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5-17 00:15: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lwd12345 于 2024-5-17 10:06 编辑
) k# g- c+ Z6 a2 R& e: |/ \; Q4 N: y- `5 z0 D
山东工研院由济南市政府、山东大学、山东省科技厅三方共建,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担任山东工研院院长,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宏志,济南市委常委,济南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斌都是理事会成员,称得上是“顶格配置”。* r! q5 X& h' @, \$ N% r% ]
7 |1 K; e2 t/ m' d M) U. Z. u% k
2023年初,基于集成电路、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网络安全三大重点产业方向,山东工研院对功能定位进行补充调整:做山东大学产业化项目和资本结合的中间体;做济南市、山东大学、项目团队的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推动山东工研院向孵化器3.0模式转变,使其成为硬科技初创企业的“共创合伙人”,为企业补上创业要素的短板,谋求多方共赢。
) ~5 W% T/ w4 f- d/ t; W6 J
. t! ?+ }% }7 w% q5 o2 m济南高新区通过与山东大学、山东工研院多方磋商,优化原有载体运行模式。山东工研院迁到齐鲁软件园,与齐鲁软件园(信通园)在同栋楼内办公,齐盛广场1号楼、2号楼总面积约1.56万平方米载体由双方联合共建,山东工研院负责运营管理,全部引入域外企业或新增孵化企业,企业租金全额上缴财政,财政根据孵化器的贡献给予运营补贴,这种运作模式的创新,不但为地方涵养税源,还提高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 V$ I4 g8 W }. i6 @/ Q5 g
n4 l6 ]+ k, o5 |5 M) r( L5 {% |& m多年来,齐鲁软件园的崛起乃至济南高新区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山大系”的支撑,“山大系”企业的光芒四射又是济南高新区多年来与高校同频共振的最好写照。据统计,近年来,累计有1.6万名山东大学毕业生在高新区创新创业,涌现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代表。“当下,全国各地都在抢项目、招贤才。山东工研院作为济南市、山东大学的‘中间体’,拥有对接山大优质科创资源的先发优势。充分发挥这个优势,有助于把项目和人才留在济南,续写‘山大系’的辉煌。”
# S6 J( z! N4 r4 U( ^——————————————————
" O* g* R' Q2 ^% u- i" |山东工研院,感觉是学校科研转化落地的一个很不错平台。最近几年和济南市共建了多个科研平台,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济南晶谷研究院等。 |
|