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10-22 10: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贵校赶紧拨乱反正,“破除李校时期的发展思路”,重心回到信息学科建设。否则泥电最后会和华西医院一样,大而不强,李校自己是做基础学科,当然要强调基础学科重要性,并且当时泥点处于信息学科第一梯队,发展基础学科无可厚非。当下泥电在信息学科第一梯度已经掉队(无论从学科评估、国家实验室、人才帽子哪个角度看),每年预算只有区区80亿左右,如果重心还要发展多学科,最后泥电终将会泯为众人。强如清北人的基础学科也没见掀起什么浪花来,如果泥电还是按照李当时的思路发展,死路一条,除非泥电经费超过150亿/年。,最后补一下各校在学会会士的成员,泥电在信息领域不单单院士少,杰青少,连学会会士都少的可怜,泥电真的配的上“电子科技大学”这几个字吗,泥电建校之初恐怕就是最高光的时刻了吧
6 U* E: w9 d) L0 ]4 Y电子学会:# A- m2 F+ P* W! x" _! h
电子科大:段兆云、王秉中、王厚军、杨建宇、杨晓波 5
; W( Z& [* e8 w! a9 E西电:杜兰 、高新波、郭立新、黄进、焦李成、李建东、李赞、廖桂生、刘宏伟、刘英、马建峰、盛敏、石光明、邢孟道、杨银堂 15
2 j1 Z6 C* \$ l% Y' w9 x: G- [- {+ P北邮 :邓中亮、管善群、纪越峰、廖建新、刘元安、彭木根、任晓敏、张建华、张平 9
3 L* f2 p0 Y- S: d" k东南 :窦文斌、洪伟、金石、王志功、张在琛 51 p/ @, G- K" D: z: F8 q" P
2 l7 i) x+ D: ]; E2 w
通信学会:
: J* I/ V% K; S: i7 u3 ~电子科大:张小松、朱策、梁应敞 3
, t: m/ D, R8 E5 Z q西电:杨银堂、刘英、盛敏、张海林、段宝岩、李赞、常义林 7
4 t$ M9 a0 V, g! B/ i$ f9 L北邮:邓中亮、徐坤、冯志勇、张杰、王卫东、彭木根、张建华、吴永乐、廖建新、亓峰、张平、王文博、温向明 136 h& Y( h! M4 O. h. _6 x& w; [: H
东南:王志功、李春国、王承祥、崔铁军、金石 5
8 w- z: \0 o7 R# T+ R4 \& L
) W8 b9 d/ |' _ T% C |! t! k; Q7 O$ h0 ?" T
信息领域院士) T$ T- r$ u+ C5 f
电子科大:刘盛纲(91岁)李乐民(92岁) 2( z( p+ b* ~; k( }! m: z+ Z
北邮:彭练矛(电子 62岁) 张 平(通信 65岁) 2% u2 Z* Z9 e2 ]' V- Z
西电:郝跃(电子 66岁) 段宝岩(电子机械 69岁 ) 2
9 s6 l# |& @# y" v同济:周兴铭(计算机86岁) 何积丰(计算机81岁)李同保(光辐射82岁),蒋昌俊(计算机 62岁) 郑庆华(计算机 62岁) 童小华(53岁) 6
( N5 Y7 W$ j0 P8 w) r. Z东南:李幼平(电子和通信 89岁) 韦钰(电子 84岁) 崔铁军(电子 59岁) 黄如(电子 55岁) 张广军(仪器 59岁)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