题的能量转化机制、临界非线性西格玛模型能量集中爆破解的稳定性等问题的研究中取得突出成果。相关论文发表于Invent. Math.、Duke. Math. J.、Camb. J. Math.、Comm. Math. Phys.等国际知名数学期刊。" k: d6 Z; C- Q
. k. h( @ l% p1 B7 S' l7 w* i) ?7 d选择数学之路,其实也是偶然。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缪爽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遇到不懂的数学问题,他会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或独自在大脑中进行一场场思考跋涉。在缪爽看来,“生活中一切都与数学有关,数学随处可见,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多年来,他对数学的探索持之以恒,那份最初的热情至今未曾褪色。, T; q, q7 f2 c6 x% g, `. z0 q. P8 p
1 u8 V/ ~: `) O自由的探索
# m' W- u" t1 Z4 X, @: n# ^( `) j3 Q. ~2 q" D+ s8 a2 C
缪爽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2013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数学学院)。曾先后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美国密歇根大学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学*和工作。2019年初全职回国,在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任教至今。7 i: U. r* V& {9 q+ H2 n
8 j1 R" M7 Y# X, j缪爽的研究领域是非线性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的数学理论。这类方程可以描述和解释诸多重要的物理现象,小到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衰减规律,大到地球(球)-月(球)系统最初的形成机制,还有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电磁理论和空气动力学等。! `7 ]( M8 T# X8 ? l# c
+ |2 x. N9 w }! g而这些研究方向,正是缪爽在数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确定的。在此学*期间,他常常与老师和同学讨论数学问题,这些广泛的交流有助于开展自由探索,从而提出原创性的想法。“同行们的很多看法、观点能够给我带来很多启发,帮我找到更新颖的思路和方法。让我体会到做研究要坚持不懈,不断和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交流,向他们学*,从而促进自己的工作。”他始终怀揣着对数学的炽热初心,以不懈的探索和坚定的态度,持续行走在这条求索之路上。
; M. o& ^2 Y% |9 _% i4 u
( ^9 }5 h& i/ d5 o做有品位的研究* S; {) }0 h( M) ?1 _
2 f! O d- `' s; n数学学院开放包容的氛围和鼓励探索前沿的理念给缪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个课题组的讨论班,学生可以通过跨学科跨导师地“蹭听”来吸收灵感;依托晨兴数学中心,数学学院每学年都会邀请世界一流的数学家来院开设短期课程,向学生们分享他们研究的最新成果,这也就意味着,还没有或者即将开始自己科研旅程的这些未来数学家们从启航之初,接受的就是高品位的科研熏陶。也正是在这样的短期课程上,缪爽获得了赴国外学*的机会,进一步开拓了自己的学术视野。
6 j- j' M: V8 Q7 V0 x* _
. ?2 J2 r5 `1 Y3 q7 l. @) h5 B7 T从2013年博士毕业至今十余年,缪爽聚焦偏微分方程核心领域开展研究,在重大问题上取得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基于此,他于2020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2022年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科学奖(二等奖)”和“第九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数学银奖”。
# q9 i" J, J# Q
& X* U/ j* W9 o8 |近年来,他始终保持对数学的热爱,深耕数学研究领域,与合作者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包括:部分揭示了三维电磁激波的形成机制;证明了星体自由界面的形变可以从根本上影响两体运动的轨迹;得到了临界波映照方程能量集中爆破解的刚性和稳定性。其研究成果发表在Inventiones Mathematicae、Cambridge Journal of Mathematics、Duke Mathematical Journal等国际一流数学期刊,受到广泛关注。) p' _9 x1 A' i% M8 o
0 z# ?1 k9 `+ O) R. H# A思源楼的那扇窗
! d) U8 `5 ?8 S: u$ _7 t
9 Q1 t( k. m" ^. J3 V( {这些奖励或成果像科研路上的路标,标记着缪爽一路以来的努力付出。无论科研工作是进展顺利,还是遇到瓶颈,缪爽在很多时候都会想起思源楼的那扇窗。
6 K( Q+ e, i$ @% F0 t$ n
. b A2 e$ H; o缪爽的导师是国际偏微分方程领域的知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平研究员,他为中国偏微分方程的研究水平走向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缪爽在数学学院读书时,张平老师在数学学院思源楼朝南的一间办公室工作。每当张老师来到办公室,总会打开那扇朝南的窗户。也因此,每当缪爽看到那扇已经打开的窗子,就知道老师已经开始工作了。很多个清晨,缪爽自觉已经来得很早了,但那扇打开的窗告诉他,老师来得更早。
- P' b# ~+ F3 w4 @; s. C8 r; R. { g: K9 M$ P, y$ n7 e
这对缪爽是一种具象的激励——优秀的人往往都非常勤奋。即使取得了许多成就,导师仍在多年如一日地用心工作。回忆起在数学学院的经历,缪爽的感觉是充实和踏实,不内耗不彷徨,每天都是积极的,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每个在数学学院工作或学*过的人都会和数学学院有一种精神上的联系,无论我们后来身在哪里,我都会告诉自己,要用功,要静下心来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1 Y, q1 Y' q5 s6 M c* B" j, A* z5 J1 ~6 x2 B: \
缪爽深知,数学的世界神奇又深邃,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他认为,要在数学理论研究中取得成绩,一是要对所做的事情抱有极大兴趣,二则是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少了兴趣,就失去了色彩;少了坚持,就成了空谈。+ j; }& d: T# m w3 t3 p9 ?! }
4 Q* s1 H' K! ]" H: i! W& K
他希望,作为一名数学家,自己能够一直保持这份对数学的热爱和执着,在研究中持续进取;他也希望,作为一名教授博导,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激发更多人对数学的热情和好奇心,一起踏上这个奇妙的旅程。3 o1 m: j7 B2 ?) Y
4 Y# F) Q# W( t1 Z" V0 z因为,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蕴含着一种可以启迪智慧、挑战自我的力量。只要你愿意,它就会为你打开一扇通向无限可能的大门。
! S* I! F6 ~4 s: v+ E. f' [. f0 z; I G) x
; f9 K: J; {3 W2 f) m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