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9-5 18:11: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cademic818 发表于 2025-9-1 17:55% V! X* c* t# A6 J# j. e
当有多个通讯作者单位时,我们以排在第一位的单位作为通讯作者单位1 k0 @% v8 r3 `; z, G3 K6 q- H, H
========
X. B% m5 _0 D, z& x. z关键你如何判断哪个是排在第 ...
% P/ Y. a6 P" s b特例永远有,但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统一标准,要么是最后通讯作者,要么是主要通讯作者(最后一位):( T. a: B9 D% ?; B1 N# y7 Z T
8 K( s# y* l; v# R) }
柴继杰,西湖大学讲席教授,国家杰青(2010年),未来科学大奖得主(2023)。1966年生,先后毕业于大连轻工业学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硕士)、协和医科大学(博士)。1997年至2004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04年至2009年任北京生命研究所研究员,2009年受聘为清华大学教授,2011年,获得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席位。2017年,柴继杰成为中国大陆首位获得“德国洪堡教席奖”的科学家,赴德国任教。
. Z' g% S$ T/ r7 g& z9 @1 ?8 Y- }柴继杰长期从事植物免疫抗病信号通路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系统性、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率先发现和提出植物抗病小体的概念并建立其完整的功能机制理论体系;首次鉴定出多个抗病小体下游的信使分子,如钙离子和核苷酸类衍生物,在完善植物免疫抗病信号通路的同时打开多个开拓性研究方向。曾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5项研究成果入选2021年国际公认的植物抗病领域30年重大发现。曾获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目前发表SCI论文150多篇,其中以通讯作者身份在Cell、Nature、Science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4篇,包括主要通讯作者(最后一位)22篇,SCI引用23000余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